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岩)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公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476号建议《关于将禁止添加使用反式脂肪酸列入食品安全法的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答复明确,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开展新一轮的反式脂肪酸摄入评估。
反式脂肪酸(TFA)是碳链上含有一个或以上非共轭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及所有异构体的总称,是人体非必需脂肪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有天然及加工两种来源,研究证明,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答复表示,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公众对反式脂肪酸摄入的健康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发布多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降低对反式脂肪酸的使用,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幼儿配方食品》等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规定“不应使用氢化油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等,推动有效降低预包装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我国食品工业界也在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油脂和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
答复提出,为掌握我国主要加工食品和部分天然食品的反式脂肪酸水平,评估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的膳食摄入水平及其潜在健康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2年对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进行了风险评估,通过专项采样检测、典型膳食调查等科学研究方式,形成《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总体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摄入健康风险较低。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组织相关单位、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开展新一轮的反式脂肪酸摄入评估。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本着以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中心,坚持“政府引导、科学发展、创新融合、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统筹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以加强营养健康科学研究、人群营养调查、食物成分及消费状况监测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为抓手,研制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健全营养法规标准体系、助力营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不断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推进营养健康科普宣教,倡导合理膳食,鼓励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阅读标签标识,合理选择反式脂肪酸含量低或无反式脂肪酸的食品,避免摄入过量反式脂肪酸。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明确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标准的相关要求,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中国食品报》(2023年10月13日03版)
(责编:周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