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刘昕委员: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 推动种业自立自强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1/3/5 13:54:31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并对打好种业翻身仗做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涉及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研攻关、种业市场管理等全链条各个环节。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在种业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种业该如何“强优势、补短板、破卡点”?如何提高种源保障能力和种业创新能力?如何打好打赢种业翻身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本报讯 (记者王薇)种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要高度重视种业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刘昕带来了关于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推动种业自立自强的提案。

  刘昕介绍,2004—2020年,我国农产品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棉果菜肉茶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在育种效率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玉米和大豆的单产仅是国际先进水平的2/3,饲用玉米、大豆进口依存度逐渐增高,高端的蔬菜种子高度依赖于国外。目前,世界种业市场正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大型种业公司规模不断壮大,通过外延并购,种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种业企业正在向多元化、集团化与国际化发展,全球五大种企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巨资,加速推进种子生物技术商业化。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战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世界种质资源大国,种子企业多而不强,新技术应用滞后,育种机制不完善,竞争力弱。突破种源约束瓶颈,才能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玉米、大豆、生猪、牛羊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推动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此,刘昕建议:

  一是重视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种质资源是种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好种质资源是更好利用种子的基础和源头。要高度重视系统谋划和进一步完善建设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高度重视国家现代种业基地建设,为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实现种业自立自强提供基础保障。我国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工作起步较晚,要高度重视种质资源普查和抢救性收集,强化规模化精准鉴定评价,推动种质资源登记和交流共享,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从种质资源向优异基因资源转化,加快育种全链自主创新。

  二是建设分子育种国家实验室。世界种业育种已进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育种“4.0时代”。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和分子技术辅助选育为主的“2.0时代”至“3.0时代”之间,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设计和人工智能育种等新兴交叉领域技术研发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自主创新是实现种业自立自强的关键,良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不仅单产提高靠良种、结构调整靠良种、品质改善靠良种,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也要靠良种。要进一步重视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布局建设分子育种国家实验室,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育种创新体系,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代表国家水平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分子育种科技王牌军,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育种创新高地,持续推进良种联合攻关和遗传改良计划,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推动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三是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联合体。要进一步重视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扶持一批创新强、潜力大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商业化育种水平。进一步重视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建立育繁推一体化规模化商业化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推动提升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现代化水平。

  四是重视建立种业财政支持长效机制。在育种科研机制体制方面,高度重视建立长期稳定的种业财政支持保障机制,支持育种的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进一步重视建立种业产业和育种科研投入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育种经费额度和育种科研项目数量。以财政投入为杠杆,带动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企业积极筹资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研发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中国食品报》(2021年03月05日04版)

(责编:朱美乔)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