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对环境友好 收益有保障 蓝龙虾为淡水产品“争上游”打样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3/2/22 14:28:28

  如今,一款通体呈蓝色的小龙虾(以下简称“蓝龙虾”)凭借超高的颜值、丰富的营养和更高的出肉量,开始被更多消费者熟知。业内人士分析称,蓝龙虾有望占据小龙虾1/10的市场份额,正在从产品层面助推小龙虾消费升级。

促进整个生态可持续发展

  蓝龙虾学名红螯螯虾,钳子上有一块红色软质膜,因其通体呈蓝色,国内习惯称其为“蓝龙虾”。蓝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印尼一带,又称澳洲淡水虾。和普通小龙虾相比,蓝龙虾对养殖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肉质干净、紧实,体内虾青素的含量是普通小龙虾的9倍以上。经过烹饪之后,蓝龙虾呈现橙红色。因为营养价值高、颜色鲜亮,蓝龙虾被业内戏称为龙虾界的“爱马仕”。

  目前市场上一只较大的小龙虾重量在1两左右,头身比是1:1,而一只成熟蓝龙虾的重量可以达到2两,头身比是4:6,无论个头还是出肉量都比小龙虾更高。一般8—12只蓝龙虾的价格在300元左右,于8月底、9月初上市并持续到年底。

  实际上,早在20多年前,蓝龙虾就已进入学界视野,我国部分地区将其作为观赏虾,从而积累了小规模养殖经验。2016年,福居农业将蓝龙虾引入国内,并率先做了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伴随供给侧的优化升级,蓝龙虾以高端小龙虾的姿态向数百亿规模的阶段性目标进发。据福居农业创始人田佳鑫介绍,得益于国内政策、产业层面对生物育种的日益重视,浙江在育种模式的创新上有一定优势。

  以“稻虾混养”为例,政策层面在去年强调保量增收后,市场对种稻保粮有了强认知,稻虾混养模式就是在保粮基础上提升收益的一种有效解法。相比而言,目前蓝龙虾的亩均增收率比普通虾更高,对水体的污染更少。虽然蓝龙虾对菊酯类农药的高敏感度或许会导致水稻因不能打药而略微减产,但整体品质效益依然有所提升。在蓝龙虾和水稻的混养模式下,农户的亩均收成能达到上万元,而蓝龙虾的养殖环境友好属性,则会促进整个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对进一步养殖增收起到循环带动作用。

  除了稻虾混养,部分地区水塘改造后也能实现蓝龙虾精养。田佳鑫介绍,比如浙江省湖州市一些地区会在土地上建造“大水盆”(可移动的盆膜装置),让虾可以在不挖塘破坏土地的情况下在盆膜中养殖,甚至还能以此带动科学教育,让学生来到蓝龙虾养殖基地体验学习。

打造全产业链助农增收

  业内人士认为,打造蓝龙虾产业链有助于农民增收并形成产业带动作用。当未来全产业链模式打通后,将有更多淡水产品可以复制蓝龙虾的发展路径,从产业角度为科技兴农、农业强国作出贡献。

  去年,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于城镇鸳鸯村村民陈华就搞起了蓝龙虾养殖,作为第一批尝试养殖蓝龙虾的农户,他对市场前景充满了期待。据陈华介绍,他们镇2021年就引进了“蓝龙虾全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集科研、保种育苗、外塘养殖、大宗水产品供应链集散中心、水产品深加工和农旅体验等全产业链功能于一体,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了一批农户开展规模化稻虾生态种养。

  “一亩地能投放虾苗约2400尾,养两季,到出塘时大约能收获每亩150—180斤的成虾,除了蓝龙虾收成,还有水稻收成,预计亩均产值可达1万元。”该项目负责人当时给陈华等养殖户算了一笔账。为了打消养殖户的顾虑,还与养殖户签订了回购协议,包销售、保产量、保收成,安排技术人员每日巡塘、手把手教授养殖技术等。预计今年可繁育蓝龙虾苗9000万尾以上,供给4万亩以上稻田的虾苗。“经过多次考察、商议,引进蓝龙虾作为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增加群众收入的一项转型尝试,希望带动更多的农户来参与蓝龙虾养殖,让他们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于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蓝龙虾已被列入重点发展产业,成为浙江省“十四五”期间水产养殖十大主推品种,在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农业特色产业推广等方面获得支持。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大学农学院、福居农业等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共同开展浙江省农业(水产)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红鳌螯虾课题重点研发任务,推动蓝龙虾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让蓝龙虾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好产品。

  (周岩 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3年02月22日02版)

  (责编:周 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