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
  • 黑龙江孙吴镇: 打好特色产业牌 巧手织就致富路
    本报记者  高  伟  近年来,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孙吴镇立足实际,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做大做强做优乡村特色产业,进一步提高乡村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加速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鲜食玉米品牌。孙吴镇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的落脚点,瞄准鲜食玉米的市场需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开拓振兴发展新局面。积极构建起村、企、社、民四方共赢框架,建立“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闭环链条。投资700余万元在兴华村建设占地面积95
    2024-05-30 0
  • 四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本报记者  高娇娣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6月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2023年7月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年前往四川,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四川工作指引航向、擘画蓝图。“四川牢记总书记嘱托,从全国大局把握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
    2024-05-30 0
  • 零食圈,蔬菜制品寻觅消费者味蕾
      蔬菜制品一直以各种形态出现在休闲食品市场,品牌们想让消费者“变着法儿”多吃菜。正餐吃不够蔬菜,就需要更多加工蔬菜制品是大城市许多人的生活写照。目前,蔬菜制品也正在寻找餐桌以外的新舞台,比如零食圈,2023年,卫龙蔬菜制品所得收入增长为21.1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3.5%;良品铺子卖“藕”,2022年卖了374万包。中国蔬菜汁市场预计从2020年的51.28亿美元增至2027年的92.7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84%。蔬菜制品趋于多元  提到蔬菜制品,绕不开增长中的蔬菜汁。  2021
    2024-05-28 0
  • 数字赋能全链条监管 浙江台州校园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
    本报记者  吴  侠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市场监管局今年以来积极推行校园食品安全阳光全链条模式,在配送、加工和就餐环节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监督建议,及时闭环问题,公示结果,实现多方共治共享,打造校园食品安全示范学校共治新样本。有专家表示,三门县的成功经验表明,保障校园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学校和监管部门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通过“阳光配送”“阳光厨房”“阳光食堂”三大环节的全面管控,三门县实现了食品安全的闭环管理,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吃得放心,
    2024-05-28 0
  • 去年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查显示 米、面粉等合格率提升明显
      本报讯  (记者 袁国凤)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2023年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情况通报》显示,此次检查共抽查企业8466家,对食品类、日用品类、农资建材类以及其他种类定量包装商品抽查共计28411批次,其中净含量标注合格27631批次,合格率为97.25%,比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净含量检验合格27442批次,合格率为96.59%,比上年提升1.66个百分点。  从不同类型企业的情况看,此次抽查的519家大型企业的净含量标注合格率为98.46%,净含量检验合格率
    2024-05-28 0
  • 中国食品行业 月度十大新闻 (2024年4月)
    本报记者  高娇娣  连  荷  1 农业农村部开展2024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  4月3日,《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2024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要求开展“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坑农害农、危害粮食安全违法行为。《通知》强调,要加强农资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检疫等重点领域执法,抓好农资进村“忽悠团”、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牛羊养殖“瘦肉精”、豇豆农药残留等重大专项执法任务。《通知》要求,各地要坚持因地
    2024-05-28 0
  • 图片新闻
      “三夏”时节,农民们抢插水稻,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劳作的景象。  图为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的村民们在扯水稻秧苗(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发  陈碧生  摄 《中国食品报》(2024年05月28日01版)  (责编:罗 晨)
    2024-05-28 0
  • 青海:用好资源能源特色 聚力打造产业“四地”
    本报记者  罗  晨  国务院新闻办近日在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在介绍“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 走好青海高质量发展之路”有关情况时表示,近年来,青海坚持把高原资源能源特色和优势转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聚力打造产业“四地”,即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实现了新突破、新跨越,转型发展导向更加鲜明,高质量发展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广。  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2024-05-28 0
  • “阳光集配”:织密风险防控“感知网”
    本报记者  张恒金   通讯员  施海英  郑宇倩  学校食堂一下单,集配公司就能立即接单并按照需求直接配送。通过上下游双向确认、电子记录全流程留存的形式,以全流程电子订单模式“一键式”完成配送食材溯源上链。这便是“阳光集配”模式,不但有效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概率,而且提高了食品溯源信息风险闭环能力。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全域打造“阳光集配”模式,全面构建责任清晰、链条完整、流程透明、安全可控的校园食材配送新形态。截至目前,该县90个学校已与4家食材配
    2024-05-27 0
  • 从一粒生豆到一杯咖啡 构建全球贸易价值链 中国咖啡产业迭代升级进入高质发展黄金时代
    本报记者  王小萱  在昆曲余音绕梁和咖啡香气弥漫的江南初夏,由商务部、工信部共同主办的2024“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昆山站(首站)活动启动仪式以及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2024昆山国际咖啡产业展览会日前在江苏昆山举办。以“创新、灵感、未来”为主题的展览会,以服务咖啡全产业链为目标,强化采供精准对接,注重高效沟通互联,旨在整合全球咖啡产业链优质资源。来自世界11个国家的573家企业及品牌参展,展会内容覆盖从咖啡生豆到咖啡饮品全产业链的多个细分领域。本届展会规模超过16000平方米
    2024-05-27 0
  • 西藏:走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本报记者  周  岩  “‘十四五’以来,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从1900亿元增长到去年的2400亿元,人均GDP从5.23万元增长到6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说。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亲临西藏视察指导,两次主持召开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亲自为西藏把舵定向、指引方向,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严金海说,西藏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稳定、发展
    2024-05-27 0
  • 浙江金华“绿色直播助农”首站开播
      浙江省金华市“绿色直播助农”首站活动近日在兰溪市黄店镇开播。多名达人主播齐聚直播间化身“好物推荐官”,向全国粉丝推介兰溪枇杷,助力乡村振兴。此次直播活动还邀请了金华市食药检院工作人员现场对枇杷进行随机抽检,全程直播取样、检测,为兰溪枇杷的“舌尖安全”保驾护航。  图为达人主播通过直播销售兰溪枇杷。  图为金华市食药检院工作人员对枇杷进行抽检。  江箫  文  方慧玲  摄 《中国食品报》(2024年05月27日01版)  (责编:周岩)
    2024-05-27 0
  • 向“新”求“质” 益生菌行业创赢未来 第十九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本报记者  王  薇  益生菌是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之一,益生菌产业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切实提高益生菌行业发展质效,成为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任务。如何厚植科学根基、焕新产业活力成为行业思考的重要议题。5月22—24日,以“科技创新培育益生菌行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十九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广东广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理
    2024-05-27 0
  • 向微生物要蛋白 向科技要未来
    本报记者  杨晓晶  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蛋白需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的大食物观正在不断被实践。“作为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蛋白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健康消费、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前举办的首届全国微生物蛋白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顺势而为方能有所作为。业内要加强交流,推动微生物蛋白产业规范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由“生物发酵产业大国”向“生物发酵产业强国”迈进。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微
    2024-05-24 0
  • 销声匿迹多年却又失而复得 技术接力让上海“崩瓜”坐“专车卧铺”北上
      近日,上海本地西瓜正式开售,首批供港的南汇8424西瓜和三林崩瓜于5月18日启运香港。值得一提的是,盒马也通过全国销售网络运送8424西瓜、三林崩瓜出沪,三林崩瓜乘坐“专车卧铺”北上,亮相北京门店。  作为继南汇8424西瓜之后的又一张浦东“名片”,三林崩瓜为什么销声匿迹多年又失而复得?还得从它的“暴脾气”说起。传说每每打雷下雨,或是有人走过瓜田时脚步重了些,三林崩瓜便会如点燃引线的炮仗崩裂开来,这是因为瓜皮仅有约1元硬币厚,但是瓜肉脆甜多汁,令人回味。技术加持让“崩瓜”重回市场  近年来三
    2024-05-23 0
  • 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 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空间保障
      日前,自然资源部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如何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严守哪些底线,如何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围绕这些问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强化县域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仍然是大趋势。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杨浚表示:“要顺应乡村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科学
    2024-05-23 0
  • 福建:耕海牧渔 建设“海上粮仓”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有大小海湾125个、海岛2200多个。蔚蓝的大海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物产,多年来,福建聚焦“海上粮仓”建设,推动水产种业振兴,转型升级渔业设施,建设现代化“海上牧场”。目前,相关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水产养殖快速发展,水产品育苗覆盖鱼、虾、贝等120多个品种,2023年水产品人均占有量200余公斤,居全国第一。  图为近日拍摄的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浦口山坑三级渔港附近海域的“海上牧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nbs
    2024-05-23 0
  • 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稳定 新疆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顾雨霏  “我一直关心新疆的建设发展”,2022、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年前往新疆,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新疆工作指引航向、擘画蓝图。  新疆雄踞祖国西北,古往今来在中国的战略位置举足轻重。“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稳定,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表示,去年
    2024-05-23 0
  • 中国品牌日益扩大国际影响力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提供新的发展动能。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重要作用,并日益成为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与风采的重要力量。近期由参考消息报社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传播力分析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对于“出海”的中国企业而言,其技术与市场开拓能力代表着品牌的硬实力,跨文化传播能力则是品牌软实力的体现。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共同作用、相得益彰的结果。主动出击塑造品牌新形象  从在基础设施建设
    2024-05-21 0
  • 开发新人群 开创新场景 开发新产品 奶酪市场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明显
      近年来,在奶粉销量下滑、液奶遭遇增长瓶颈的市场环境下,奶酪成为乳业的重要增长点。业内人士认为,在奶酪赛道上,奶酪棒目前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奶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需构建更加丰富的产品矩阵,挖掘市场新增量,从而进一步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奶酪成为乳业发展新引擎  随着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国民健康需求进一步提升,具备高营养价值、丰富产品形态的奶酪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我国奶酪市场快速增长,奶酪正在成为乳制品行业新的增长点。《奶酪创新发展助力奶业竞争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
    2024-05-21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