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品牌与城市“双向奔赴” 首店经济解锁城市发展新“密码”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3/10/16 10:09:19

  方中山胡辣汤北京首店试营业首日,平均排队时长超过2.5小时;霸王茶姬北京首店开业当日,有网友晒出打卡的截图显示“前面还有2664杯制作中,预计等待7小时25分钟”;湘菜品牌费大厨辣椒炒肉苏州首店营业当日,10分钟发放排队号将近200个……从头部品牌到中小型连锁品牌,今年都在铆足了劲“跑马圈地”抢开首店。同时,北京、南京、深圳等地也纷纷发布政策,争夺首店资源。在品牌与城市“双向奔赴”中,“爆红”的首店能否变“长红”?

首店风越吹越烈

  首店并非一个新概念,相较于普通门店,品牌首店在消费场景、商业模式、产品服务上更注重创新,往往能够带来新颖的购物体验,带动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今年首店风吹得格外猛烈。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有超1100家首店营业,涉及餐饮、零售、文体娱等业态,而餐饮是不折不扣的“首店制造机”,占比接近一半。捞王安徽首店、小大董天津首店、gaga成都首店、KUMOKUMO大连首店、乐乐茶宜宾首店、巴黎贝甜西安首店……10月1—10日开业的餐饮首店就超过了30家。

  不过,今年的首店,呈现出不一样的风向。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首店“冒出”,新开业首店逐渐出现了细分现象。早前,品牌首店多按照地域或者城市划分,例如华北、华中首店或者北京、上海首店。如今,各种类型的细分首店蜂拥出现。在店型上,细化出旗舰首店、快闪首店、1.0/2.0/3.0模型首店、商场首店、社区首店等;在场景上,有花园主题首店、Pink/Travel主题首店、露营首店、非遗概念首店等;也有细分服务的各类宠物友好首店、儿童友好首店等。

城市争夺首店资源

  作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首店经济是各地区提升城市商业魅力的重要支撑。为了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整合,各地也纷纷出台拉动政策,推动首店经济发展。

  早在2018年,上海就启动了“全国新品首发地”活动,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并将其视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一张名片。随后几年,上海首店经济蓬勃发展,为居民消费提供了新选择,也为城市商业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自2022年2月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深圳持续做强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据赢商大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主流商业市场累计开设121家首店。其中,对比2022年同期,全国首店增长25%,华南首店增长10.5%。在首店经济助力下,上半年,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城市消费活力持续增强。

  今年,北京、成都、拉萨、武汉、南京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首店发展。9月,拉萨首店经济相关补贴开始申领,鼓励国内知名品牌在拉萨市开设首店,择优选取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品牌首店,最高奖励金额达到300万元;武汉市商务局公布《武汉市支持首店首发经济的若干措施(试行)》,对全球首店、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华中首店、武汉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等,进行明确划分。10月,《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正式印发,知名品牌在南沙开设首店或旗舰店,最高可获300万元补贴。

  业内人士指出,首店经济之所以走红,是因为相较于普通门店,品牌首店可以凭借稀缺性和新奇度,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品牌认知,这不仅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更在创新和引领商业模式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正是看到首店经济的巨大潜力,首店才逐渐成为各城市商业发展的“必争之地”。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建设首店与城市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竞相争夺首店资源。

可持续运营是必答题

  “首店经济火爆的背后,蕴藏着城市发展、品牌发展的新型‘流量密码’。”业内人士指出,品牌选择城市,看中的是城市的商业活力、消费潜力以及营商环境。而城市选择引入首店,对于拓展城市发展资源、提升城市发展活力来说,也具有促进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一间新店的市场蜜月期往往仅有半年时间,在一批首店火起来的同时,也有不少首店因后继乏力而“昙花一现”。如何让首店从“爆红”到“长红”,稳固消费“流量”,实现长期可持续运营是摆在城市与品牌面前的一道共同必答题。

  在首店经济大爆发后,也有一些品牌开始追求首店数量、首店占比,刻意制造首店,市场上也诞生了一大批“伪首店”。有专家表示,首店也会经历洗牌,真新意才是持久之道,品牌应在创新升级的基础上,开出首店。而在餐饮首店的“厮杀”中,专家认为,以高品质食材为核心,推出新颖适口的菜品,是各餐饮品牌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在城市发展方面,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来看,各地引入首店仍是“首店经济”发展迈出的第一步,要想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关键还是要看行业发展的规模和品质,是否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否能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建议各地在引入品牌首店后,积极打造“首店+”商业圈、生态圈,创造更多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体验,在品牌与城市“双向”融合的过程中释放内需潜力。只有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深入挖掘需求,才能有效激活首店经济,从而解锁城市发展的新型“密码”,为经济社会不断集聚发展能量。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3年10月16日02版)

  (责编:高娇娣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