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
  • “进博会参展商是块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 罗 晨 文/摄  第四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汇聚了近百个国家的上千家企业。疫情下,企业的参展感受如何,对中国市场以及明年的进博会有何期待?本报记者采访多国参展商与政府代表,他们的回答是“明年还来”。“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商业合作”  进博会期间,苏格兰国际发展局在其进博会战略合作伙伴绿地集团的展位上举办了苏格兰展馆开馆仪式,英国驻上海总领事胡克定(Chris Wood)在仪式上特别称赞了中英两国近年来在经济和商业合作的成果,并表示“英国政府高度重视苏格兰和中国的良好贸易关系。希望通过参加
    2021-11-16 0
  • 有机农产品更接地气更有市场
      我国正在进入由数量消费向质量消费、由商品消费向品牌消费的过渡阶段,广大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不仅是共性需求,也是刚性需求。据统计,我国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有机农业产能不断扩大,有机农产品价格开始下降,吸引了更多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产品逐渐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健康品类的消费占比相对以前有明显提升,人们的消费习惯在不断升级,有机农产品占比逐步扩大。“绿色消费理念越来越普及,消费者绿
    2021-11-12 0
  • 厦门:农产品凭“身份证”入市
      本报讯  福建省厦门市是典型的食用农产品输入型城市,目前该市通过建立“电子追溯”“入市必登”等机制,实现了批发市场等各类主体的自建系统与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  在厦门市天岩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对一筐筐刚刚采摘下来的蔬菜进行包装,并贴上二维码。“这张二维码就像是蔬菜的二代身份证,扫一下码,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蔬菜的产品信息、生产档案、企业信息和产品检测情况。”合作社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这张“身份证”是厦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的一个体现。自201
    2021-11-11 0
  • 感官分析术语新国标发布
      本报讯  (记者王磊)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最新版《感官分析 术语》国家标准(GB/T 10221-2021),将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目前我国感官分析技术已经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风味营销和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等方面起到强大作用,迅速成为现代食品科学技术及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感知表达离不开语言,而要让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官体验能表达得明确、准确,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比较,并能重复再现,就要求感官评价人员使用统一的工作语言,即感官分析术语。  
    2021-11-11 0
  • 多项食品农产品科研项目成果荣膺国家科技奖
      本报讯  (记者连荷)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包括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在内的五大奖项各有得主。令食品界鼓舞的是,多项食品及食品相关项目榜上有名。  在涉及科研应用领域最广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单位罗利军等共同完成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薛长湖、王静凤等共同完成的“海参功效成分解析与精深加
    2021-11-11 0
  • 第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07.2亿美元
      本报讯  第四届进博会11月10日闭幕,本届进博会成果丰硕、亮点纷呈。企业展展览面积再创历史新高,国家展首次线上展览,配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力发挥进博会四大平台作用。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07.2亿美元。  企业展展览面积达到36.6万平方米,六大展区各具特色,共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企业参展,包括281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422项,成为全球高精特新产品“大秀场”。线上举办的国家展,累计访问量已
    2021-11-11 0
  • 探秘进博会食品农产品展区“之最”
    本报记者 罗 晨 文/摄  为期6天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10日落下帷幕。通过在进博会上几天的走访,记者发现了食品农产品展区的几个“最”。竞争最激烈——乳品类  乳品可以说是食品农产品展区竞争最激烈的展示区。多家乳品企业品牌集中于此,开启一场“高蛋白”的较量。  婴配乳粉产品充满高科技。“专业营养”“高科技”成为进博会婴幼儿配方乳粉类产品比拼的关键词。  达能纽迪希亚旗下爱他美3白金系列产品,通过科技可精准地满足中国宝宝的喂养需求。在蒙牛雅士利展区,瑞哺恩菁珀系列(跨境版)婴幼儿配方
    2021-11-11 0
  • 首个儿童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结果显示:含糖饮料对人体的影响或“重男轻女”
      本报讯  摄入过量的糖是导致全球肥胖的主要原因,也是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以及许多常见癌症和蛀牙等疾病的重大风险因素。含糖饮食对成人健康的影响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它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影响儿童大脑健康还是未知的。近日,发表在《Health Economic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展了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了摄入含糖饮料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和算数成绩之间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糖饮料对男童的负面影响更大,“
    2021-11-10 0
  • 每天食用5份蔬果感觉更幸福 饮食选择关系儿童心理健康
      本报讯  《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期刊近日发表了一项由东英吉利大学、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和诺福克郡议会共同开展的研究,研究调查了学童饮食选择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证明了水果和蔬菜不足,早餐或午餐没有吃/喝东西,都可能会造成儿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因此,想要实现儿童心理健康这一目标,需要学校政策和公共卫生战略的支持,每日餐食至少包含两份水果或蔬菜。  有数据显示,高达2%—3%的6—12岁儿童可
    2021-11-10 0
  • 多款营养干预新品聚焦特殊人群
      本报讯  (记者罗晨)本届进博会上,记者留意到,多款针对易过敏婴幼儿、老年人与罕见病人群体的营养干预产品在会上展示并受到关注。  达能纽迪希亚带来“婴幼儿食物过敏全链路营养管理方案”,其过敏领域专业品牌纽康特发布两款跨境渠道的深度水解配方新品——纽康特太益启和太益加,分别针对0—12个月及1—10岁过敏宝宝研制的全新深度水解配方产品。  达能表示,中国市场对用于食物过敏营养管理的婴幼儿特殊配方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婴儿食物过敏发生率约为2.5%—7%,受环境等因素影
    2021-11-10 0
  • 重构国际高端消费品价值链 中国品牌要打好基础练好内功
    本报记者 韩松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居民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为广大消费品品牌提出新的要求。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新时代的品质生活正向人们迎面走来,中国品牌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期。11月7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主办,以“新时代共创高品质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品质生活国际论坛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举办。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更高水平的开放将为国际高端品牌扎根中国提供良好的土壤,中国将成为全球高品质消费的强大引力场,同时也为中国品牌发展提供
    2021-11-10 0
  • 二〇二〇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
      本报讯  11月8日举办的第四届进博会展盟农产品专委会座谈会,发布了《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贸活动受阻,贸易量大幅下滑,但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势而行,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增长8%。中国农产品出口额76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3%;进口额1719.4亿美元,增长13.9%;贸易逆差954.4亿美元,增加235.7亿美元,扩大32.8%。  《报告》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021-11-10 0
  • “逛吃”进博会
    本报记者 罗晨 摄  各国带来的各种特色美食,向来是每届进博会上的亮点。牛排、红酒、蛋糕、冰淇淋……走进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弥漫着香气的各国美食吸引了众多观展者驻足品尝。 《中国食品报》(2021年11月10日01版)  (责编:顾雨霏)
    2021-11-10 0
  • 中国将不断拓展全球食品贸易“朋友圈”
    本报记者 韩松妍  法国的红酒、新西兰的奶粉、厄瓜多尔的白虾等,这些一度只在高级餐厅现身的进口美食,如今已走上中国寻常百姓的餐桌,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进口食品市场的不断扩大。11月7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办、上海外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峰会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举办。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会上表示,中国将不断完善扩大食品进口的各项政策、持续推进食品市场准入、不断推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稳步推进食品市场多元化和进口品种多样化,让更多国家、更多地区充满异域风味的美食飘香中国的城
    2021-11-10 0
  • 普通食品还是婴幼儿辅食?选购婴幼儿辅食需要擦亮眼
    本报记者 何 晓  6—36月龄是婴幼儿成长的一段特殊时期,6月龄后的宝宝开始需要添加辅食。辅食,是婴儿获得所需营养素的辅助来源。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健康、营养以及安全方面关注度的提升,婴幼儿辅食产品的发展也迎来了上升期。  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婴幼儿食品是行业发展必须遵守的底线。《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的临时限量值的公告》等婴幼儿辅食标准的出台,充分说明国家层面对婴幼辅食行业的重视与关注。量身定制 婴幼儿辅食国标更“严格”  普通食品生产企业生产食品需要满足《食品生
    2021-11-09 0
  • “绿色”成未来全球经贸格局新底色
      本报讯  (记者韩松妍)气候议程和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眼下国际社会的关注重点,主要经济体相继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随着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绿色能否成为未来全球经贸新格局的底色?在11月5日举办的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绿色发展与全球经贸新格局”分论坛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气候议程对经济增长方式、全球产业发展、国际治理合作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现,有数万亿产业转型的机会,这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机遇,各方合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经贸新格局势在必行。  “气候变
    2021-11-09 0
  • 中外专家共话双循环下的新消费 新发展格局有助于“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带到中国来”
      本报讯 (记者周岩)近年来,消费已逐渐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主引擎”与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推动消费升级、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进程和步伐越来越快。如何更准确地了解居民消费需求,积极把握消费发展的新趋势,已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11月5日,在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新趋势”分论坛上,中外专家围绕消费新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交流。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
    2021-11-09 0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扎实做好进博会服务保障工作
      本报讯  (记者王薇)在日前于上海举办的第四届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工作座谈会上,进博会组委会委员、执委会副主任、会展业务组组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强调,进博会期间,要聚焦市场“大环境”、场馆“小环境”,扎实做好进博会服务保障工作。  田世宏指出,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推进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举办一届成功、精彩、富有成效的进博会,有助于彰显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展现我国推动高水平开放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坚定
    2021-11-09 0
  • 让农业与食安领域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本报记者 周 岩  纵观全球,保障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贸易的日益活跃,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趋势,食品安全全链条不断延伸。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给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农业与食安领域务实合作?11月6日,第十五届“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在第四届进博会上举办,与会人士提出,“一带一路”既是经济贸易发展之路,也是文化友谊传播之路;满足沿线国家民生发展需求,积极开
    2021-11-09 0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四方面规范网络餐饮经营行为 推动网络餐饮健康有序发展
      本报讯  近年来,外卖行业快速发展,方便了人民群众生活,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保供给、促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订餐量激增和外卖平台的快速扩张,外卖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建立外卖食品安全多元化监管体系的提案》做出答复,已从健全管理制度、压实主体责任、线上线下协同监管及探索社会共治新方式等四方面规范网络餐饮经营行为,推动网络餐饮健康有序发展。  按照食品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先后
    2021-11-08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