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
  • 装备出口、技术合作、人才培育三维驱动 “成都方案”惠及世界田野
    本报记者  王继发  蒋俊伟  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成都市以“农业科技合作”为笔,描绘了一幅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全球合作画卷。近年来,通过装备出口、技术合作与人才培育的三维驱动,成都不仅将先进的农业技术输出至海外,更构建起了开放、共享、可持续的农业多维度合作新格局。出口装备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升级  成都市依托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成都农业科创中心”)这一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
    2025-07-18 0
  • 第三届链博会发布北京倡议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本报讯  (记者 罗晨)近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中国贸促会同与会全球工商界代表深入交流、达成共识,共同发布了《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  北京倡议提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全球工商界要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努力促进开放包容理念,坚定支持以规则为基础、
    2025-07-18 0
  • 外卖大战仍未现赢家 警惕“内卷”挖掘增量,市场方能“百花齐放”
      奶茶0元购、发放大额立减劵、推出消费大礼包……近期,各大外卖平台掀起多轮消费补贴热潮,做大了市场总量,释放了消费潜力。数据显示,5—7月,全国外卖需求激增,日订单规模从1亿单迅速攀升至超2亿单。业内人士指出,外卖订单的爆发式增长,说明了我国即时零售市场仍具可观的增长空间,各方应协力把蛋糕做大,激发消费活力,推动零售业生态升级。释放消费潜能  近年来,我国外卖行业飞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去年12月,我国共有5.92亿名网上外卖用户,占网民整体的53.4%。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去
    2025-07-18 0
  • 看食博向新 寻龙海风味
      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359家企业“同台竞技”,各展台前,企业采购商、政府工作人员、参观游客人潮如织,共同见证这一行业盛况。  图为采购商在首设的爆品馆前咨询。  图为漳州市领导询问企业订单情况。  本报记者  方雯荣  摄 《中国食品报》(2025年07月18日01版)  ( 责编:周 岩)
    2025-07-18 0
  • 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产业招商大会举办 政企校联动,共绘食品产业新蓝图
      本报讯  (记者 连荷)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产业招商大会日前在福建漳州龙海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产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通过产业推介、项目签约、产学研合作等形式,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共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金额达42.97亿元。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凌真在推介漳州食品产业时表示,漳州地理位置好、产业积淀好、发展要素好、营商环境好,食品产业是漳州传统优势产业,是全市“9+5”产业中的千亿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集群实力日益增
    2025-07-18 0
  • 食博会秀出“科技范儿”“绿色范儿”
    本报记者  高娇娣  7月的福建漳州龙海区,海风裹挟着烘焙的甜香,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在此启幕。今年,这一扎根“中国休闲食品名城”的盛会再次以创新之姿惊艳业界——从立兴食品的“可嚼咖啡”到图牛通过智能工厂实现年产30亿根蛋卷,从卡尔顿的绿色工厂到益海嘉里的净零排放承诺,参展企业正以“科技范儿”“绿色范儿”秀出新质生产力为食品产业带来的澎湃动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记者在食博会现场了解到,冻干技术、生物提取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
    2025-07-18 0
  • 水果“自由”了,果农吃到甜头了吗?
      “蓝莓6.9元一盒”“桂味荔枝12.5元一斤”“樱桃19.5元一斤”……近期,不少消费者发现,一些此前的“水果贵族”价格变得亲民。同时,西瓜、桃子等时令水果也大量上市,价格持续下降。专家指出,价格波动可能会给果农和经销商带来挑战,要引导果农由单纯追求产量向量质并重转变,加强产中管理和采后处理等环节管控,优化供给质量,同时,以深加工提升果品附加值,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产水果大量进入市场  近期,榴莲,蓝莓、车厘子、阳光玫瑰葡萄、山竹、牛油果等“明星水果”价格显著下跌,尤其是榴莲、蓝莓等,1个
    2025-07-17 0
  • 农业农村部:支持良田建设良机发展良法落地
      本报讯  (记者 付宜成)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64号建议进行答复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政策扶持,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加大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着力调动主产区重农抓粮积极性。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继续实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健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动粮食产能巩固提升。  在支持良田
    2025-07-17 0
  • 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本报讯  (记者 王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发布会,介绍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表示,支持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是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民营和中小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持续健全金融支持体制机制,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普惠性和便利度。  一是加大对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首先抓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
    2025-07-17 0
  • 从“一餐热饭”到“幸福生活圈” “城市厨房”点燃上海社区烟火气
    本报记者  范永伟  通讯员  芮勇峰  黄文婷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何让居民吃得安心、活得舒心,成为不少城市治理的新课题。日前,在上海市静安区,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答案:藏在街角的“家门口暖心厨房”,让市民不仅吃上热饭,也吃出了浓浓的邻里情和暖暖的生活温度。解决“吃饭难”,实现“全龄服务”  在静安区昌平路曹家渡市民中心的社区食堂,中午时分,110多个座位几乎坐满,大家有说有笑,选菜、打饭、取餐井然有序。这里从早上7点一直营业到晚上8点,供应一
    2025-07-16 0
  • 中餐在西班牙从边缘走向主流
      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是连接欧洲、非洲与拉丁美洲的重要地理枢纽,是全球第15大经济体,服务业占比接近70%,餐饮、旅游、零售等行业尤为发达,支撑起其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西班牙人以注重饮食社交、崇尚美食体验而著称,对异域料理包容性强,形成了高度融合的民族美食消费文化。在这样的土壤中,中餐逐步从移民生存手段转向文化传播媒介。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马德里与巴塞罗那等城市已形成稳定的中餐经营生态,为中餐在西班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条件使
    2025-07-16 0
  • 强化体重与营养管理 助力优生优育
    本报记者  王佳仪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如何科学备孕、提高生育质量成为众多家庭关注的焦点。近日,专家在“科学生育指导 助力优生优育”线上论坛上指出,科学备孕需从青春期教育起步,贯穿生育全程系统性管理,通过精准生育评估、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等预防手段,并强化体重与营养管理,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及母婴并发症风险。未雨绸缪实现优生优育  提高优生优育率是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比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家庭幸福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总负责人邓成艳指出,
    2025-07-16 0
  • 图片新闻
      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大垴寨村在省直机关工委驻村干部的帮扶下,通过“村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脆梨、猕猴桃、黄桃、果冻橙等名优水果,培育“一村一品”产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图为近日村民在大垴寨村果园基地采摘脆梨。  王江  摄 《中国食品报》(2025年07月16日02版)  ( 责编:高娇娣)
    2025-07-16 0
  • 应对“水果周期”,小农户需要更多帮助
      “小年”时,水果产量低,价格虽高却没多少收益;碰上“大年”,产量虽上去了,价格却也下来了,利润微薄甚至还要“倒贴钱”。只有价格稳定,利润率合理,果农才有继续种植的底气,好吃的水果才能源源不断供给消费者。  相较于有经验的果农和成熟运转的合作社,单个小农户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做决策时,“什么赚钱种什么”,可成熟时赶上行情不好,入不敷出;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甚至受短视频中不靠谱“专家”的带货影响,自行喷洒药物,不仅影响果品质量,还可能毁了果树、带来食品安全等问题;售卖时,“散兵作战”,缺
    2025-07-16 0
  • 湖南祁东:万亩黄花菜鼓起百姓“钱袋子”
    本报记者  欧阳军  实习生  古  典  盛夏时节,“中国黄花菜之乡”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迎来黄花菜收获季。这朵古人感恩母爱的“忘忧草”、今人眼中的“母亲花”,在祁东历经近600年种植,如今已绽放为年产值近34亿元的“致富花”。在祁东,黄花菜不仅是12个乡镇40万菜农的重要经济来源,更成为当地民生保障的支柱产业,在守正与创新中不断前行,书写发展新篇章。晾晒黄花菜科技赋能 守正创新破瓶颈  在位于祁东县黄土铺镇戈马村的湖南新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鲜的黄花
    2025-07-16 0
  • 以会为媒,加快漳州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写在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开幕之际
    本报记者  方雯荣  七月的福建漳州海风拂面、客商云集。7月16日,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在福建漳州龙海博览园区正式启幕。自首届食博会举办以来,这一展会从一个区域性食品展会,逐步壮大为在国内享有盛誉、特色鲜明的专业盛会,食博会规模、内涵与成效逐年提升,现已成为漳州对外开放的一张闪亮名片,全球食品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以及洞察中国休闲食品与农产品精深加工趋势的“新窗口”。  漳州坐拥山海,物产丰饶,是一座“装满国人果篮、鲜亮国人餐桌”的城市。这里孕育了享
    2025-07-16 0
  • “敏宝”需求激增, “低敏”配方营养品赛道火热
      “每次尝试新辅食都像拆盲盒。”过敏宝宝母亲的一句话道出了众多“敏宝”家庭的困扰。当牛奶、鸡蛋等常见食物成为“雷区”,“敏宝”家庭陷入既要严格防止宝宝过敏又要保证宝宝获得充足营养的困境,而传统辅食往往难以平衡“安全”与“营养”,要么因过度规避过敏原导致营养单一,要么因成分复杂增加过敏风险。与略显贫乏的供给相对的是巨大的需求——数据显示,在我国,超过40%的0—24月龄婴幼儿家长报告孩子曾出现或正表现有过敏性疾病症状。在此背景下,婴幼儿“低敏”配方营养品行业亟待发展、进阶。特医食品满足“敏宝”需
    2025-07-14 0
  • 国家卫生健康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本报讯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843号建议《关于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建议》作出答复。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近年来,其通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等一系列措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0%提高到2024年的31.87%。  在“以需求为导向,加强优质健康科普产品供给”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定期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围绕时令变化特点、疾病流行情况和群众
    2025-07-14 0
  • 从“鲜果出海”到“观光工厂”,茂名荔枝赢得世界口碑
      广东茂名被称为“中国荔乡”,是世界最大的荔枝连片生产基地,种植荔枝已经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产自茂名。近年来,茂名在荔枝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今年更是迎来丰产,出口态势畅旺,目前已覆盖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茂名强化荔枝出口服务,切实做到质量管控体系完善“先指导”、注册登记行政审批“网上办”、现场考核评审“零等待”、指导企业用好“云签发”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措施,缩短属地查检时长20
    2025-07-14 0
  • 柳州新兴食品联合实验室: 共建食安防线 共享产业荣光
    本报记者  顾雨霏  刘艳芳  毫不夸张地说,“嗦粉人”为广西一座城市吃出了一个支柱产业——2024年,柳州市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169亿元,实体店营业额396.9亿元,配套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193.7亿元。  这座城市也实在“争气”,从提出“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理念,到建成新兴食品联合实验室、完善标准体系,10年间,柳州为螺蛳粉产业铺设了一条发展快车道,高质量回应了“嗦粉人”的需求。柳州新兴食品
    2025-07-14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