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耿鹏举 通讯员 孙小勇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山前店镇东岔河村坚持党建引领,以草莓种植为主导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五彩草莓”种植地。
东岔河村与附近7个以草莓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共建发展桥梁,引进AGLIS高架无土栽培技术,悉心培育脱毒种苗,种植淡雪、粉玉等12个优质草莓品种。同时,推进溯源体系建设,为“五彩草莓”赋予追溯码,实现一码防伪、全程溯源,推动特色草莓产品入驻高端市场。此外,培育“众山顺”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占地126亩的共富创业示范园,聚力打造集农业种植、科学育苗、产品加工、农事采摘、文旅研学、文化创意、电商直播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成功获评“烟台市I级数字农场”。通过整合300余亩土地,统筹规划建设共富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等八大产业项目,带动示范区群众新建草莓、蓝莓大棚400余个,解决群众“家门口”就业1200余人,带动联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
东岔河村按照“一村一景”建设思路,打造“便民服务广场”,同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等三大工程,逐步构建“生态山前·景村相容”发展布局,不断扮靓乡村“高颜值”。建成集政务服务、育苗服务、产品销售、技术培训、文旅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莓好小镇”育苗服务中心,下沉公共服务事项20余项,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和治理融合发展。此外,以蓝莓、草莓两大莓果品牌为原型,设计“和和”“美美”文化IP,开发文创产品10余类,制作原创音乐作品《遇见“莓”好》,“莓好小镇”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在“莓好小镇”育苗服务中心设立乡村振兴驿站,建立服务清单制度,每周发布动态和服务需求信息,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有效。截至目前,共与示范区签订合作协议19项,搭建起共驻共建的赋能平台。通过政策助力、校地合作、企业带动等方式,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产业人才共育基地”等9个综合基地,开展现场教学等活动28场次。同时,积极实施“山前归雁”人才引进工程,回引海外人才1名、本土人才32名成为乡村振兴“新农人”,培育“山东省乡村好青年”2名、“齐鲁乡村之星”1名,引导回乡人才投身示范区建设,推动“果儿岛”电商直播、草莓新疆直销等多元产业落地开花。
《中国食品报》(2025年02月17日02版)
(责编:叶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