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各地各部门—— 全力以赴抗旱防汛救灾,确保秋粮丰收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8/11 12:40:16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大头,秋粮距离大面积收获还有两个月,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在日前由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举行的安全知识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8月,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全面进入主汛期。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部分地区洪涝和风雹灾害风险高,海河流域、松辽流域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预计有2到3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我国,1个台风影响长江以北地区;大兴安岭、新疆北部、中南、西南局部地区森林火灾风险较高;云南西部局部地区地质灾害风险高;长江中下游、江淮、新疆中北部局部地区存在高温干旱风险。为应对不利影响,各地各部门抓实抓细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抗旱防汛救灾,确保秋粮丰收。

多地推进抗旱保秋与防汛备汛工作

  今年,北京、天津地区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启动救灾应急响应程序,农业专家队伍已赴受灾地区指导开展农业恢复生产工作,将视情及时启动救灾种子发放和农田排涝工作。同时,北京已开辟农业保险赔付绿色通道,可快速完成理赔。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与气象、水务、应急部门高频沟通,实时跟踪北部地区降雨趋势。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推送至种植户、养殖场和农田管理人员,提醒其做好排涝准备。同时,密切监控潮白河等河道水位变化,防范泄洪引发次生灾害。针对蓟州区、宝坻区等高风险区域,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召开视频调度会议。在蓟州,重点摸排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防疫消杀、农田积水及大棚设施受损情况;在宝坻,因密云水库泄洪导致潮白河水位上涨,提前部署监测和处置方案。宁河区黄庄洼蓄滞洪区启动了底数清查,完善畜牧、种植业应急预案。天津市40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24小时待命,随时支援蓟州农田排水。蓟州12座国有扬水泵站已调试完毕,确保渍涝发生后快速抢排,最大限度保护玉米等秋粮作物。此外,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分类开展生产恢复,包括疏通沟渠、备好排水工具等。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依据雨情、汛情与灾情变化,及时启动并灵活调整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加强与应急、气象等部门的沟通会商,提前预判灾害趋势及影响。协调安排省级应急保障资金3664万元,用于重点地区农田排水、改种补种及生产设施修复,助力尽快恢复生产能力。积极对接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提高查勘定损效率,优化理赔流程,最大程度降低因灾损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抗灾救灾与恢复生产两手抓,细化灾前防御、应急救灾、灾后恢复等应对措施,全力做好全省防汛抗旱工作。对于北部涝害区域,重点推进抢排积水、补种改种、农田修复、棚室维修、疫病防控、防贫监测和保险理赔等工作。同时,加强未受灾地区秋粮作物中后期管理,落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和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措施,努力实现受灾地区少减产,无灾地区多增产,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及全年粮食丰收。

  连日来,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一带干旱少雨,遭遇持续高温天气。7月以来,为缓解旱情对秋作物的影响,河南省商丘市农业农村局持续调度苗情、墒情、雨情、旱情数据,及时向农户发布预警信息和抗旱指引。组织力量对全市机井开展全面排查检修,确保关键时刻“用得上、浇得好”。同时,协同水利部门根据抗旱浇灌需求,科学调度水源,通过疏通灌溉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扩大有效浇灌面积,全力保障秋作物生长用水。当前正值秋作物生长关键期,需水需肥量显著增加。该局指导农户针对性加强肥水管理:对普通地块及时追肥、浇水,确保水肥供应充足;对采用密植滴灌和微喷技术的地块,结合浇水分次追肥,避免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对花生种植区,指导农户适时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提升作物抗旱抗逆能力。针对高温干旱可能引发的病虫害风险,该局聚焦玉米黏虫、甜菜夜蛾、南方锈病、花生叶斑病等流行性、迁飞性、暴发性病虫害,加强监测预警,严格把握病害发生初期、虫害低龄期等防治关键节点,指导农户科学用药。同时,提醒群众避开午间高温时段开展浇灌作业,确保生产安全。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4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2025年汛期科学防灾减灾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明确全省防洪涝减雹灾、抗干旱保生产、抗高温防热害、防病虫减损失四大重点任务,落实防御河流洪水、加强农田管护、做好应急准备、灾后及时排涝、强化小麦收获、做好消杀防疫、降低冰雹影响、全力抗旱保夏播、分类田管保苗、做好人工增雨、强化节水措施等关键技术。

多部委密切配合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面对农业灾害呈现“南北涝中间旱”,秋粮生产面临较大旱涝灾害叠加的风险挑战,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部署安排有关工作,密切配合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奋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7月,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赴河南、安徽等重点省份,指导抗旱灌溉保秋粮丰收。8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方案》,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共制定34条防灾减灾救灾措施,要求各地努力做到防在成灾前、抗在第一时、救在第一线,力争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召开防汛抗旱救灾工作调度视频会,对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

  全国商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密切跟踪雨情汛情影响,围绕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点品类,启动生活必需品量价监测日报和市场异常零报告制度,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增加库存备货,做好肉、菜储备吞吐调节,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仍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国商务系统将持续紧盯重点地区供应形势,做好生活必需品调运准备,切实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近期,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水利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10.15亿元,支持受灾地区积极应对洪涝、干旱等灾害影响,加快恢复农业生产。具体来看,此次下达的资金,一是支持北京、河北、内蒙古、广东等地做好洪涝灾后救灾工作,重点对农作物改种补种、农田积水抢排、农牧渔业生产设施及水利工程设施修复等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二是支持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做好干旱救灾工作,重点对增肥保苗、灌水补墒、调水运水、增打机井等救灾措施给予适当补助。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5年08月11日01版)

  ( 责编:孙 茜)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