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
  • 贵州黔西:红辣椒生产忙
      入秋后,贵州省黔西市各辣椒种植基地陆续进入红辣椒采摘期。作为辣椒制品的主要原料,红辣椒丰收季的到来,让该市的红辣椒制品生产企业迎来了一年中的忙碌时段。  图为日前,工人在黔西市大关镇七里村辣椒制品厂车间油炸辣椒。  周训超  摄 《中国食品报》(2024年10月10日01版)(责编:王金臣)
    2024-10-10 0
  • 建良田 育良种 用良机 推良技 施良制 内蒙古:让“中国碗”盛更多“塞外粮”
    本报记者  薛海军  内蒙古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2023年,内蒙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产量创历史新高791.6亿斤,今年有望首次突破800亿斤。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产量只有42.5亿斤,吃粮主要靠调入,到2023年粮食总产量稳居全国第六,内蒙古农牧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从调入区变为净调出区,内蒙古粮食产量一路攀升的原因何在?概括来说就是:建良田、育良种、用良机、推良技、施良制,全方位支撑多增粮,让“中国碗”盛更多“塞外粮”。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稻
    2024-10-10 0
  • 中饮协携手康师傅助青年学子梦想绽放 京津冀大学生饮料创新大赛天津举办
    本报记者  章 玉  以“创想无界 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年度“中饮协—康师傅杯”京津冀大学生饮料创新大赛康师傅饮品创新分享会日前在天津科技大学举办。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张金泽,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卞晓云,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路福平,康师傅饮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车军峰,京津冀三地参赛高校代表及师生共计约200人出席,共享智慧,共话创新。康师傅饮品创新分享会活动现场校协企三方联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发起的大学生饮料创新大赛至今已走过1
    2024-10-08 0
  • 江西寻乌:依托科技创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赣南大地披上了一袭绚烂的金色外衣。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的蜜桔园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灿烂的时节。走进桔园,只见满山遍野的桔树挂满了金黄色的果实,沉甸甸的蜜桔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寻乌蜜桔、脐橙,这些承载着无数果农希望与梦想的果实,此刻正以最饱满的姿态,宣告着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它们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寻乌县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枚枚“金钥匙”。  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壮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寻乌县积极响应,依托科技创新为脐橙、蜜桔的种植与销售
    2024-10-08 0
  • 浙江南浔传统渔业实现数字化蝶变
      “水市千家聚,商渔自结邻”。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地处于杭嘉湖平原水乡,水产资源丰富,养鱼历史悠久,是浙江省重点淡水水产养殖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21.44万亩。近年来,南浔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数字渔业发展,搭建“南浔智慧渔业在线”平台、推进数字鱼塘和数字渔村建设,渔业数字化应用成效明显。去年,南浔水产品总产量23.1万吨,渔业总产值44.32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60%以上。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设备传统土塘注入科技“血液”  走进南浔渔村,水网交错,池塘星罗棋布,“水”元素无处不在。“以前是土塘养
    2024-10-08 0
  • 科学有序推进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耕地保护的核心制度,对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对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从改革占补平衡管理方式、完善占补平衡落实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划。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为维持耕地总量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把传统
    2024-10-08 0
  • 新疆柯坪:丝路驼城的新质“驼经”
    本报记者  刘  彤  薛海军  张伟东  我国骆驼养殖已有3000多年历史,驼奶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追捧,再加上骆驼浑身都是宝,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全力推动下,新疆骆驼养殖规模越做越大,骆驼相关产业日益兴起,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依靠养殖骆驼,开发骆驼特色体验旅游,发展驼奶、驼绒深加工产业,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在近日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举办的第九届骆驼产业发展大会暨农民丰收节上,“丝路驼城”柯坪展示了如何念好一本新
    2024-10-08 0
  • 创新工艺让产品一个“变”三个 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弯道超车” 甜菊糖苷生产走上绿色高效之路
    本报记者  杨晓晶  通讯员  李卫国  金秋时节,是甜叶菊的收获上市季节。甜叶菊富含甜菊糖苷,是一种低热量、高甜度天然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中。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甜菊糖生产和出口大国,甜叶菊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甜菊糖苷出口连年在植物提取物产品中排名第一。在这个行业中,晨光生物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晨光生物”)科研人员徐美利博士带领团队首创的甜叶菊短链醇混合溶液同步提取甜菊糖苷和绿原酸、异绿原酸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使我国在甜菊糖生产上实
    2024-09-30 0
  • 应对存量竞争 数字化转型成白酒企业必选项
    本报记者  朱美乔  当前,我国白酒行业发展正逐渐由量产驱动过渡至由利润驱动。“在存量竞争时代,白酒企业应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寻找新增长点。”36氪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白酒企业应对存量竞争的必选项。数字化转型成为酒企战略布局重点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白酒市场规模约6488亿元,同比增长4.46%。《报告》指出,受产业周期及消费环境影响,我国白酒行业整体呈低速增长态势,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库存高企与
    2024-09-30 0
  • 国家疾控局发布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十要义” 保持健康体重 拒绝负“重”前行
      本报讯   超重肥胖目前已经成为影响中小学生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亟需全社会的关注。近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十要义”,旨在通过全面、科学、系统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来引导儿童青少年实现健康体重,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十要义”由学生版、家长版、学校版、社区版4个版本组成,每个版本分别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和建议,其中包括多项合理膳食与均衡营养的措施和建议。  学生
    2024-09-30 0
  • 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创新成果—— 不能“躺”在纸上 要转化为百姓的“一餐一食”
    本报记者  顾雨霏  刘艳芳  国务院办公厅9月12日印发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引导食物营养健康消费,鼓励企业开发营养健康食品。这既是对广大群众健康关切的回应,也是为食品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推动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健康中国战略和合理膳食行动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在中国营养学会的指导下,北京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多家单位在北京举办第四届营养科技创新大会。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国家卫生
    2024-09-30 0
  • 山东济南“一券三卡” 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为走好市场监管群众路线,让市场监督管理守护到百姓心坎上,山东省济南市市场监管局近期通过“食安济南·全能卫士”小程序,发放了食品抽检券、监管卫士卡、执法卫士卡和助力服务卡“一券三卡”。在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磊介绍,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发放的“一券三卡”,主动将市场监管“指挥棒”交到泉城市民手里,通过邀请市民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激发积极性、激活灵敏度、赋能监督权,让泉城市民装备升级,共同成为守护“食安济南”的“全能卫士”,共同构建济南市
    2024-09-27 0
  • 丰收中国 生机勃勃
      9月22日,农历秋分,大地被陆续成熟的稻谷瓜果点染得越发斑斓,在这片丰收的土地上,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映入眼帘,从“节日欢歌醉秋图”到“乡村全面振兴图”,再到“锦绣农家幸福图”,每一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农民丰收节不仅是对硕果累累的田野的赞颂,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农业传统和现代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今年丰收节的主题为“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全国各地通过组织走进田间地头、农民生活、群众心里的活动,以贴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乡风民俗的形
    2024-09-27 0
  • 从“一粒种子”到“万亩丰收” 南京农业大学解锁大豆丰产密码
    本报记者  罗  晨  通讯员  王  璐  秋风送爽,丰收在望。位于安徽宿州埇桥区栏杆镇的大豆万亩高产示范片,湛蓝的天空下,万亩大豆仿佛碧绿的地毯铺展至天边。这块地种植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十年一剑”育成的高产大豆品种“南农47”。迎来成熟期的“南农47”,在金色阳光的映照下,目之所及皆是“丰”景。校地携手促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宿州大豆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启荣表示,作为全国大豆主产市、皖北大豆优势特色
    2024-09-27 0
  • 多部门:切实做好今年秋粮收购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朱美乔)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意义重大。抓好秋粮收购,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保障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内在要求。《通知》指
    2024-09-27 0
  • 强畜牧 兴渔业 优果蔬 黑龙江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本报讯  (记者 高伟)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会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雨表示,黑龙江省近年来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食物观,不仅要“米袋子”鼓鼓的,“菜篮子”“奶罐子”“肉盘子”“果盘子”都要满满的。  首先是强畜牧。黑龙江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和黄金奶源带,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正在加快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转变。近年来,该省相继实施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若干政策措施,稳定生猪生产、推进
    2024-09-27 0
  • 开发精深加工产品 打造特色主题景区 迁西板栗炒出别样“滋味”
    本报记者  刘灿奇  通讯员  梁中凯  孙敬聪  地处燕山南麓的迁西,是河北省唐山市唯一的纯山区县,自古以来就特别适宜板栗生长,有《诗经》《战国策》等典籍可循的板栗栽培史长达2000多年。多年来,迁西县借“栗”发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今的栗乡群山有板栗树75万亩、5000万株,板栗年产量达8万吨,迁西板栗产业产值突破25亿元。建基地筑品牌擦亮迁西板栗地标品牌  “我们村板栗产业年收入已经超过1000万元,‘
    2024-09-27 0
  • 从学会“变”到勇于“变” “舌尖上的文创”让国潮更美味
    本报记者  罗  晨  翻糖做成的“故宫”,“装进”点心盒子的“颐和园”,天坛五福果子,中山公园棒棒糖,中轴线茶饮和京剧脸谱养生茶……今年服贸会上,从传统工艺品到贴合时代潮流的文创产品,从特许赛事项目运营和文旅产品的开发,众多老字号与新品牌借力国潮不断创新,从学会“变”到勇于“变”,让传统文化不断融入新消费群体。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带来美好消费体验  始创于1795年的长春堂是北京知名中医药老字号品牌,为了开拓更多消费场景,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中医药文化,2021年,长春堂利用
    2024-09-27 0
  • 生动案例展现“一国一品”项目澎湃活力
      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合作,在国家会议中心打造“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下简称“地标生境”)案例展区,展示我国不同地区如何通过发展优质地理标志产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为参与建设联合国“一国一品”项目的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目前,中国11个省(区)的17个“地标生境”案例,不同程度上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表示:
    2024-09-26 0
  • 国家卫生健康委:促进临床营养服务向基层延伸
      本报讯  (记者 王佳仪)临床营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开展临床营养工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为进一步强化临床营养工作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日前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临床营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加强临床营养能力建设、提高临床营养服务水平、强化临床营养质量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强调整体诊疗观念,推动建立综合诊疗模式;强调要将临床营养工作纳入医联体建设统筹推进,促进临床营养服务向基层延伸;强化临床营养质量管理,
    2024-09-25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