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黑龙江先源乡:盐碱地里开辟致富新“稻”路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4/4/12 16:21:54

本报记者  朱美乔  通讯员  宋建军

  “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农民的顺口溜道尽昔日的无奈,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黑龙江省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安达、肇东、肇源等17个县(市)。

  如何让庄稼汉一筹莫展的荒漠变成丰收的良田?在安达市先源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源乡友谊村学祥家庭农场负责人于学祥历经7年,经过换水、洗盐、加大额定灌溉等工序,最终在盐碱地里培育出弱碱大米。近几年,于学祥在当地农民手中流转的盐碱地从最初的1700多亩到如今的2700多亩;亩产量由470公斤提高到520公斤,每亩纯收益达660元。

  该农场种植的水稻品种有稻花香2号、哈417水稻、保农9号水稻等,并引用嫩江支流水灌溉,积极推广稻田养鸭、稻田养虾等“稻田+”模式,充分挖掘水稻“提质、降本、增效”潜力,通过“一地两用、一水多养、虾稻鸭稻双赢”的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稻香、虾鲜、鸭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科技赋能、绿色治理,先源乡实现了对盐碱地的综合利用,重现水草丰美、稻花飘香的生态底色,让盐碱地焕发新活力,开辟致富新“稻”路。

  此外,先源乡实施“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做好农旅融合新篇章,立足草原自然禀赋和蒙满文化、牛文化、马文化等特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稻田休闲观光游、农耕体验、“认领一亩田”“丰收节”庆祝等系列农旅活动,宣传推广本地弱碱大米,让农业与旅游业同频共振,走上农旅融合共同致富之路。

 

  《中国食品报》(2024年04月12日04版)

  (责编:朱美乔)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