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中欧班列织就亚欧互利共赢新丝路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4/12/2 11:01:23

  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于2024年11月15日10时20分从重庆团结村站开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超过1100万标箱,货值超过4200亿美元。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10多年来,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已从2013年的单向80列,增加到2023年的双向1.7万列,形成西、中、东三大通道,六大口岸,联通中国境内125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从“一条线”到“一张网”,中欧班列为亚欧大陆互利共赢织就了一条新丝路。

中欧经贸合作的新里程碑显现

  自2013年中欧班列应运而生,逐步发展壮大。2016年,中欧班列实现统一品牌,进入规范开行、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强化国内国际协调合作,加快构建中欧班列高效运输体系、多元通道体系、创新发展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行品质和效率。

  近年来,中欧班列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优势不断巩固,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开行万列所需时间由开行之初的90个月缩短为现在的6个月。从首次开行至今,中欧班列累计发送货物超过1100万标箱,货值超过4200亿美元。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389列,同比增长13%;截至目前,全国已铺画时速120公里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93条,单列平均运量较开行之初提升34%以上。口岸通关能力大幅跃升,实施了一系列口岸站扩能改造项目,提升口岸接发车和列车编组效能。

  中欧班列构建了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包括开行企业定制化班列,推出了跨境电商、茶叶、冷链等特色班列产品。此外,创新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每周稳定开行17列,包括西安、成都、重庆、义乌、武汉、广州至德国杜伊斯堡、波兰罗兹、波兰华沙等线路,按照境内外全程“客车化”组织,运输时效有了稳定预期。

  沿着中欧班列的行驶路线,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在亚欧大陆上不断涌现。在哈萨克斯坦,建在粮食产区北哈州的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与中欧班列形成联动,进一步扩大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规模;在德国杜伊斯堡港,中欧班列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出2万多个就业机会……

  国铁集团货运部副主任董晖表示,国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深化国内国际合作,不断激发中欧班列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加快建设高效运输体系、安全治理体系、多元通道体系、创新发展体系,持续提升运行品质和效率。

  专家表示,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万列,不仅是中欧经贸合作的新里程碑,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中欧班列已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国际物流品牌,为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运输服务保障。

量质齐升 运输新模式不断涌现

  中欧班列货物品类已增至53大类5万余种,特别是高科技、高附加值货品占比逐年提升。成立了国内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和七国铁路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两个协调机制,有力推动了国际铁路运输规则“软联通”。

  今年以来,在河南郑州的一家进口商品超市内,不少顾客可以买到来自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产品,其中价格实惠的榴莲、山竹等新鲜水果成为顾客们购物的首选。“原来买榴莲觉得特别贵,一个要好几百元,没想到在这里一百多块钱就能买到这么新鲜的大个榴莲。”市民刘女士边挑选榴莲边说。

  据悉,该超市的热带水果都是通过中欧班列(郑州)水果进口冷链从泰国直接运抵郑州,全程时间仅需6天。据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榴莲对运输要求极高,自从中老铁路开通后,泰国的榴莲进入中国的时间大大缩减。以运抵郑州为例,从发车到卸货仅需5—7天,同时冷链技术也为水果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从最初的一般货物运输到如今的冷链运输,从仅通往西欧及沿线国家到现在通过海铁联运、中老铁路等连通了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近年来,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持续增加,新的运输模式和配套服务也在不断涌现。

  近期,由重庆始发直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中欧班列(成渝)进一步提速,将以往的全程27天缩短至21天,实现了运输时效的提升。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提速既有阿塞拜疆至土耳其铁路段升级改造扩能的因素,同时也是我国铁路、海关、口岸等多部门共同努力的成果。

  专家表示,越跑越快的中欧班列,不仅拉动更多内陆城市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也搭建起了沿线经贸合作的新平台,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更好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

  “为了提升运输效率,我们根据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组织特点,先后实施了一批铁路通道补短板项目和口岸站扩能改造项目,同时还在逐步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董晖介绍,与传统的多式联运业务相比,“一单制”运输具有“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特点,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有效压缩了综合物流成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杨堃说,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扎实落地的典范,中欧班列已成为国际贸易运输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沿线国家普遍认可、互利共赢的合作纽带,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断增添新动力。

  “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欧班列将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运输服务保障。”董晖说。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4年12月02日01版)

  (责编:周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