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岩)“在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的大环境下,我国外贸顶住压力,稳规模、优结构持续推进,积极因素不断积蓄。”10月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多重困难挑战,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整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货物贸易进出口平稳运行、积极向好。
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同比微降0.2%。其中,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3.2万亿元,同比下降1.2%。从季度看,进出口逐季抬升,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为9.72万亿元、10.29万亿元、10.79万亿元;从月度看,9月当月进出口3.74万亿元,环比连续2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
吕大良介绍,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6.34万亿元,同比增长6.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3.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42万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4.95万亿元,分别占30.6%和16.1%。前三季度,我国能源、金属矿砂、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增加16.5%。同期,进口消费品1.46万亿元,增长3.1%。
积极扩大进口,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17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关系,签署农产品食品准入类国际合作文件近400份。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了8.6%,其中,干鲜瓜果及坚果、酒类及饮料分别增长22.8%和21%。同时,随着国内民众消费需求稳步扩大,部分个性类、升级类的消费品进口增长。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51.18万家、进出口16.34万亿元,分别占整体的85.7%、53.1%,同比分别提升1.1、3.1个百分点,规模可观。同时,民营企业月度进出口表现均好于整体,8月进出口率先转正,9月增速提升4.1个百分点至6.6%,走势可喜。
吕大良表示,海关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从促进物流畅通、贸易便利、助企减负增效、支持创新发展等方面为企业赋能,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6月份,海关总署推出了16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从实施情况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广大进出口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我国经济恢复向好的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积聚,随着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持续推进,‘稳’的基础更加扎实,‘好’的变化将更加突出,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持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吕大良说。
《中国食品报》(2023年10月17日02版)
(责编:周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