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唱响服贸对外开放的“中国声音”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2/9/7 10:06:46

  作为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系列高峰论坛之一,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论坛由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部门、国家高端智库、国际组织与机构、国内外知名企业等有关人员约200人参加,共同探讨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专家指出,服务贸易是全球贸易极为重要的增长点,提升创新开放水平、坚持绿色低碳转型能更好激发服务贸易新动能。

服务贸易展现强劲发展韧性

  服务贸易是各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加快推进,服务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不可分离,不可跨境提供的局限正在被不断打破,服务业进入了既可以贸易又可以分工的时代。

  “服务贸易是全球贸易极为重要的增长点,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引擎,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更是前景广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安顺认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潜力还很大,机遇还很多。理由在于:一是国家高度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二是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创新,带动全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三是经济结构优化和消费市场升级,在供需两端发挥驱动牵引作用;四是积极抢抓数字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新机遇,不断为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关键要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绿色创新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指出,中国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改革优环境、以创新聚动力,持续提升开放水平、建设开放平台、创新发展模式、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促进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王安顺表示,要用动态演进的视角看待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政策制定,今天的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包括新业态不断催生、制造与服务业加快融合、深度影响甚至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更加强调开放包容合作等。

  经合组织副秘书长克努森表示,经合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院以及商务部和服贸会有长期合作关系。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有力促进了全球服务贸易强劲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服务经济的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倡导各国继续扩大开放,以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当前,跨国公司从产品导向转为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导向,通过以系统服务输出替代产品输出,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一批跨国公司演变成全球公司,牢牢把握住全球价值链的前端。中国企联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谈到,面对不断加速变化的世界,中国企业正致力于开放创新,大力推动服务型制造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争取在大变革时代求得持续生存发展,登上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表示,重振国际合作与服务贸易息息相关,强劲且健康的全球经济与全新的多边合作精神相结合,是促进服务贸易的关键因素。

  2021年,北京市服务业增长值接近3.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1.7%;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385.1亿美元,增长13.7%。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介绍,北京也将更加突出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制度体系。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是全球经济数字转型的一大助力,它带动着相关数字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数字化发展更加节能和环保。

  服务贸易低碳化已成为一种新趋势,碳达峰、碳中和将对全球服务贸易的格局、方式产生深远影响。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华指出,以碳关税为代表的新型贸易壁垒正逐渐显现,无论是服务贸易的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未来都面临着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要求。

  “重振国际合作精神是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最佳途径,这同样适用于气候变化领域。”史蒂文·巴奈特说,希望各国能以对经济和环境都有利的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包括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碳定价、促进绿色投资等。

  波士顿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施伟策表示,推进环境服务贸易开放合作可以实现双赢,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在能源储存、碳交易等服务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如果企业能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举措转化为竞争优势,将有望跻身行业前列。

  施伟策表示,在中国的双碳目标下,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多种服务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开放环境服务贸易,推进环境服务贸易开放合作,并取得长足进展,这既是解决经济问题、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双赢良策。

  胡建华表示,招商局近期也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积极推进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绿色低碳转型。招商港口以建设绿色生态港口企业为目标,积极参与双碳项目的建设,招商轮船正在积极发展绿色航运,船队的整体能效水平在不断提升,去年累计消耗的能源总量同比下降7%,船舶班号同比下降6%,中国外运正筹划牵投建设绿色物流产业联盟,引领供应链上下游的节能减碳。

  (高娇娣)

《中国食品报》(2022年09月07日02版)

  (责编:周 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