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食安办建设和食品安全“四员”管理是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构建严密高效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组织保障,是机构改革新形势下全面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安徽琅琊区食安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区、街道、社区(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夯实基础,积极探索,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党政同责担起来。全区8个街道均成立了成立双主任制的食安委,并设食安办,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宣传员、信息员、协管员共116人。为扎实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各街道为党政一把手和居委会制定了责任制清单,明确其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并将食品安全纳入街道年度工作重点,每年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不少于2次,食品安全工作已纳入街道和社区(村)两级年度综合目标绩效和领导班子考核。全区有条件的20个居委会和便民服务中心均相应设置食品安全工作站。
二是完善制度保障,工作体系建起来。各街道建立健全信息报告、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投诉举报处理等制度,将工作职责和主要工作制度成文、上墙,划分区域监管网格图,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每年制订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计划,街道食安办强化与市场监管、公安等监管部门沟通会商,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疫情期间,各街道食安办配合市场监管所共同开展冷库及冷链食品风险排查,合力完成各类冷库131户、从业人员368人的排查建账工作。今年以来,各街道食安办向市场监管所累计通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100余处,据此查办案件20余起,均已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处置到位。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期间,各街道均同步开展宣传活动,全年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五进”宣传活动100余次。
三是增加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用起来。琅琊区食安委制定了《关于加强街道食安办建设和食品安全“四员”管理的意见》和《琅琊区各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每年年底,由区食安办对各街道基层食安办建设和四员履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其中优秀比例不超过40%。每季度,由街道食安办对各社区(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履职情况进行季度考核,自行划分考核等次和比例。对协管员和信息员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报酬保障,主要用于其交通、通讯、误餐等补贴,对于街道食品安全管理员和宣传员,区食安办依据考核结果划分考核档次,给予年度一次性奖励,有力调动四员的食品安全工作积极性。
四是创新监管方式,工作亮点多起来。遵阳街道、丰山街道、清流街道与市场监管、公安、农业等监管部门派出机构建立协作衔接机制,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商会议并定期开展联合检查,联合检查有部署、有举措、有督查、有成效;遵阳街道、西涧街道实施了“八个一”(即:一户一档、一周一报、一月一会和一季一覆盖)监管模式,日常巡查工作记录扎实细致,定期向相关监管部门反馈检查结果;遵阳街道、西涧街道重视过程管理,重点强化对协管员(信息员)的日常工作考核,定期发布考核通报,并积极争取加大经费投入;遵阳街道、滁阳街道、清流街道按季度对“四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到网格内监管任务、监管底数、监管单位基本情况和监管责任“四清楚”。滁阳街道、扬子街道、清流街道在街道办公场所、社区(村)民委员会公共场所设立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栏,并延伸至各社区建立了“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有力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周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