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群体中,心脑血管疾病十分常见。冠心病、脑卒中等病症,时刻威胁着老人们的健康。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老化、血脂异常,再加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侵扰,让老年人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不过,有个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改变,却能给老人健康带来大不同,那就是——换一种盐。
医学研究早已证实,钠摄入过多、钾摄入不足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适当减钠增钾,能有效降低血压。但现实不容乐观,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吃9.3克钠盐,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5克。与此同时,居民膳食钾摄入普遍不足。钠多钾少,进一步增加了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我国传统饮食模式下,做饭做菜时加的盐,占了每天摄入盐分的大头,约为3/4。所以,减少烹饪用盐中的钠含量,对降血压起着关键作用。
普通盐的成分是100%氯化钠,而低钠替代盐里,氯化钠约占75%,氯化钾约占25%,配方的调整带来了健康益处。研究发现,和吃普通盐相比,吃低钠替代盐能让中风风险降低14%,主要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3%,死亡风险降低12%。长期吃太多普通盐,身体摄入过量钠,患高血压等疾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而坚持吃低钠替代盐,相当于给身体“减负”,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降低 。
我国居民日常钾摄入普遍不足,而低钠替代盐在减钠的同时还能补钾。研究发现,每天摄入3500—4700毫克钾,收缩压平均能降7.16毫米汞柱。每天吃够3500毫克钾,还能降低中风风险。
简单来说,用低钠替代盐炒菜做饭,既保留了熟悉的咸香,又能弥补传统饮食习惯中高钠低钾的不足,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降压方法,也能很好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不过,并非所有老年人都适合吃低钠替代盐。本身钾含量超标的人吃多了可能会患上高钾血症。使用低钠替代盐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肾功能和用药情况,轻度肾功能不全及应用可能导致血钾升高药物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钾水平;慢性肾脏疾病3期及以上的患者,则不建议吃低钠替代盐。
(蔡朝蓓)
《中国食品报》(2025年07月09日03版)
( 责编:王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