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下楼就能吃到热乎饭 社区食堂打通便民生活“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2/12/13 11:42:59

  近期住建部、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市(区)应选取3—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主要设施包括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便利店、菜店、食堂等。其中,社区配建食堂引发了人们广泛关注。事实上,社区办食堂并不是一件新鲜事,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的进程,为老龄化社区配备的养老食堂已经在各地稳步推进。上海、浙江、江西等多省市纷纷出台措施推动国营食堂、社区养老食堂的建设工作,着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此次该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社区食堂的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开办让城市更便利更宜居的社区食堂成为各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项实践。”业内人士表示,完整社区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时俱进为社区服务做加法,不仅是为老弱群体提供兜底保障,也是让城市更便利更宜居的方式方法。

让居民“吃好饭”享受更多实惠

  虽然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的龙泉社区大食堂近日才挂起招牌,但住在龙泉社区的杨奶奶已经成了这里的“铁粉”。中午,杨奶奶带着两个孙子准点踏入社区食堂。“开业那天带着两个孩子来尝了尝味道,后来天天嚷嚷着来大食堂吃饭,味道好又实惠,方便得很。”据悉,龙泉社区现有60岁以上户籍老人近2000人,由于子女平时上班忙,独自做饭吃饭成为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自龙泉大食堂营业以来,社区老人的一日三餐有了着落,大大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考虑到社区老年人的需求,食堂陆续推出了清淡、少油、少盐、少糖的老年餐。“从开业第一天的反馈来看,居民们总体比较满意,提出的细节我们也会不断完善,后期会在会员卡享受优惠的基础上,不定期发放老年优惠券,让居民享受更多实惠。”龙泉社区主任说,还将逐步增加各类便民服务,切实将辖区居民“吃好饭”落实到位。

  为满足辖区老人就餐需求,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第二居民区发挥“客堂间服务坊”的桥梁作用,以“线上订餐、配送到家”服务,打通为老助餐“最后一公里”。开启后的“线上食堂”项目最大亮点就是居民可以每天看菜预订当日午餐,而且免费送餐到家,居民群众也纷纷表示居委会办了一件利民惠民的大好事。为让更多居民了解这一便民新渠道,居委会还广泛在小区中张贴通知、登门询问,帮助有需要的老年人办理送餐上门服务。

  除了服务老人,社区食堂也温暖了很多“空巢青年”。“一碗葱油拌面,一杯现打豆浆,再来一份煎饺。”说话的是浙江省杭州市古荡街道嘉荷社区“嘉味道”食堂的打饭刘师傅,看到迎面走来的顾客小刘,他已经报出了对方的早餐餐单。小刘边微笑边刷饭卡,“每天走路几百米,就能吃到热菜热饭,让我在杭州有了家的感觉。”

  28岁的小刘,是嘉荷社区的出租户,几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搬到这里。嘉荷社区正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社区,社区常住人口约4686人,像小刘这样的“空巢青年”不少。这些离开父母和家乡在大城市打拼、且租房独居的单身年轻人占了社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如何好好吃饭”成了这个群体在社区生活的最大问题。今年11月起,嘉荷社区开展食堂关爱实施项目,为辖区“空巢青年”营造温馨幸福的大家庭,让他们吃得更好。食堂推出了照顾辖区年轻人吃饭的贴心服务,在“兼顾年轻人口味”和“延长营业时间”上做足了功课。食堂有适合老年人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会针对年轻人,烧一些重口味、偏辣的菜,让年轻人也有“用餐打卡地”。

  在山西省太原市,社区食堂最初是作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内容,统一建设和运营标准,充分利用闲置场地新建、改建或者由连锁餐饮企业辐射覆盖。因为物美价廉,太原师范大学退休研究员张林雨喜欢中午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吃碗面。他说,打折后七八元钱就够了,有时候也会吃饺子或者油糕。太原37中学生张珂睿也是社区食堂的常客,他每顿饭大约花费15—20元钱就能吃得很好。目前,太原市投入运营的社区食堂已经有175个,年内总计将建成300个,社区食堂服务订单达233万单,日均服务约1万人次。到2025年末,太原市共计划建设500家社区食堂。

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

  便民食堂是很多老年人和不会做饭的年轻人盼望的社区配套,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但对于餐厅经营方而言,却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

  “虽然订单很多,但也只是基本能维持,要想指着这个挣钱不太可能。”北京市朝阳区华威西里养老驿站负责人坦言,今年以来菜价波动,例如西红柿的批发价最高时涨了两倍多,但驿站提供的餐食价格一直保持不变,分量也没有缩水。“每一餐都足足装满一整盒,基本够饭量不大的老人吃两顿。”上述负责人说,“老年人是价格敏感型消费群体,而且来我们这儿订餐的很多都是多年的老主顾,我们不想骤然涨价。如果订单量下降,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超93%的居民盼望家门口建设社区食堂”,一项调查显示,社区食堂在居民心中有着超高人气,但被问及对现有社区食堂的满意度时,一半多的居民都“摇头”。这些年,社区食堂在一些地方陆续铺开,因价格便宜、方便快捷等优势,一度圈了不少“粉”。然而,热闹之余槽点也不少。或“口味单一”,重油重盐、配膳不够科学,“老人和孩子都选不出来能吃的”;或经营时间不够人性化,有早餐中餐却无晚餐;或环境卫生、食品安全让人不放心……种种短板,形成了人们期望值和满意度之间的落差。

  一些价格更接近市场价的老年餐厅,甚至因为“性价比太低”遭到不少人的“吐槽”。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附近一家长者食堂的菜品3元一两按重量收费,另外还有3元一位的自助主食。老年人要是饭量不小,吃一餐也得花费将近30元。“随便盛了3个菜就一斤多了,不如去吃连锁快餐。”刚买完单的袁女士表示,这和自己想象中的老年餐厅“不太一样”。疫情冲击下,餐饮企业生存艰难,主打性价比的社区餐厅经营更不易。

应把公益作为重要考核标准

  一人,一碗,一勺,一筷。看似民生“小事”,实则增添着幸福城关的城市温暖底色。社区食堂就建在家门口,既是便民服务工程,也丰富了餐饮业的结构。具备公益属性的社区食堂如何可持续经营?

  “社区食堂以银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从口味到餐具的适老化,都应贴近老人们的需求,需要更专业化的能力。”一位北京品牌餐企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也有意进军社区食堂业务,但还期盼有明确的扶持政策,以平衡好便民和盈利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娄伟认为,社区食堂具有公益属性,从招商开始就应把公益作为重要考核标准,把好准入关,并持续拿出更为灵活的支持政策,但需要掌握力度。

  社区食堂,有其自身独特的运营逻辑。与社会化餐饮相比,其具备一定公益性,利润确实不会太高,满足日常基本餐饮需求是核心业务。而与内部食堂类似,其也具有一定片区性,着眼满足的应该是自家社区居民的诉求。“从受众的规模大小、年龄层次到口味与价格偏好等入手,事先调研得越充分,定位得越清晰,就越能算好经营的长远账。”业内人士说。

  “餐饮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深的行业之一。发挥便民功能的社区食堂,也是对市场餐饮机构的补充。”娄伟表示,在探索相应政策扶持的同时,也应以社会化运营为主。同时,餐饮机构也应在菜品、服务及就餐体验等方面练好内功。

  此外,守护社区居民“舌尖上的幸福”,也需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给予更多支持。“例如,政府部门做好兜底,发放运营补贴、视情况减免租金等,让社区食堂少些经营压力;发动公益组织入局出力,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业内人士表示,政府部门搭台唱戏,社会力量积极补充,经营者兢兢业业,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社区食堂才能落地生根。

  (顾雨霏 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2年12月13日02版)

(责编:韩松妍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