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
  • 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广西南宁横州市种植茉莉花超10万亩,享有“茉莉花都”美誉。该市拥有花农30多万人,生产了世界60%的茉莉花(茶)。目前,横州市茉莉花(茶)综合品牌价值超200亿元,连续多年成为广西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品牌之一。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发挥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振兴乡村产业。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大力培育现代特色农业品牌,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资源
    2024-09-12 0
  • 中非经贸合作深入 多地海关高效通关 非洲希望把更多优质咖啡带到中国
      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今年,中非贸易更上一层楼,继2023年中非贸易额连续第二年刷新历史峰值后,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总额1.19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非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得益于中国为非洲农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实施检疫审批即申即审、优先查验和绿色查验通道等措施。与此同时,中非经贸博览会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也让更多非洲产品乘着“东风”进入中国,咖啡豆便是其中之一。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咖啡产业分会秘书长孟东炜指出,非洲作为咖啡的原产地,种
    2024-09-09 0
  • 宝宝第一口辅食还在吃米粉? 专家称,婴幼儿喂养理念需与时俱进
    本报记者  王  薇  为了更好地认识婴幼儿辅食的内涵,解读婴幼儿辅食喂养中存在的误区,推动婴幼儿科学喂养,由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办的“婴幼儿过渡期膳食意义共识”讨论会近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来自国内营养、医学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婴幼儿辅食添加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与讨论。与会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婴幼儿辅食喂养已不再局限于米粉,可以寻求多样化,以尽快实现多样化食物暴露。“婴幼儿膳食过渡期,也是生命早期食物暴露过程,这一时期辅食的科学添加,将对婴幼儿的食物过敏与耐受产生影响,
    2024-09-09 0
  • 内蒙古突泉县 : 林间地头忙收获
      眼下,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种植的李子、鸡心果、榛子、赤松茸正值收获季,当地农民抢抓农时加紧收获,喜迎丰收。  图为近日,农民在突泉县六户镇和胜村收获李子。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中国食品报》(2024年09月09日02版)(责编:叶家茂)
    2024-09-09 0
  • 方便食品里的“慢功夫”
    本报记者  王  薇  好吃的非油炸红烧牛肉面、高颜值的小龙虾拌面、接近手工面口感的软弹面、口感爽滑的青稞挂面……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四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暨方便食品展上,众多绿色、时尚、美味、高颜值的方便食品齐亮相。从这些产品中,记者感受到了方便食品这一传统行业释放出的活力,而这来自方便食品企业在研发领域几十年如一日的“慢功夫”。做产品“慢”就是“快”  对于这些勇立潮头的方便食品企业来说,做产品,“慢”就是“快”。方便食品展开幕当天,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一早就来到自家展台前
    2024-09-09 0
  • 广西灌阳:一株超级稻一尾生态鱼实现“粮渔双赢”
    本报记者  梁忠超  通讯员  蒋政扬  蒋家凤  金秋九月正是桂北地区中稻成熟时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新圩镇“优质稻”种植基地,稻田尽染“金黄”,放养在稻田里的禾花鱼活蹦乱跳,稻农和游客在田里争相捕捉禾花鱼。近日,记者走进灌阳县稻渔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稻渔丰公司”)进行实地采访,一幅“鱼稻共生”的丰收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  在优质稻种植基地,稻渔丰公司总经理蒋七连随手托起一束稻穗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公司除了这里的优质稻种植基地
    2024-09-09 0
  • 张崇和一行调研青岛海尔集团智能家电
      本报讯  日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一行前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海尔集团进行实地调研。张崇和一行先后来到海尔智家三翼鸟青岛体验中心001、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重点考察高端智能化家电领域的最新进展,尤其关注家居适老化改造和国产芯片研发、检测的突破性成果。张崇和一行在青岛海尔集团考察  张永利  摄  在海尔智家三翼鸟青岛体验中心001,张崇和一行亲身体验了全屋智慧物联网的便捷高效和柜电一体的家居美学。智慧玄
    2024-09-09 0
  • 张崇和一行调研青岛啤酒集团及智能生产线
      本报讯  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一行前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青岛啤酒集团,对青岛啤酒厂智能生产线及青岛啤酒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考察中,张崇和一行了解了青岛啤酒从工业2.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聚焦做强啤酒主业推动两业融合的深耕布局,以及在高端、智能、绿色转型的创新实践。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前排右二)在青岛啤酒博物馆考察  张永利  摄  调研首站,张崇和一行来到青岛啤酒博物馆进行考察。这座由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成的
    2024-09-09 0
  • 渔歌悠远千年传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幼年吟诵这些古诗时,我们已隐约知晓以农耕为主的农耕文明对华夏先民的重要意义。其实渔业文化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渔业文化是指人们在长久的渔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渔村景观、渔具、渔船、渔服、渔饰等物质文化以及与“渔”相关的风俗、神话传说、节庆文化、文学艺术创作(如渔歌、渔舞、渔谚、渔民号子、渔民画、诗歌、剪纸艺术等)、渔业管理制度与法规、渔民组织、捕捞与养殖方式方法、渔业交易
    2024-09-06 0
  • 广东新会崖门镇大做“硒”文章点“土”成金
    本报记者  谢  伟  通讯员  熊  星  陈雅芬  萧  萧  近年来,富硒产业快速发展,既丰富了高端农产品市场、改善了耕地土壤质量,又推动了城乡消费增长,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产业振兴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由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的第三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的37个县市中,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富硒土壤平均硒含量达0.977毫克/千克,居全国第二、广东第一。去年10月,崖门镇获得“广东天然富硒农业产业示范镇”称号,成
    2024-09-06 0
  • 农业农村部:强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朱美乔)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4339号(农业水利类318号)提案《关于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为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提案》作出统一答复。农业农村部表示,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世代传承并赖以生存的农业系统。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强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保护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指导保护与发展规划实施,多种方式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和科普教育,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
    2024-09-06 0
  • 打出生产“组合拳” 跑出致富“加速度” 四川美姑金秋处处好“丰”景
    本报记者  蒋俊伟  通讯员  张崇宁   初秋时节,行走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的大地上,到处是农民忙碌的画面,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一张张笑脸幸福满满……近年来,美姑将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兴县的重要支撑,打出农产品生产“组合拳”,跑出致富“加速度”。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激荡起乡村全面振兴的澎湃动力。 千吨花椒交易忙   美姑县花椒日前已进入全面成熟采摘高峰期。连日来,花椒交易市场内人头攒动,浓郁的花椒香味扑面而来,椒农商贩来来往往,吆喝
    2024-09-06 0
  • 第十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呼吁 为全民构建生命健康防线
    本报记者  王佳仪  2024年9月1日是第18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每年9月也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以“体重管理 人人参与 终身受益”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加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交流为目标,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力,让更多百姓受益。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国县域覆盖率达98%  研究数据显示,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肿瘤在内,超过60%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由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造成。其中,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威胁我
    2024-09-04 0
  • 展示数字科技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最新成果 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本报记者  王金臣  日前,以“数字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本届大会着重突出专业权威性、内容前瞻性、活动多样性、服务专业性,与会专家围绕数字经济、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政策导向、技术成果转化等话题,组织数智产业项目推介会、主旨报告会、专家研讨会等活动,全面展示数字科技助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打造集技术创新交流、科技成果展示、商贸合作于一体的对接平台,深入探讨食
    2024-09-04 0
  • 安徽淮北:传统月饼 产销两旺
      中秋节临近,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传统手工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当地30多家月饼作坊忙着制作手工月饼,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同时,借助电商销往全国各地,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和经济增长。  图为近日在临涣镇一老字号手工月饼作坊内,工人正忙着打包月饼。  图为刚烤好的手工月饼。  李鑫  文  李莹  摄 《中国食品报》(2024年09月04日01版)(责编:高娇娣)
    2024-09-04 0
  • 商业体系加快建设 品牌带动释放潜力 县域市场成为拉动消费增长“新蓝海”
      我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3.8万多个乡级行政区,居住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更多新产品、新服务开始进入农村。2023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05亿元,同比增长8.0%。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专家指出,县域消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县域消费提质扩容,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政策利好,县域商业体系日益完善  走进山东临清市戴湾镇振兴购物广
    2024-09-04 0
  • 四川犍为:麻柳姜战胜瘟病,亩产高达八千斤
    本报记者  蒋俊伟  “挖姜咯!”近日一大早,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九井镇永丰村的姜田里,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随着一块块鲜嫩饱满、色泽诱人的“麻柳姜”被挖出,一股姜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此时,永丰村3组村民杨群正轻轻剪去多余的枝叶,在她身旁的筐里,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刚剪过枝的“麻柳姜”。剪枝,是姜收获后重要的一个处理工序,看似轻松,但每一块姜的生长情况都不尽相同,需要剪去的部分也有所不同,十分考验技巧。  “我在这里干了快一年,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杨群边剪枝边分享着自己的喜悦与满
    2024-09-03 0
  • 黑龙江集贤:鲜食玉米“锁”住鲜 “链”起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报记者  高  伟  通讯员  孔春苗  董欢欢  近日,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里,连片的鲜食玉米长势喜人,一行行玉米秆整齐排列,玉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工人们驾驶着一辆辆收割机、拖拉机穿梭在田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鲜食玉米又称水果玉米,籽粒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类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欢迎。今年,当地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以“金糯262”“万糯2000”“博斯糯九号”为主,鲜嫩香甜
    2024-09-03 0
  • 促消费——今年农民丰收节的重头戏
      近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总体安排和筹办情况。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在会上表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丰收节是活跃城乡市场、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平台。今年丰收节把促消费作为节日活动的重头戏,此举也是农业农村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促进消费有关部署的重要举措。开展多场景促消费活动  丰收节充分发挥节日效应,聚焦大豆及豆制品、牛肉、牛奶及乳制品等优质特色农产品,金秋消费季活动9月7日将在天津启动。  
    2024-09-03 0
  • 黄渤海“开渔”
      9月1日,为期四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结束,所涉渔区迎来“开海”,各渔港码头渔船出海进行捕捞作业。  图为渔船驶离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岚山渔港,开展捕捞作业(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发 许传宝  摄 《中国食品报》(2024年09月03日01版)(责编:罗 晨)
    2024-09-03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