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
  • 大闸蟹断肢重生的基因被破解
      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是深受国人喜爱的水产品种,其产业规模十分庞大。在养殖过程中,中华绒螯蟹受到外界刺激时容易“断手断脚”,这对其经济价值造成很大影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王成辉团队在中华绒螯蟹基因组与断肢再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中华绒螯蟹是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螃蟹品种,也是高经济价值的水产甲壳动物。据统计,全国有28个省(区、市)养殖中华绒螯蟹,产业规模庞大。但由于其染色体数目多,基因组重复序列高,长期以来一直面临基因组组
    2022-09-28 0
  • 不用养猪也能吃上五花肉 江南大学“细胞培养五花肉制备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本报记者 王 薇  近年来,大众对于“人造肉”越来越不陌生,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知名餐饮公司都推出过“植物肉”产品。9月23日,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陈坚院士团队的“细胞培养五花肉制备关键技术”通过成果鉴定。项目研究成果将对细胞培养肉产业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用细胞培养五花肉  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召开的鉴定会上,经质询和讨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担任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肯定了项目成果对细胞培养肉整体技术进行的系统性研发,认为项目成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整体技术达到国
    2022-09-28 0
  • 低GI食品团标启动编写
      本报讯 (记者韩松妍)日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食院”)发布公告称,《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品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编写工作正式启动。《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品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归口,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和中食院、京东集团等单位共同牵头制定。与此同时,中食院和京东集团共同建立“京东低GI食品专区”。  据了解,中食院依托“功能主食创制及慢病营养干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食品GI相关研究,2019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及澳大利亚GI基金会支持下,中
    2022-09-28 0
  • 吃海鲜有助减肥、缓解痛经
      本报讯  近期,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医院和东北医科药科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小组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女性产后每周至少吃一次鱼,中度以上痛经风险明显降低。  研究小组以2060名女性为对象进行调查,并根据鱼的摄取频率分为4组,即每周不到1次、每周1次、每周2—3次、每周4次以上,对鱼的摄取频率与痛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后女性中28.1%有中度以上痛经,其中38.0%的女性鱼的摄取频率每周不到1次。与之相比,女性摄取鱼的频率高,痛经风险和程度
    2022-09-28 0
  • 中国食品行业 月度十大新闻(2022年8月)
    本报记者 刘天助  1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举办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8月31日—9月5日在北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2022年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韩正表示,习近平主席向服贸会专门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服务贸易取得了蓬勃发展。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全球发
    2022-09-28 0
  • 非营养性甜味剂会改变人体微生物组
      近两年,随着我国慢性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以及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食品或饮料将原本所含的蔗糖、果糖等换成了“0卡代糖”。这类产品在市售时常常标有“无糖”“低卡”字样,吃/喝到嘴中却依然很甜。代糖一经问世就被冠以“肥胖终结者”的名号。然而,“代糖=健康”这个公式真的成立吗?这些问题也备受科学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挖掘代糖的“真面目”,结果可能并不如人意。日前,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和德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学者在《细胞》上发表的新研究对比了4种代糖对人体的影响,结果发现非营养性甜味剂
    2022-09-28 0
  • 打通堵点推进医养结合 促进健康老龄化守护“夕阳红”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如何守护最美“夕阳红”?近期,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十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动机构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优化服务衔接、完善支持政策、多渠道引才育才、
    2022-09-28 0
  • 10年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本报记者 罗 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推出扩大消费需求政策举措,推动消费市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流通方式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以下简称《报告》)显示,10年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发挥,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商业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流通方式创新发展,流通效率明显提升,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成效持续显现。市
    2022-09-27 0
  • 农业农村部: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
      本报讯  (记者周岩)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有关专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系统部署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业品种培优、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等分行业分领域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工作。  《方案》明确,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畜产品品质提升、渔业品牌推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品牌文化赋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等28项重点任务,并分别细化了有关工作举措。  《方案》提出,到2025年,育种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农产品品质明显提升,农业品牌建设取得较大
    2022-09-26 0
  • 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我国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本报讯  “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84亿美元,增长20.2%;其中,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这充分表明,包括欧盟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在商务部日前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开放共识有所弱化,中国始终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中国始终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我
    2022-09-26 0
  • 宁夏:让塞上江南更美好
    新华社记者  金秋好时节,丰收正当时。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里,以大地为纸、水稻为颜料“绘”成的巨幅稻田画,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注意解决好稻水矛盾,采用节水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的种养业,保护好黄河水资源。  观光园负责人赵凯说,落实总书记的要求,观光园进一步完善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农业附加值,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相信党的二十大会为‘三农’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我对田园综合体下
    2022-09-26 0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干好这件头等大事
    新华社记者  9月23日,秋分,我国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放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稻浪随风起伏,玉米长势喜人,田野上铺展着丰收的图景。  粮稳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四川考察粮食生产时指出:“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极端天气频发等背景下,我国夏粮实现增产,秋粮克服多重挑战,丰收有基础、有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牢
    2022-09-26 0
  •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开启 江西稻浪潮涌庆丰收
        9月24日,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浮梁县人民政府、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承办,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协办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在景德镇市浮梁县举行。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宗旨,牢固树立开放创新、节俭热烈理念,以农民为主角、农业为主线、农村为主场,全面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农业农村发展新变化、新成果。十二项活动  营造
    2022-09-26 0
  • 餐饮连锁扩张的风向变了
      2021—2022年,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不断提出新挑战。但是,很多走加盟模式的特许连锁企业展现出了高度的发展韧性,品牌所展示出的加盟价值,让加盟投资人有信心开店,也为企业本身实现持续增长带去了新思路、新格局。多品牌布局加盟连锁  疫情之下,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仍在不断加速。美团点评发布的《2022年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2021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从13%提高到了18%。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芙蓉树下、蒙自源、江渔儿等以加盟为主的餐饮连锁品牌逆势扩张。一
    2022-09-23 0
  • 面对“同质化”“低端化”挑战 酸辣粉产业需走好差异化之路
      近年来,在宅经济的推动下,一碗酸辣粉在线上线下受到追捧。京东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方便速食线上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其中,酸辣粉占比近三成。酸辣粉源于川渝的特色小吃,却在河南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河南作为全国酸辣粉的“大厨房”,凭借原材料、人才等优势包揽了八成酸辣粉的生产。众多企业纷纷涌入酸辣粉赛道,不少网红品牌涌现。行业火爆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在众多方便食品新品频出的背景下,酸辣粉将如何继续稳占市场、打造品牌值得业内思考。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全国80%以
    2022-09-23 0
  • 重庆优质农特产品走进“齐鲁大地”
      本报讯  为全面落实山东·重庆东西部协作第十八次联席会议要求,全方位打造鲁渝消费协作“升级版”,日前,重庆优质农特产品走进山东节庆展销活动在济南启动。此次活动由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山东省商务厅、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山东省协作重庆干部管理组主办。活动以“渝货进山东·共筑山海情”为主题,精选重庆乡村振兴消费帮扶特色产品,以节日促销活动形式,在济南多个大型商超进行惠民特卖展销。  展销产品包含调味品、酒、饮品、肉制品、休闲食品等300余种农特产品,其中不乏磁器口麻花、合川桃片、武隆羊角豆干、
    2022-09-23 0
  • 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促进节粮提效
      本报讯 (记者朱美乔)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450号(农业水利类367号)提案答复摘要》。关于大力支持粮食加工和饲料养殖行业节粮提效,农业农村部明确在缓解原料短期供需缺口和优化长期战略布局方面,将强化政策补贴力度,加强科技支撑,不断提升大豆油料供给保障能力。  在以有效举措缓解短期供需紧张方面,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在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基础上,统筹利用国际粮源,通过适度进口满足国内需
    2022-09-23 0
  • 中国检科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张峰:以科技构筑中国食品安全坚固防线
      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则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撑下,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以下简称“食品所”)科研团队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张峰的带领下,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奔跑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实践之间,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贡献。食品所这支30人的团队,不仅是支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的重要科研团队,更是一支敢于创新的开拓型团队。海量的化学物质与有限的
    2022-09-23 0
  •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本报讯  (记者韩松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9月22日,在国家发改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国将以“双碳”工作为牵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刘德春表示,“
    2022-09-23 0
  • 服务业逐步擎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
      本报讯 (记者顾雨霏)服务业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是吸纳就业和保市场主体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培育和促进服务业发展壮大、提质增效。”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10年来,我国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新兴动能亮点纷呈,幸福产业普惠民生,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服务业推动增长“主动力”格局巩固、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凸显、扩大投资“主平台”地位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2022-09-23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