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
  • 确保庭院经济有序发展 推动乡村产业真正振兴
    萧淑贞 邱建生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鼓励引导乡村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但从目前来看,农民采用古法工艺酿制的酱油、醋等产品却因缺乏相应的标准,只能远远地“躲在”乡村的角落里。因此,还需从多方入手,真正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卡点”。  乡村的产业振兴应该更多地依靠各类初、精、深食品加工,但生产标准的不完善严重限制了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在现行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农民可以施展的空间非常
    2025-03-25 0
  • 完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畜禽种业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保障,也是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近日,农业农村部法规司、种业管理司负责人对《办法》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适应发展现代畜牧业新要求  谈及《办法》出台背景时,该负责人表示,为适应发展现代畜牧业新要求,保障畜禽种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22年修订畜牧法时明确,“国家对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办理。具体办法和许可证样式由国务院农业农
    2025-03-25 0
  • 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织密全链条监管防护网
    本报评论员  刘 彤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利益之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多条政策举措,针对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和食品生产、贮存、运输、寄递和配送、销售、消费、进口等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各环节监管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8个方面需要健全完善的协同监管措施和机制,共21条具体措施。这一意见的出台,释放出国家坚决守护食品安全底线、强化全链条监管的鲜明信号。  食品安全,国之
    2025-03-24 0
  • “315消费安全大会”在京召开
    3月15日,由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主办的“315消费安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共筑满意消费”为主题,旨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和履行消费者保护组织的作用和职责,强化消费维权,助力消费政策,传播消费知识,推动提升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水平,助力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创造消费新动能。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理事长陈四光,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金鼎餐厅专家工作组组长朱兵,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秘书长赵文珂,中检集团华东区域认证中心市场总监孟东润,紫金财产保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健等出席
    2025-03-19 0
  • 处理消费纠纷240.1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损失2.57亿元 2024年浙江消费“晒出”亮眼成绩单
      浙江省日前发布2025年消费维权及促消费工作举措。去年,浙江深化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建设,吹响“浙里来消费”冲锋号,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浙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08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省举办“浙里来消费”系列活动2000余场,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以旧换新”带动浙江消费超1700亿元;全域旅游人数达8.9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万亿元;全省各级消保委全年妥善处理消费纠纷240.1万件。“放心消费嘉年华”促消费活动现场去年共接收消费投诉229.97万件  浙江
    2025-03-18 0
  • 最高检:去年对危害食药安全等三类犯罪共提起公诉3.6万余人
      本报讯 (记者 王宁)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加强民生司法保障的做法成效,其中包括检察机关在食药领域安全方面的相关举措。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宫鸣表示,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等三类犯罪,共提起公诉1.8万余件3.6万余人。  宫鸣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聚焦重点领域,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防范化解房
    2025-02-25 0
  • 辽宁沈阳“随手拍”拍出食安共治新模式
    本报记者  陈景华  为实现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多元化发展,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效能,拓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渠道,解决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外卖餐饮店食品安全问题,自2024年9月以来,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监管”等优势,有效发挥网约配送员食品安全志愿者作用,使外卖骑手化身“移动探头”,担任“食品安全卫士”,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外卖骑手“随手拍”系列活动,积极探索政企协作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模式。外卖骑手化身“移动探头”  沈阳市是国内食品网约配送行业相对发达的省会城市,目前,沈阳
    2025-02-21 0
  • 公安机关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破获涉渔刑事案件六千余起,查获非法渔获物十九万余公斤
      本报讯  (记者 王金臣)去年,公安机关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将打击非法捕捞犯罪列为“平安长江2024”专项行动“1号打击行动”,累计破获涉渔刑事案件600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830余个,查获非法渔获物19万余公斤,有力震慑遏制了长江流域规模性涉渔犯罪。据有关部门监测,长江流域土著鱼类增加30余种,江豚种群数量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数量达1240余头,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向好,长江禁渔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公安机关坚持打源头、斩链条、摧网络,向涉渔突出犯罪发起凌厉攻势
    2025-02-21 0
  • 长江十年禁渔成效斐然
    本报记者  王佳仪  长江拥有近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鱼类就多达424种,特有鱼类183种,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之一。为提升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珍稀鱼类,农业农村部2020年1月1日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计划实施以来,各相关省份积极响应,成绩亮眼。多省份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重庆市,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干流监测鱼类较禁捕前增加了47种,这一数字直观地反映出禁渔政策对鱼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影响。曾经难觅踪迹的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鱼类,如今出现频率明显上升,它们的身影再次活跃在长
    2025-02-18 0
  • 图片新闻
      正值春季开学季,为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太平溪和三斗坪两地市场监管所分别组织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时间对辖区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主体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切实守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图为执法人员检查食品原料采购情况。  熊家明  彭定贵  赵欣畅  文/摄   《中国食品报》(2025年02月18日03版)  (责编:王 宁)
    2025-02-18 0
  • 江西鹰潭:出台“校园餐”内部举报人举报奖励办法
      本报讯  (记者 杨奇哲 通讯员 周昕瑜)为进一步构建严密的“校园餐”安全防护网,全方位强化“校园餐”监督管理效能,近日,江西省鹰潭市市场监管局、鹰潭市教育局、鹰潭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校园餐”内部举报人举报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明确“内部举报人”定义:学校(幼儿园)在校学生及其家长、食堂雇佣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及从业人员,以及一年内与学校食堂解除劳动合同、与学校食堂存在业务联系和学校食堂临时聘用的人员。  《办法》规定举报范围:学校食堂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
    2025-02-18 0
  • 最高检通报重大敏感案件督办进展情况 “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已提起公诉
      本报讯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对一些危害较大的重大敏感案件的督办进展进行了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透露,目前,天津、河北两地检察机关已对“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件提起公诉。  杜学毅介绍,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加大对危害食药安全犯罪重大敏感案件的督办指导力度。其中,指导天津、河北办理“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件,主动会商公安部、最高法形成会议纪要,目前两地均已提起公诉。  据了解,2024年7月有报道称,国内部分普通货物罐车在运输液体时存在不规范操作,
    2025-02-18 0
  • “不罚”清单传递执法温度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了两张清单,一张叫首违不罚清单,一张叫轻微违法不罚清单。名字听起来挺拗口,但也不难懂。简单来说,以后那些小摊小贩、小餐馆,要是第一次犯点小错,比如卖的东西标签不规范或者超范围经营,只要危害不大就可以免予处罚。对小餐馆、菜市场的小商贩乃至全国上亿户经营主体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要读懂这两张清单,得结合近几年市场监管领域的热搜。比如,2022年安徽好几家餐馆因为卖拍黄瓜被罚5000元,理由是“未经许可经营冷食类食品”。这事一出来,网友们都快炸锅了:“拍黄瓜也算冷食?那我家的
    2025-02-14 0
  • 图片新闻
      浙江省舟山市市场监管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局近日对辖区餐饮食堂主体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督促经营户关注食品保质期、完善价格标签、加强食品贮存管理,并严格落实三防、卫生、食材清洗要求,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图为执法人员在一家食堂后厨进行检查。  张航  摄   《中国食品报》(2025年02月14日03版)  (责编:周 岩)
    2025-02-14 0
  • 100元买块“必吃榜”牌匾 虚假“流量密码”带不来“回头客”
      100元买块标识牌匾,就能成为某知名美食排行榜上的“黑珍珠”“必吃榜”挂牌餐厅,吸引源源不断的客流……这背后潜藏着一条制假售假产业链。近日,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在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指导下,侦破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通过制售某平台美食榜假冒证明牌匾,不法分子两年就非法牟利100余万元。  “被视作餐饮店‘流量密码’的各种标识和奖牌,在电商平台以低廉的价格就能定制和购买,这显然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业内人士表示,真正的“必吃榜”不是挂在墙上,而应该刻在食客的心里。“假奖牌”牵出山寨
    2025-02-14 0
  • 图片新闻
      日前,湖北省荆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执法人员采取“边检查、边指导、边宣传、边纠治”的方式,重点检查了商品的生产厂商、大型商超和电商等经营主体,仔细查看了酒水、果蔬、粮油、水产、糕点、茶叶等重要民生商品的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  图为执法人员在超市进行检查。  本报记者  熊家明  摄   《中国食品报》(2025年02月13日03版)  (责编:杨晓晶)
    2025-02-13 0
  • 完善机制严格管理,各地全力护航春季开学“第一餐”
      近年来,校园餐的安全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各地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对校园食品的管理力度。近日,国家五部门更是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聚焦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管理责任和现代化治理水平,部署各地进一步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防控风险的制度机制。日前,随着春季开学季的到来,各地纷纷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广西: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  广西教育厅、广西财政厅、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四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广西中小学校
    2025-02-13 0
  • 中消协发布二〇二四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 去年受理投诉超一百七十六万件,挽损近十三亿元
      本报讯 (记者 王宁)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886件,比上年增长32.62%,解决1211284件,投诉解决率为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亿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16173件,加倍赔偿金额152万元。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70万人次。  分析指出,在所有投诉中,商品类投诉为867301件,占总投诉量的49.23
    2025-02-11 0
  • 市场监管总局: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本报讯  (记者 王宁)为解决社会广泛关注的“小案重罚”和“类案不同罚”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一)》(以下简称“首违不罚清单”)及《市场监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一)》(以下简称“轻微免罚清单”)。  在充分考虑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当事人主观过错和获利情况的基础上,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清单对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其中,首违不罚清单包含8种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
    2025-02-11 0
  • 图片新闻
      近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元宵节汤圆专项检查行动。此次行动以“四查”为重点:一查经营资质,确保经营者合法合规;二查进货来源,保证汤圆来源可追溯;三查产品质量,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四查价格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稳定。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还向经营者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并提醒消费者购买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汤圆,注意查看相关信息。  图为工作人员在商场检查速冻汤圆。  丁洁  摄   《中国食品报》(2025年02月11日03版)  (责编:王 宁)
    2025-02-11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