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
  • 多家原奶企业再发盈利预警 行业深度调整态势仍将持续
      由于奶价和牛价的持续下滑,近期多家原奶上市公司发布盈利预警,半年业绩面临亏损。中国圣牧预计上半年将出现1.3亿到1.5亿元人民币的亏损,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2300万元;澳亚集团预计上半年将综合亏损6亿到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3.1亿元亏损扩大近一倍;现代牧业也于近日发布盈利预警,预告上半年净利润将亏损1.8亿到2.4亿元人民币。事实上,多个地区的奶牛养殖企业均面临着原奶价格下跌、原奶动销不畅的现状。业内预判,由于下游需求不足,第三季度行业深度调整的态势仍将持续。原料奶价格持续下降  对
    2024-08-13 0
  • 广西荔浦: “新”力量带来农业新气象
    本报记者  梁忠超  通讯员  周俊远  夏伏热浪,昭示着南方水稻陆续进入收获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千亩水稻已开镰收割,田间收割机机声隆隆,纵横交错的水泥路连着稻田,一辆辆农用车满载金黄的稻谷驶向仓储,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近年来,荔浦市在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引领农业创新发展,走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路子,聚焦农业种养,“新”力量带来了新气象,种养变得更“智慧”,荔浦由此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之路。今年上半年,荔浦市预计肉类总产量2.31万吨,生猪出栏20.
    2024-08-13 0
  • 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茶叶进出口报告发布
      本报讯  (实习记者 崔丹阳)日前,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联合“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编撰的《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茶叶进出口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第七届茶叶进出口贸易年会上发布。  《报告》以海关总署提供的中国茶叶进出口详细数据为基础,包括2023年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总体概况、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中国内地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茶叶概况等6个部分,全维度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茶叶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了详尽直观
    2024-08-12 0
  • 品牌零售商制胜粮油生鲜赛场 大作“鲜”文章 服务拢人心
    本报记者  高娇娣  实习记者  崔丹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持续投入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全国粮油品类供应量稳步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消费者对粮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也日趋升高。同时,随着人均食物消费量的逐步稳定以及健康饮食的兴起,消费者对于优质蔬果肉类的需求不断上升。消费者研究与零售监测公司尼尔森IQ近日发布的《2024粮油生鲜行业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未来,只有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双重需求的品牌商和零售商,才可以成功制胜竞争日益激烈的消
    2024-08-12 0
  • 一粒种子里的创新之道
    新华社记者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一粒荞麦种子又有怎样的力量?  我国是世界荞麦的起源中心,至少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在云南、新疆、西藏等地的部分地区,荞麦是主要粮食之一。近日在河北张家口市康保县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很多人发现,名不见经传的荞麦,也可以做到“好吃好玩好看”。  香气温润的荞麦茶沁人心脾,方便美味的荞麦凉面畅销市场,坝上草原一望无际的荞麦花朵绘出美丽风景线……这背后的“密码”,就是品种创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美亮带领团队历时8年,
    2024-08-12 0
  • 云南甸尾: 小农户融入大生产 小土豆迈出大步伐
    本报记者  周  岩  通讯员  赵素留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需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甸尾乡加快高原特色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以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培育壮大生产经营新主体,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让高原特色马铃薯真正“跃”出山寨。姚美秀(中)指导农户防治马铃薯病害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这几天,姚美秀正忙着对马铃薯进行适应性、商品性及抗病性比
    2024-08-12 0
  • 靠“风格”争夺眼球 凭细节打动人心 调味品品牌创新包装谋“出圈”
      海天味业推出瓶盖采用喷雾式设计的酱油新品和黄豆酱挤挤瓶,老干妈风味糟辣剁椒新品采用国潮风包装,莲花腐乳则设计了“一餐量”小块独立包装……继卷价格、卷配料、卷工艺之后,调味品行业的市场争夺战来到了包装环节。业内人士表示,包装不仅仅有保护产品的功能,更是一种展现品牌形象和产品特色的方式。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和独特体验的追求,创新的调味品包装正逐渐成为为产品添彩的重要元素,为品牌带来新的机遇和竞争优势。视觉突出抓眼球  “包装不只是包装,更是产品体验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与传统的简约包装相比,现
    2024-08-08 0
  • 中消协公布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现制饮品品牌屡现过期食材、“叫花鸡里没有鸡”等问题突出
    本报记者  谷秀燕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近日发布今年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现制饮品品牌屡现过期食材、网络平台自动续费“开通容易退订难”、“叫花鸡里没有鸡”暴露商家“推责”问题等较为突出。  中消协表示,今年上半年,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出台,消费“主引擎”动力强劲。从年初的冰雪经济到每个长假的假日经济,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热点为消费市场的恢复不断增添新动力。但一些消费维权热点事件话题反映出部分行业领域当下仍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痛点、难点、堵点,
    2024-08-05 0
  • 列车推出儿童套餐丰富旅客暑期旅途
      暑假期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杭州客运段针对暑假期间儿童旅客客流增加的情况,更新了列车餐车菜单,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儿童旅客食用的儿童套餐,丰富儿童旅客的暑期旅途生活。  图为工作人员在列车上销售儿童套餐。  图为工作人员向旅客介绍各种类型的儿童套餐。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中国食品报》(2024年08月05日02版)  (责编:叶家茂)
    2024-08-05 0
  • 河北:“唤醒”盐碱地 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
      去年,河北省通过高清卫片解译筛查、田间调查核验,确定了省域内有570.25万亩盐碱耕地,并建设盐碱耕地高标准农田18万亩。为构建盐碱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扎实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去年以来,河北省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聚焦品种改良、改造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利用、产业加工等重点方向,不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耕地产出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农户在曹妃甸区第四农场开展稻蟹立体种养强化种业创新与示范  河北省在加快耐盐碱作物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河北省
    2024-08-05 0
  • 重庆合川:“一锅麻辣”带动产业向新发展
    本报记者  王  新  刘勇勇  “一锅容四海,五味煮八鲜”。在重庆这座“麻辣之城”,火锅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传承。而重庆市合川区正以火锅食材为主导产业,让“一锅麻辣”带动产业发展,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重庆莎公主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加工毛肚因地制宜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重庆火锅的发展,离不开天南海北的配菜。黄喉、鸭肠,甚至各类海鲜水产……这些食材有着“买全国、卖全国”的特点,同时也凸显了火锅行业的痛点——火锅餐饮是产业链末端的消费环节,上游的食材种植养殖环节
    2024-08-05 0
  • 扎根“土” 体现“特” 形成“产” 160余种莱西农产品“打包成礼”
    本报记者  耿鹏举  通讯员  李德银  尝试在姜山湿地等河湖试点尝试小龙虾本地化养殖,实现“南虾北养”“南蟹北养”;利用环境昆虫——白星花金龟,研发作物秸秆、残果剩菜、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立足农业产业优势,以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抓手,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一批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种植户采摘葡萄“南虾北养”“南蟹北养”取得成功  长期以来,青岛市场的小龙虾通常为“南虾北运”,绝
    2024-08-02 0
  • 山东临朐: 蜜蜂小产业锚定大市场大格局
      本报讯  (记者 刘艳)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近几年在不断的深挖潜力、攻坚突破、全力以赴拼经济的情况下,以重点项目建设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全县高质量发展态势延续良好。  中国既是养蜂大国,也是蜂产品产量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蜂产业以其独特优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临朐养蜂历史悠久,全县近九成为山区丘陵,辖区半壁为森林覆盖。临朐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在蜂产业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甜蜜”致富之路。  作为“中国洋槐蜜之乡”,临朐
    2024-08-02 0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本报记者  罗  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1日在北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接下来,将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  赵辰昕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责,全面深化
    2024-08-02 0
  • 山东招远齐山镇: “借棚还羊”实现联村共富
    本报记者  耿鹏举  通讯员  郝红艳  养殖黑山羊,可先“借”后育,养殖农户只需按“每只羊两斤羊肉”的收益归还村集体,真正实现养殖有保险、技术有支撑、销售有保底……近年来,山东省招远市齐山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镇域高质量发展。该村立足农业乡镇特色,依托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施“联村共富”工程,着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助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创新模式 先“借”后育实现“共富”  为规划建设齐山黑山羊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齐山镇
    2024-08-02 0
  • 破局求变 火锅底料出征海外寻增量
      作为最受海外消费者欢迎的中餐品类之一,火锅以标准化的烹饪工艺、花样的食材搭配和与生俱来的社交属性,正在海外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国际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6年,海外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有望达4098亿美元,其中火锅品类有望达到289亿美元。作为火锅供应链的火锅底料相关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境况下,也乘着这股东风“扬帆起航”。底料跟着火锅加速“出海”  企业越来越多,赛道日益拥挤,火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红餐研究院发布的《火锅品类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前11个月,火锅相
    2024-08-01 0
  • 关于举办“最美家乡味”美食短视频大赛的通知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消费升级、培育新增长点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打造新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若干措施》的号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阐释大食物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展示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和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幸福生活,“最美家乡味”美食短视频大赛系列活动(以下简称“大赛”)于2024年8月全面启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食品报社  联合主办单位: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战略支持单位:  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新媒体委员会  中国民俗学
    2024-08-01 0
  • 推广大使:义不容辞,做好家乡美食推广
    本报记者  罗  晨  此次“最美家乡味”美食短视频大赛邀请了4位演艺界优秀代表作为推广大使,身兼重任的他们对家乡味道有怎样的理解,又对大赛有怎样的期盼呢?大赛新闻发布会期间,记者对4位推广大使进行了专访。  曹力  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代表作有电视剧《三国演义》《家有儿女2》《永不瞑目》等,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开天辟地》等,话剧《无声的嘹亮》《军营笑声》《情感操练》《生为男人》《关东大集》等。  “口音难改,口味
    2024-08-01 0
  • 寻找家乡美味 我为家乡代言 “最美家乡味”美食短视频大赛在京启动
      本报讯  (记者范永伟  邹海华  龙颖  彭宗璐) “愿你我在前行的路上,都有家乡的味道可以怀念。在这场美食短视频大赛中,我们期待你拿起镜头,记录美食传承与家乡发展,创作出记录时代变迁的优秀作品……”7月30日,由中国食品报社发起的“最美家乡味”美食短视频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正式启动大赛系列活动。  此次大赛由中国食品报社、世界中餐业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食品产业链分会协办,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新媒体委
    2024-08-01 0
  • 科技赋能,农产品走上“智富”新路径
      近年来,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科技正以其独特的力量,激发着农业的无限潜力。从浙江杨梅到广东荔枝,科技不仅让传统的时令水果上市期提前,更通过冷冻保鲜等技术,延长了货架期,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在科技的助力下,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为现代化大农业注入新动能。数字技术助力 农产品质优价好  近年来,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不仅有效促进了生产主体间信息互通,还能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管控、精准运行和科学管理,促进农业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广东是我国荔枝的
    2024-07-31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