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
  • 国家农安县(市)创建监管持续深入 引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访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主要负责人
    本报记者  王 薇  通讯员  赵 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自2014年起组织开展了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以下简称“国家农
    2023-12-06 0
  • 带领牧民致富的斯日古楞
      从繁华大都市回到贫穷落后的牧区小村,从一个青涩的打工仔发展成一个个体小老板,从月薪上万再到牧场创业……在亲朋好友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傻子疯子”,可就凭这股“傻劲疯劲”,他为自己创造了财富,并带领家乡走上畜牧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成为了牧民口中的创业致富能人。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仁哲里木镇扎木钦嘎查村的种养殖家庭牧场主斯日古楞。  斯日古楞从小就特别懂事,看到父亲整日辛勤劳作便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希望长大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可好景不长,由于家庭原因他不得不辍学外
    2023-11-09 0
  • 十年蹚出特色养殖路 ——记陇西黑猪倌张选明
    本报记者 张继敏  清晨,漫步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鹅鸭沟村的乡间道路上,眼前的风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潺潺流水,青青山野,薄雾袅袅中,48岁的西北汉子张选明在猪舍里忙活起来,看着眼前一头头的“致富猪”悠闲地吃着天然的草料,喝着秘制的“营养水”,他的脸上满是柔情。10年间,他从特色黑猪养殖入手,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陇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张选明(左)向一线工作者送慰问金创业从“领养一头牛”开始  张选明,陇西县雨润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雨润农牧”)负责人,从事养殖业已有10年,凭着一股闯
    2023-11-09 0
  • 光影筑梦 以美育人 美食电影融入高校美育
    史 乐 王虞涵  美育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感知美、发现美的过程中,提升创造美的能力,并完善性格、培育品格、塑造人格。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育人要求,提升了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高校应将美育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电影作为一种以画面和影像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其造型性与运动性保持有机统一,通过再现特定对象的典型特征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学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美食电影逐步增多,且其中不乏以美食创作、饮食文化等为主题的优秀作品,作为电影类型的重要
    2023-09-28 0
  • “我愿意一辈子奋斗在食品行业” ——访保定市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成兰
    本报记者  彭宗璐 马永青  “家乡美食”,是一个永远聊不完的话题。有些食物,只提名字,就能唤起人们的味觉记忆。对于河北保定人来说,保定市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的“六味斋”风味特制熟食是心中挥之不去的餐桌记忆。散发着浓郁香气的各种熟食,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更承载着人们对合家团圆、和谐美满的期盼。  近日,记者走进王成兰食品有限公司见到了公司创始人王成兰。今年已经70岁的她身着公司工作服,谈吐时神采飞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心态年轻、有活力。通过几个小时的采访,记者感受到王成兰对食品行业的热
    2023-09-27 0
  • 冉余辉:“戎马生活”做强拥军品牌,引领电商新消费
    9月22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忻州杂粮专场推介会在“中国杂粮之都”忻州举办。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冉余辉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既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具体体现,也是引导他们返乡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冉余辉发表主题演讲冉余辉认为,要充分发挥优秀退役军人作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发扬忠诚坚定、扎实刻苦、作风优良的优秀品质,当好乡村振兴
    2023-09-25 0
  • “小阳台蕴藏大能量” ——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袁宝玲
    本报记者 高娇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多居民把自家阳台变成小菜园,阳台主角从文竹、绿箩、吊兰等绿植换成了青菜、辣椒、番茄等蔬菜,人们在阳台的方寸之地体验归园田居的乐趣。但是,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学会种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选种、育苗、防病虫害等难题与收获的乐趣并存。近日,记者对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原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瓜果蔬菜服务中心主任袁宝玲进行采访。她以短视频为媒介,在互联网平台开通账号,帮助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化身“都市农人”。袁宝玲在录制科普
    2023-08-15 0
  • 找准科技支点 红星撬动发展新引擎
      找准支点,善用杠杆,以小搏大、以弱胜强,这是人类的智慧。对于红星来说,找准了支点,就是撬动了发展新引擎。  作为纯粮固态白酒赛道的先行者,红星在坚持品质至上的基础上,不断磨炼提升,依靠先进的智能化酿造工艺和雄厚的人才技术团队,“软”“硬”兼施,撬动了白酒行业的大市场。传承传统工艺实现设备创新  作为北京二锅头品类的开创者,红星始终坚持北京二锅头传统酿造技艺,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工艺、创新设备,为行业的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红星就树立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创新发展理
    2023-08-10 0
  • 张文龙:向风而行的新时代青年
    本报记者  张继敏  黝黑的脸庞、干裂的嘴唇、粗糙的双手、坚毅的眼神、朴实的着装……这是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大卢社区党委书记张文龙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90后”书记,他干劲十足、奋发有为,在带领村民创收致富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的足迹。踔厉奋发,在拼搏奋进中干事创业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15年,张文龙创办了文龙家庭农场,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有机绿色水稻种植,种植面积达到1300亩,年产量超600吨,稻米的运输、贮藏、加工、包装等都能在农场内完成,文龙
    2023-08-10 0
  • “鱼”制菜热而未熟,业内玩家该如何破局?
      水产类预制菜特别是鱼类相关的新闻近日大有“霸屏”之势。高频率的行业活动,为本就火爆的“鱼”制菜领域再添热度。  相关活动不断,业界聚焦水产预制菜  预制菜按主要原料分为肉类、水产类、粮食类、果蔬菌四类,其中肉禽类占比最高,其次是水产类。我国水产资源丰富,水产品消费需求旺盛,预制加工潜力巨大。酸菜鱼、小龙虾、烤鱼等水产品预制菜已成为消费爆品。相关数据显示,十大最受欢迎预制菜为酸菜鱼、小龙虾、佛跳墙、猪肚鸡、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烤鱼、椰子鸡、牛腩煲和梅菜扣肉。其中,水产预制菜占了三项,并包揽了冠
    2023-07-27 0
  • 雪天盐业:精研品质好盐 守护全民健康 ——写在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来临之际
    在距离常德石门80多公里的西北山区,坐落着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名为麻纳峪村。而在50年前,这里还有另一个外号——“傻子村”。这个外号来自于一种疾病: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引起的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会造成克汀病,也就是呆傻症。20世纪70年代,麻纳峪村共800多口人,出现了四五十例智力低下、脖子肿大、丧失劳动力的碘缺乏病患者。而在当时,这样的“傻子村”在湖南有25个。如何遏制并消除碘缺乏病的发生,为人民
    2023-05-18 0
  • 正确理解食品安全概念 准确落实“四个最严”监管要求
      食品安全既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健康权的头等大事,也是体现政府执政能力水平的重要公共治理领域。近年来,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以“四个最严”为行动准则,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食品安全这一概念在我国法律规制与行政监管语境中开始明确使用的时间并不长。2004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提出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近期工作重点和重要措施。这是食品安全概念正式开始在我国行政监管语境
    2023-03-27 0
  • 与其担心3·15 不如抓好365
      一到“3·15”,就有不少企业开始紧张。之所以紧张,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监管部门和媒体将集中曝光一批企业,加上市场监管部门长期与“3·15”联动执法,有些企业产生了习惯性紧张,生怕“石头”会砸到自己。  其实,盘点近几年对企业冲击最大的消费舆情,绝大多数不是“3·15”这一天爆发的。中消协发布的2021年十大年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从“车顶维权”事件、视频平台“超前点播”到奢侈品牌中外退货政策“双标”,都不是爆发于“3·15”。2022年,“价格刺客”“科技与狠活”“菜刀不能拍蒜”等10大事件
    2023-03-17 0
  • 食品科技创新,企业要挑起大梁
    本报记者 刘艳芳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在科技政策、科技计划、基地平台、资源开放等方面不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近日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纵深演进,新一代前沿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领域不断渗透融合,驱动全球食品产业向高技术、全营养、智能化、可持续方向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越来越多食品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依靠科学技术成为具有高加工率和高附加值的产业,食品加工率一般
    2023-03-15 0
  • 紧扣四个关键点 推进菌业互联网建设
    胡桂芳 岳晓兰  党的二十大作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食用菌产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速快且横跨农业、食品等多领域的乡村产业,如何实现产业全链条升级,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道必答题。加快食用菌产业的数字化变革,则是实现菌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食用菌数字化菇场、智能化车间、新电商、机器人采摘分拣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数字化逐步渗入食用菌“种、产、技、管、收、储、卖”等产业链各环节,助力食用菌产业“精准种、智慧管、聪明卖、可追溯”,促进传统菌物产业加速转型升
    2023-02-20 0
  • 边疆乡村产业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本报记者 周 岩  从走村串寨摆地摊到将合作社做成“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从山区妇女到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从建立“三农”服务站到被评为“云南社会扶贫先进典型”,从创办农民合作社到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美秀在发展壮大边疆乡村特色产业——马铃薯产业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  20世纪90年代,姚美秀返乡创业。她成立了“三农”服务站、创办农民合作社,并坚持科学化、品牌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创建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示范社、示范品
    2022-12-20 0
  • 冬季喝酒的“打开方式”
      入冬后,不少人用餐时喜欢饮酒驱寒、舒筋活血。有人习惯小酌几杯、微醺即可;有人追求酣畅淋漓、开怀痛饮;还有人既贪杯又怕醉,索性喝酒前吃上几片“解酒药”。喝酒,到底什么样的“打开方式”才最安全、最健康?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和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联合发布白酒消费提示,购买预包装白酒,应选择商超或烟酒专卖店等正规场所。  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俏提醒消费者,选购时注意以下几点。  看标签 从标签可直观了解产品名称、香型、酒精度、配料表等信息。按照今年6月1日实施的白酒系列新标准规
    2022-11-24 0
  • 如何科学选择“醋”?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范志红  前段时间,酱油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引发了人们对酱油的种类、含量和添加剂的思考和学习。“柴米油盐酱醋茶”同样是作为日常烹饪所必需的调味品,醋也是不能被忽视的。醋该怎么选呢?醋有什么关键指标可以参考呢?以下进行一一讲解。制醋的原理  用粮食制醋的原理,是需要先把粮食蒸熟,接种混合菌种(曲),利用微生物分泌的多种淀粉酶,把粮食中的淀粉变成糖(糖化),然后由酵母菌无氧发酵把糖制成酒精(乙醇),再由醋酸菌把酒精变成醋酸。从理论上来说,制醋的流程更长,劳动力消耗更大。  杂粮
    2022-11-24 0
  • 乡村振兴的生态体验模式探新
    刘惊铎 张丽娟  从治国理政和国际上消除贫困的大战略高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这是新时代为民造福生动实践的重要改革发展成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为下一步走好共同富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科学研究与改革实践深度融合的角度来看,乡村振兴的科学有效模式是什么?乡村生态振兴模式的应用场景有哪些?这些都需要作出深入系统的研究,破解难题,以更加科学的支撑力支持大政方针的坚实落地,向乡村振兴的纵深地带持续发展。营造“闭环落地
    2022-11-24 0
  • 新速食“突围”还需练好基本功
      疫情期间,居家也可尝遍五湖四海,“一人食”也可以美味丰盛,学生在宿舍不开火也能享用美食……在疫情常态化和“宅经济”的双重背景下,口味多样、烹饪简便的新速食产品激发出更多的新消费场景。新速食产品在新兴食品技术的加持下,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消费,改变着速食行业的市场格局。足不出户吃遍天下特色美食  刚大学毕业的小李独自在北京生活,她在出租房内必备的是自热火锅、螺蛳粉以及拉面。“自己做饭不好吃且十分麻烦,下馆子太贵,也不能一直点外卖,所以我会常备一些速食产品,就算居家办公也不怕。一般十几分钟就做好
    2022-11-21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