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类
  • 广西梧州:“三位一体”全链条保障考生饮食安全
      本报讯  (记者 梁忠超 通讯员 周秒伶)随着高考、中考临近,广西梧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结合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规范提升行动,开启“源头防控+过程严管+全域治理”三位一体全链条“中高考护航”模式,为中高考学子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严把源头关,构建食材安全溯源链。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建立查风险、查隐患、控源头、控过程“双查双控”机制,对中高考食材供应企业实施清单化管理。建立从食材采购、索票索证、快速检测、运输管理等11个方面36项关键控制点检查清单,对食材供应企业进行全方
    2025-06-06 0
  • 供需两旺叠加规范滞后 儿童食品安全监管亟待加强
      近年来,以“儿童专用”为卖点的食品在市面上迅速兴起。从标注卡通形象的零食到宣称“少糖低脂”的加工制品,“儿童专用”食品凭借差异化包装和营销策略俘获了大量家长群体。然而,这些产品是否真的更安全健康?现有法规能否保障儿童权益?消费者对相关知识认知缺乏、行业规范标准缺失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儿童食品的安全监管亟待提上日程。“更安全、更适合孩子”成营销噱头  价格是普通减盐酱油近4倍的“儿童酱油”,从瓶体营养成分表上看二者钠含量并无区别;同一厂家出品的山核桃油儿童款比普通款贵了近40元……在“精细化养娃
    2025-06-06 0
  • 贵州毕节压实农村食品生产销售者主体责任
      本报讯  (记者 杜涛 通讯员 伊妮)为帮助广大农村食品生产销售者合法规范经营,近日,贵州省毕节市市场监管局梳理了5条有关注意事项,以确保农村食品生产销售者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诚信守法经营,筑牢毕节市农村食品安全防线。  先办证、后开业,无证经营不可为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等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包括食品生产者(企业或小作坊)需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食品销售者(小卖部、超市等)需办理《食品
    2025-06-05 0
  • 别让“儿童食品”沦为概念游戏
      “六一”儿童节刚过,各大电商平台的“儿童食品”销售数据再创新高。然而,据媒体最新调查显示,这些标注“儿童专用”的食用油、饼干、水饺等产品,大多只是包装更萌、分量更小、价格更高,其营养成分与普通食品并无本质差异。不少人质疑:所谓的“儿童食品”,究竟是满足特殊营养需求的必需品,还是商家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  当前,“儿童食品”发展面临标准缺失的尴尬现实。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仅对0—3岁婴幼儿食品有专门规定,3岁以上儿童的食品则处于监管空白。一些企业趁机钻空子,将普通食品贴上“儿童食品”
    2025-06-05 0
  • 一码承载多维信息,“电子身份证”守护食品安全
      如今,不少食品外包装上多了一个拇指大小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就可以看到食品的配料表、生产日期等信息。这个二维码是我国正在推广的食品数字标签。近日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首次将数字标签纳入了食品标签标准体系。“数字标签就像是食品的一张‘电子身份证’。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食品标签将正式开始向数字化升级,数字标签将陆续应用到各类食品包装上,消费者将会体验到数字标签的更多便利。”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要抓住以数字标签为载体的
    2025-06-05 0
  • 湖北仙桃立体化治理保障肉类安全
      本报讯  (记者 熊家明  通讯员 黄钟)为保障市民夜间饮食安全,湖北省仙桃市市场监管局于近日开展夜市肉类制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肉类掺杂售假、虚假宣传、过期变质等问题。行动期间,共检查62家经营主体,立案查处17起,查扣问题食品45公斤,有效净化了夜市食品安全环境。  多部门联动,严查肉类安全。此次行动由仙桃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并发动社区网格员、食品安全志愿者参与,形成“专业监管+社会监督”立体化治理模式。行动聚焦10处夜间消费集
    2025-06-03 0
  • 四川广元多部门协同护航校园食安
      本报讯  (记者 王继发 蒋俊伟)近日,四川省广元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此次共计抽查65所学校食堂,实现了从幼儿园至高校全学段学校食堂的全覆盖,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全面排查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持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部门协作,联动发力。各部门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广元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针对经费配备使用,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过程管控,教育部门针对配餐等管理制度落实,卫健部门针对营养配餐,公安部
    2025-06-03 0
  • 河北清理广告乱象提振消费活力
      本报讯  (记者 王鹏 通讯员 李雪)为切实清理整治群众反映集中的广告市场乱象,大力提振消费活力,日前,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通知》聚焦民生及互联网新业态的五大重点领域,清理整治坑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虚假违法广告,对规范广告市场秩序工作进行了部署。  其中,包括加强突出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广告监管,从严查处宣称保证治愈癌症、绝症或者治愈近视等误导
    2025-06-03 0
  • 辽宁严管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
      本报讯  (记者 陈景华)为深入推进食用植物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全面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油瓶子”安全,近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严格规范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行为的提醒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对辽宁省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相关从业人员提出多项严格要求,全面规范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行为。  《告知书》中明确,从事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分装、销售的单位,必须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坚决杜绝无证经营、超范围生产现象。各生产经营单位需健全食品安全
    2025-06-03 0
  • 图片新闻
      近日,湖北省十堰市华西农商城一辆运输车在夜幕中刚打开后箱车门卸货,由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十堰市公安局、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组成的联合执法专班人员立即上前,检查其随车票证情况是否合格。  当晚夜查中,联合执法人员随机查验了3家肉制品经销商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对无法提供凭证的部分产品,要求商户现场核实。同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分别对市场多家商铺在售的肉类、果蔬以及腌菜等产品进行了样品抽检。  图为执法人员在检查蔬菜情况。  本报记者  熊家明  摄 
    2025-06-03 0
  • 浙江湖州双林: “一企一策”精准指导 助企筑牢食安防线
    本报记者  张恒金  “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指导,帮我们优化生产流程、完善管理,经过严格检测评审,我们在2021年顺利拿到了稻谷和大米两张‘品字标浙江农产’认证。这张‘金名片’让我们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更强了。”湖州南浔浔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浔稻公司”)负责人说。  食品安全是民生底线,市场监管是安全防线。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管局双林市场监管分局将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工程的核心,通过政策指导、技术赋能和品牌培育等举措,为当地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助力浔稻公司向现代化全产业链转型
    2025-06-03 0
  • 市场监管总局:打击药品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行为
      本报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按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部署在全国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打击药品、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专项整治聚焦老年人药品、保健品领域,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依法查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违法广告、非法添加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通过开展“你拍我查”活动,鼓励群众拍摄涉嫌违法行为,及时收集和掌握违法问题线索,公正高效查处,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
    2025-06-03 0
  • 二十四条措施为辽宁食品领域民企纾困解难
      本报讯  (记者 陈景华)近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印发《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重点措施清单》,推出24条重点举措,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其中多项举措与食品行业息息相关,为食品领域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在破除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方面,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全力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落地实施,保障包括食品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平等地位。开展“净源”2025专项行动、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和经营者集中审查核查,坚决打通食品民营企业在使用生产要素时面临的堵点,
    2025-05-26 0
  • 图片新闻
      端午节将至,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市场监管局和平监管所联合九州市场专班,对九州市场内粽子批发经营主体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  此次专项检查以粽子批发商户为重点对象,围绕产品来源、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明码标价、标签标识、质量检验等全链条开展细致排查。执法人员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过度包装、虚假标注、非法添加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部分未明确标注生产日期、保存条件、执行标准及配料表不全的粽子产品,当场采取退市下架措施。  图为执法人员在市场内检查。  本报记者  高增玉  文/摄
    2025-05-26 0
  • 中消协:倡导绿色包装,拒绝“天价”粽子
      本报讯  (记者 谷秀燕)端午节将至,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营造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清新”过节风气,推动粽子回归节日食品属性,回归传统文化本源,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粽子生产经营者、消费者:  “天价”粽子背离节日初衷。“天价”粽子,顾名思义,是指价格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粽子。这些粽子通常采用高档包装,往往内含鲍鱼、松茸、海参等名贵食材,甚至搭配其他高档礼品进行销售。“天价”粽子往往伴随着过度包装和豪华混搭,已经脱离了食品本身的属性,成为人情往来和攀比关系的工具。商家推出“天价
    2025-05-26 0
  • “食”刻守护,用“新”陪伴——宁南县市场监管局探索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为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宁南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校园食品监管新模式,通过开展“邀您同查、满意测评、你点我检”活动,助推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一是邀您同查,综合提升监督效能。宁南县37所学校主动敞开校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作为社会监督员,深入了解学校后厨操作情况,对学校的食材采购、加工流程、食品留样、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全方位“体检”,通过“检查+观摩+交流”的模式,实现监管视角从“台账检查”向“体验式督导”的升级。二是满意测评,以责相伴细致入微。学校
    2025-05-24 0
  • 图片新闻
      端午临近,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管局日前组织开展粽子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在温岭市香草谷农业有限公司,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食用香草、食用玫瑰、糯米等特色原料,检查了生产环境卫生、原料管理、加工流程等环节,逐项核对了标签信息,确保“百县千碗”标识使用规范等内容标注完整。  图为执法人员检查粽子产品是否合格。  陈明珠  摄   《中国食品报》(2025年05月22日03版)  (责编:杨晓晶)
    2025-05-22 0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醒: 注重科学保健 警惕消费陷阱
      本报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身体健康愈发关注,而保健市场的销售人员往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的功效,欺骗老年人购买相关产品。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醒,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要警惕消费陷阱。  在虚假功效宣传陷阱方面,商家往往夸大产品的功效,声称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实际上其并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比如宣传某种保健品含有特殊成分,“能修复受损基因”“让高血压患者摆脱药物”,这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虚假
    2025-05-22 0
  • 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在网上遭遇恶意侮辱、诽谤怎么办?遭遇违规异地执法怎么办?被违法收取费用、摊派财物又该怎么办?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类似问题有了“法治答案”。  5月20日起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专设“权益保护”一章并开宗明义:“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聚焦实践中权益保护领域突出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关切,针对性作出规定,为的正是以制度性保障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护航。  权益保护到位,企业才能安心经营、放手发展。现实
    2025-05-22 0
  • 图片新闻
      为保障高温季节消费者饮食安全,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深入辖区餐饮店,采取“突击检查+重点覆盖”方式,对食材新鲜度、配料合规性等进行严格检查。  图为执法人员在镇海区某火锅店自制饮品区检查食材储存情况。  朱墨  摄   《中国食品报》(2025年05月20日03版)  (责编:袁国凤)
    2025-05-20 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