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广东汕尾 产业兴旺绘就美丽乡村千般景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2/12/27 16:32:51

本报记者 谢 伟 通讯员 萧 萧

  近年来,广东省汕尾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总抓手,强化党建引领,注重改革发力,持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在汕尾大地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 基层治理现生机

  “家庭矛盾纠纷已妥善调解”“村中可能存在消防隐患,网格员已前往”……走进汕尾市海丰县新山村“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正不断弹出对不同事情的处置信息。正是依托这一张“民情地图”,汕尾加快构建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田字型”体系,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面对基层社会多重的矛盾问题和复杂的治理生态,汕尾着力打造“五治一体”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机制,激发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活力,强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办法解决问题、定纷止争的“法治”建设,营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治”氛围,打造以改革创新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善治”模式,让基层治理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汕尾围绕“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综合执法、社会治理、经济调节”五大职能,探索建立了“民情地图”平台,形成了“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田”字的“三横”,代表镇、村、组三级基层治理架构联合发力,“三竖”为“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多渠道融合信息互通。“民情地图”平台汇集32个党政部门435类数据,建成13类35个应用场景,让基层治理工作者通过“一张地图”知晓村情民意、“一台手机”实施基层治理,推动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实现“掌握民情、化解矛盾、优化服务、促进发展”目标。

  “没想到不出街道,在党群服务中心就能办好营业执照!”陆丰市东海街道居民陈先生走进街道的党群服务中心,用了不到10分钟时间,就办好了营业执照,开启了他经营特色小吃店梦想的第一步。陈先生能够这么便捷地办理营业执照,得益于汕尾在全省率先完成的镇街体制改革。赋权强镇,汕尾着力解决镇街“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问题,紧紧扭住镇街党(工)委“龙头”,构建党(工)委统一领导的“一中心、四平台”工作架构,推动448项县级执法权限下放到镇街,让企业和百姓办事更省心、省时、省钱。在村一级,汕尾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深入实施“两村”,即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综合整治行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同时,推动村(居)民小组100%建立党组织,大幅提升村民小组长党员比例,持续破解村民小组“权大责小”难题。

  为充实基层治理力量,汕尾在全市开展“一亲三心”(机关干部“返乡走亲”、镇街干部“驻村连心”、村社干部“入网知心”、基层党员“联户交心”)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通过各领域、各层级党员干部下沉基层“,组织发动更多群众积极支持、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有事找党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汕尾经验”写入了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一带一主题” 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在农业农村部近日公示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中,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赫然在列,成为汕尾唯一、广东10个上榜村庄之一。作为汕尾市城区东线“生态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城区乡村振兴观光园等重点乡村中心任务建设所在村,军船头村近年来以省定贫困村的身份,成功闯出了一条农旅融合新业态带动居民增收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实现了“财力”大提升、“颜值”大变样。

  军船头村之变,正是汕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汕尾立足主题鲜明、风格多样、特色突出,因地制宜做好镇圩规划布局,纵深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深化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目前,汕尾全市692个行政村、2967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并建成1525个美丽宜居村、431个特色精品村,建立了农村保洁等管护机制,实现自然村生活垃圾收集全覆盖,公厕、户厕全部达到无害化标准,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了更多获得感。

  与此同时,汕尾市委出台《关于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指导意见》,按照“一带一主题”原则,在全市谋划布局建设45条示范带,覆盖全市70%以上行政村。如今,汕尾全市已筹措了约40.7亿元资金,推进2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目前,示范带沿线已建成127个美丽宜居村、60个精美特色村,130个村庄完成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建成125个体验节点和展馆,美化绿化道路555.8公里,并引入社会资本7.47亿元,第三方经营机构47家,开办民宿51家、农家乐179家。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擦亮乡村环境“面子”,更要丰富群众精神“里子”。近年来,汕尾坚持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三篇文章,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爱心食堂等建设,深入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擦亮“善文化”内核和标识,以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走进汕尾市城区红草镇,“万亩蚝田”映现在眼前。在这里,家家户户的小楼房整齐而亮丽,海岸边有辛勤劳作的乡亲,村落里有往来穿梭的游客,还有偶然飞过的海鸟……近年来,红草镇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打造了别具一格的“蚝情万丈”景观示范带,形成了集技术研发、科学育苗、绿色养殖、精深加工、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于一体的蚝业全产业链,打造出生态宜居的“美丽红草”。

山美人美乡风美 美丽经济方兴未艾

  山美、人美、乡风美……随着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深入推进,遍布汕尾的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正在“破茧成蝶”,乡村旅游也成了当地旅游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为推进“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汕尾正着力推动示范带从“建设”向“经营”转变,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精品农业,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民宿文宿等新业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同时,大力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特色化品牌化,通过抓就业提升工资性收入、抓创业提升经营性收入、抓改革提升财产性收入、抓帮扶提升转移性收入;鼓励支持村级集体盘活资源资产,推行物业经营型、产业发展型增收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城区蚝产业、陆丰甘薯产业、海丰县茶产业、陆河农旅产业……放眼当前的汕尾大地,一项项乡村特色产业活力迸发。目前,汕尾全市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实现了“一县一园”“一县多园”总体布局;建设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省级专业镇12个、省级专业村120个;培育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9个、“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35个、市级名牌农产品品牌120个、“三品一标”168个,农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食品报》(2022年12月27日02版)

(责编:杨晓晶)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