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浙江省正在率先建设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Global Migration to 2D,以下简称“GM2D”)示范区。为全力推进“GM2D”落地见效,金华市东阳市市场监管局以食品生产流通领域为突破口,积极探索“GM2D”实践应用。
执法人员指导超市工作人员通过“浙食链”二维码完成扫码结算
“浙食链”系统归集了食品从农田(车间)到餐桌全过程生产流通交易数据,是“GM2D”首个推广应用项目。东阳市自“浙食链”系统上线以来,全力实现食品生产企业、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单位“浙食链”系统应用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2860家食品生产流通单位开通并使用“浙食链”系统,为“GM2D”落地见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把控源头守好食品安全防线
“GM2D”旨在推动全球商品编码在2027年前由一维条形码向二维码转换,引领各领域全面实现商品二维码的识读解析等功能,达到各行业间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为消费者、企业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
食品生产企业是“GM2D”落地应用的源头。为做好源头把控,东阳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指导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将“浙食链”二维码赋于产品外包装,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产品基本信息、批次检测报告、企业视频监控、企业抽检情况等信息展示,完成由一维条形码向二维码转换。今年以来,该市69家在产食品生产企业已100%激活并应用“浙食链”,100%完成“阳光工厂”建设,上链产品品种数222个,上链批次数2893批,重点品种上码率100%。
“守好预包装食品入浙防线,就要抓牢入浙食品源头企业。”东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外预包装食品入浙主要集中在东阳市的7家批发企业,具有品类多、下游多的特点。对此,该局聚焦批发企业,把握非浙产食品“风险点”。截至目前,7家批发企业已关联东阳全市620家下游经营单位,均纳入“浙食链”监管,实现非浙产食品“浙食链”溯源码有效覆盖及传递。今年,批发企业通过“浙食链”系统总计入库9789批次,出库码数54416个,流转码数32942个。
校园食品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该局推进校园食品“浙食链”应用进程,东阳市16家校园配送单位利用“浙食链”系统,开展进货报备和向下交易传递等工作,确保“浙食链”校园食品全链条打通,实现入校食品100%上链,开学期间校园食品100%入库。东阳全市164家学校已全部开通“浙食链”,今年以来,共接收8854批次上链数据。
终端发力实现全链条监管
“大型商超是食品展示、销售、消费的主渠道,对保障食品安全和稳定供应至关重要,应用‘浙食链’,可以进一步实现上下游主体信息、食品生产流通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全过程实时共享、共通、共用。”东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食品流通“安全线”贯穿大型商超,目前该市9家大型商超均已开通并使用“浙食链”系统,于卖场内开设“浙食链码”食品销售专柜,有码产品占80%以上,为实现“GM2D”大型商超改革做好基建。
为真正实现食用农产品最后一公里安全溯源,该局积极在农贸市场经营单位推广“浙食链”,将农产品“溯源线”覆盖农贸市场;同时,运用“浙食链”系统进行猪肉全链条无纸化交易,全面提升交易、监管各环节的工作效率。目前,该市12家农贸市场内288家经营单位全部开通“浙食链”,各农贸市场上链经营单位摊位显眼处都有经营单位食安码,消费者可扫码查询购买产品的追溯链条。截至目前,288家经营单位活跃度均在85%以上,全市猪肉无纸化率达到95%以上。
该局还将食品生产“保障线”接入餐饮单位,通过餐饮单位的“浙食链”系统应用,真正实现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以末端倒逼供应商票证“无纸化”,实现进货查验线上查看。截至目前,该市共有440家餐饮单位开通并使用“浙食链”系统,其中特大型餐饮单位6家,大型餐饮单位30家,中型餐饮单位78家,小微餐饮单位326家。
(陈明珠 徐岚)
《中国食品报》(2022年10月19日05版)
(责编:高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