专题分类
  •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人才保障
      本报讯 (记者顾雨霏)为夯实稳粮扩油人才支撑,加快形成与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强化乡村人才支撑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坚持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农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通知要求,2023年,紧密围绕全面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支撑农民素质素养提升,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全年围
    2023-05-16 0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召开“深化主题教育 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张崇和强调: 学思想 重实践 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题教育第四期读书班暨第九次兼职副会长座谈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以“深化主题教育 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主持会议并强调,面对新征程新使命,轻工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实现轻工业向内需发力、向高端跃进、向智能升级、向对外扩大的新格局,奋力开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题教育第四期读书班暨第九次兼职副会
    2023-05-16 0
  • 粤沪携手 以菜为媒,抢跑预制菜新赛道,推动预制菜产业融合大发展
      全球预制菜品牌展示交易中心在上海西虹桥商务区启动!  2023年5月9日,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指导下,由上海西虹桥商务开发有限公司、上海西虹桥预制菜发展有限公司、南方农村报联合主办的“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预制菜)走进长三角(上海)宣传推介系列活动”在西虹桥商务区举行。数十家沪粤两地预制菜产业优质企业齐聚商务区全球商品贸易港,纷纷晒出自己的“拿手菜”,积极抢占预制菜新赛道。  本次活动旨在搭建集产、学、研、销为一体的预制菜产品展示及交易平台,深入探讨预
    2023-05-11 0
  • 坚持以质量为本—飞鹤乳业的“品质密码”
    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62年,从东北小县城,走向全国大市场,与外资品牌“正面刚”,再到成为行业“执牛耳者”,“国品之光”荣誉加身⋯⋯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质量”故事?今年初春季节,记者走访了位于哈尔滨双城的飞鹤乳业智能产业园,实地感受了飞鹤乳业对于质量的执着。奶粉质量“秒级监测”在飞鹤乳业工艺研发工程师程健博的引导下,记者开启了一次食品与科技融合的沉浸式智能生产体验之旅。飞鹤乳业哈尔滨智能产业园分为鹤思初心、鹤鸣之洲、鹤舞九天、鹤至千里、鹤展云翅等观光厅板块及全球领先的研发中心、检测创新
    2023-05-10 0
  • 下沉市场成为休闲零食新赛道
      目前A股六家主要休闲零食企业已公布2022年年报。近年来,消费场景日益丰富,消费群体年轻化,我国人均休闲零食消费持续增长。目前休闲零食行业正在谋求转型,在消费场景多元化下,产品分类更加细分,渠道格局日益生变。电商销售形式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正持续为行业带来增量。  供应链整合与效率成竞争关键要素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2026年我国休闲零食行业零售额将达到11427亿元,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行业整体格局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的特点。  A股
    2023-05-09 0
  • “小金鳞”出道,大陈黄鱼游出椒江
      本报讯 为加强大陈黄鱼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近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市场监管局正式推出大陈黄鱼地理标志品牌形象——“小金鳞”。  大陈黄鱼具有金光鳞闪的颜色,同时取海的“精灵”谐音,因此取名“小金鳞”。大陈黄鱼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味鲜美,小金鳞脸上圆滚滚的腮红正是鲜甜的代表。额头上一抹金黄色的刘海,与稻穗同色同形,象征着海洋馈赠的金色收成;头部两侧的鱼鳍是小金鳞的翅膀,乘风而动,寓意大陈黄鱼游出椒江,游出浙江,游向世界;头顶的背鳍为小金鳞在星辰大海中的游行保持平衡,向着深海
    2023-05-09 0
  • 羊杂汤套餐进了地铁站
      随着预制菜的火热,一些品牌将目光瞄向了人流量巨大的地铁站。近日,部分北京地铁站内出现了预制菜自助零售柜,售卖羊杂汤和玉米两种套餐,12元和9元的价格较为亲民。业内人士认为,预制菜自助零售柜进入地铁站,是预制菜市场竞争背景下的一种尝试,能够提升曝光率并降低成本,未来还需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注意硬件维护、做好品牌宣传等,从而更好地培养消费习惯。精准瞄准上班族 布局自助零售柜  随着地铁餐饮愈发丰富,预制菜的应用场景也向其延伸。近日,十里河等多个北京地铁站内都出现了黄色的预制菜自助零售柜,该零售柜上
    2023-05-09 0
  • 采购、销售指标向好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恢复
      本报讯 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中小企业采购、销售等先行指标持续向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韧性不断显现,67.74%的企业有创新研发计划,企业预期正加快改善。  工信部对5.1万户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4月,35.0%的中小企业认为生产经营状态较好,连续2个月回升,51.2%的中小企业表示有招工需求,同时,订单量明显回暖。4月,中小企业国内订单、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7.9%、47.6%,均连续2个月回升,达到2022年2月以来最高值。  1—3月,“小巨人”企业、专精
    2023-05-09 0
  • 建设“三位一体”品牌矩阵 吉林大米种出新希望
      天赋异禀的吉林大米从诞生起就肩负重任。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通过“创品牌、建联盟、制标准、搭平台、拓渠道”,重点打造出区域公用品牌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走出了一条为企业增效、为产业提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粮道”。  据了解,吉林大米被誉为全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活样本”与“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先行者。今年,吉林大米参加品牌价值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吉林省以品牌为抓手,以企业为本,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结构,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有效推进了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小小一粒米
    2023-05-09 0
  • 以美食为媒 以节日会友 美食节促进山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高娇娣 文/摄  明村瓜果美食文化节、“诸由春饼”美食节、“莱西有礼”美食节……趁着“进淄赶烤”的热度,山东各乡镇也趁热打铁纷纷以美食为媒,积极推进餐饮、农业、文化、旅游等联动发展,向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力争乡村振兴之路走深走实。明村瓜果美食文化节活动现场美食撬动乡村特色游  4月29日,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明村镇三合山山脚下的广场上热闹非凡,品尝特色小吃、与吉祥物拍照、观看文艺汇演,第十六届中国·青岛明村瓜果美食文化节暨平度市主题年启动仪式在村民与游客们的欢声笑语中举
    2023-05-08 0
  • 工业遗产迎来旅游热潮 旧厂区老作坊“长出”新产业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梨庄社区唐韵梨花智慧云产业园内,一家传媒公司的员工正在“直播带货”,现场一派忙碌。公司外,则是火热的施工现场,这一产业园项目即将收尾,正在招商。而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破旧不堪、市容问题集中的老旧厂房。“五一”期间,类似这样的工业遗产园区迎来了旅游热潮。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工业企业退出历史舞台,如何利用好老旧厂房等形成的工业遗产,关乎未来。工业遗产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建筑价值、社会价值等
    2023-05-08 0
  • 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呈连续上涨态势 农村电商总业务量增速重回20%以上
      本报讯  5月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4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在国内消费恢复带动下,电商物流指数呈现连续上涨态势。  4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9点,比上月提高0.7个点。分项指数中,除成本指数有所回落外,其他各项指数继续保持上涨,多项指数已超过2022年最高值,其中,物流时效指数重返100点以上。成本指数结束连续7个月上涨,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随着消费恢复,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复苏,电商物流总业务量和农村电商业务量实现连续4个月上涨,电商物流总业务量增幅扩大。
    2023-05-06 0
  • 端牢中国饭碗 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全球范围内大米产量正在下降。研究机构惠誉解决方案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米市场在2023年将出现20年来最大的短缺情况,供应不足和需求增加也推高了国际大米的价格。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更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饭碗里要装自己的粮食。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一新目标该如何实现?应对灾害减少损失保障粮食产量  全球大米短缺,背后有多重原因。一方面,从供应角度看,一些大米主要生产国受到洪涝和干旱天气影响,大米产量下降,导致供应不足。占全球大米贸易7.6%的巴基斯坦,去
    2023-05-04 0
  • 淄博火了,下一个“黑马”是谁?
      烧烤技术哪家强,山东淄博尝一尝;灵魂烧烤三件套,小饼烤肉加蘸料……今年3月以来,淄博烧烤火了,一跃成为网络“顶流”。“五一”假期,淄博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赴淄赶烤”。  淄博红了,下一个是谁?移动互联网时代,三五线城市如何“出圈”?如何接住流量、转化流量,把“一时现象”变成“一地品牌”?美食之外,这些“淄”味更值得反复品味。  品味烧烤之外的“淄”味  山东潍坊姑娘刘怡平时在上海工作,这次“五一”回老家,她特地绕道去淄博“打卡”。“名不虚传,不负期待”——在吃得“扶墙而出”后,她发了这样一条
    2023-05-04 0
  • 宁夏名特优新农产品交出助农兴农优质“答卷”
      近年来,宁夏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品牌培育、品牌设计、品牌塑造、品牌保护、品牌宣传,打响“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品牌,高质量推进农业发展。  近日,以“质量兴农 绿色兴农 品牌强农”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暨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宁夏展团携93家企业、25种名特优新农特产品亮相盛会,完成订单近600万元,联络意向客户86家,盐池滩羊肉完成订单2000余吨。12家企业送展的盐池滩羊肉、中
    2023-04-28 0
  • 让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 浙江温州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多点开花
      建设完成养老机构“阳光厨房”23家;放心农贸市场整体创建进度达41%;135家食品小作坊安装监控,并统一接入省级生产作坊平台,全市视频安装率达75.84%……当前,在浙江温州,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已然渐次展开、多点开花。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对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民办实事项目是强化民生保障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庄严承诺。今年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承接的省、市民生实事主要有养
    2023-04-27 0
  • 嵊州:“小吃经济”筑就共富路
      馅料怎样调才能又香又鲜,细褶怎么捏才更均匀好看,掌握火候有哪些方法和技巧……走进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的两头门小吃“共富工坊”,嵊州小笼包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沈红平正向几名村嫂讲解制作小笼包的窍门。  “嵊州小笼包制作手法讲究,整个过程包括发酵、揉面、搓条等8道工艺都是纯手工。”沈红平说,在村民家门口举办的“工坊式”培训深受欢迎,不少学员已经独立开起了小吃店。  擀面皮、包馅料、上蒸笼,几分钟之后,一屉屉小笼包便热气腾腾地出笼了。“经过培训,我现在10秒就能包一个,一天能制作小笼包3000多个,
    2023-04-27 0
  • 吃饭要等位 打卡要排队 消费预期持续改善,带动市场销售明显回升
      商圈人气旺、文旅订单忙、促销活动多……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和各地促消费政策措施显效发力,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预期持续改善,带动市场销售明显回升,服务性消费稳步改善,消费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专家表示,进入二季度,随着天气转暖,大小长假较为集中,在无突发性因素出现的情况下,消费将继续保持回暖局面,增速有望超过一季度。消费市场稳步加速回暖  当前,全国多地重现“吃饭要等位、打卡要排队”的热闹场景,不少热门景区人头攒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消费新空间……在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下,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2023-04-27 0
  • 十一部门联合发布意见指导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 让“家乡味道”美名远扬
      小茶叶做出大名堂,2022年涉茶总产值320亿元,安溪铁观音成为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的一张闪亮名片。  何止是铁观音,“舌尖”上的产业市场广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描绘蓝图。培育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  意见提出,到2025年,“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培育5个以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25个以上年营业收
    2023-04-27 0
  • 中国“肉盘子”基本端稳
    本报记者 周 岩  2022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超过9000万吨,占全球肉类产量的1/4以上;人均肉类消费量超过65公斤,大幅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月18日,世界肉类组织副主席、中国肉类协会会长李水龙在2023肉类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经过一代代肉类产业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发展成为肉类生产大国、肉类消费大国,已经基本端稳了“肉盘子”。  在山东青岛举办的2023肉类产业发展大会是今年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的重头戏,由中国肉类协会与世界肉类组织共同主办,汇集肉类产业相关机构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大咖,
    2023-04-26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