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农工党中央:强化粮食用途调控 巩固粮食安全大局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1/3/5 13:46:41

  一粒米一桌餐,牵动着千家万户。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支撑,为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然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挑战依旧不小,让食品安全更加令人放心,既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中国食品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迈向更加璀璨的国际舞台的“敲门砖”,为此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本报讯 (记者王磊)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着力落实“六保”任务,其中保障粮食安全是“六保”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养殖业加快恢复发展,以饲用为主的玉米需求将持续增长,产需缺口较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风险点。对此,农工党中央提案建议,强化粮食用途调控,以保障饲料用粮稳定供应,巩固粮食安全大局。

  目前,我国粮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粮食品种结构性供需不均衡:

  一是玉米供需处于紧平衡。2019年,国内玉米产量2.6亿吨,全年消费量约2.7亿吨,产需缺口1000万吨。为确保玉米市场有效供给,我国动用国家储备,加上适度进口,维持了供需紧平衡。专家分析,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玉米年产量将以年均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明后两年产量预计为2.7亿吨和2.8亿吨,而消费需求可能达到2.9亿吨和3.1亿吨,产需缺口预计达2000万吨和3000万吨。随着我国养殖业加快恢复发展,以饲用为主的玉米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25年玉米饲用消费需求可能达到2.22亿吨以上,加上约9000万吨工业用消费和1200万吨食用与种用消费,产需缺口较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风险点。

  二是三大谷物消费结构调整空间大。我国三大谷物总体产大于需,长期处于“稻谷和小麦松、玉米紧”的格局。从消费结构看,三大谷物食用、饲用、工业用、种用及其他用途占比分别为45%、35%、17%、3%。专家分析,“十四五”期间我国食用消费每年将以2个百分点的幅度递减,到2025年稻谷和小麦产需盈余可能达到8000万吨以上,需要寻找合适方向,避免超期库存和损耗造成浪费。为维护我国粮食供需相对稳定的格局,亟须加快谷物消费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引导库存稻谷和小麦加快向饲用消费转变,弥补玉米产需缺口,有效缓解玉米供应紧张问题。

  “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总体策略应当是: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和口粮供应的基础上,强化粮食用途调控,重点聚焦保障饲用消费,推动玉米产需从紧平衡向宽松平衡转变,保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一方面,控制玉米深加工过快发展,优先保障玉米饲用消费;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饲料中玉米替代,切实减少玉米饲用需求。

  为此,农工党中央提案建议:

  一是强化指导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建议研究分析玉米深加工产品的供需形势,科学确定产业发展规模,加大临时性产能的调控力度,引导玉米深加工企业使用非粮原料,切实压缩深加工产业的玉米用量,为饲用消费提供更多空间。

  二是围绕饲用需求优化库存粮食轮换策略。玉米、小麦、稻谷等谷物库存时间超过4年后,饲用价值会急剧下降。建议研究调整优化谷物库存轮换策略,将库存轮换周期缩短至4年以内,加快轮换出库节奏,既减少粮食长期库存损耗,又平衡饲料用粮市场供需。

  三是扩大库存粮食面向饲料和养殖企业的销售规模。我国口粮消费一般以新粮为主,库存粮食应当优先保障饲用需求。建议库存粮食轮换拍卖时,直接面向饲料和养殖企业定向销售,在保持合理价差前提下,鼓励饲料和养殖企业购买使用库存粮食,有效缓解饲用玉米供需矛盾。

  四是加快饲用玉米替代原料推广应用。国内常见的玉米替代产品可能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在动物体内消化代谢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在饲料中应用的效果略逊于玉米。建议国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国内可利用饲料资源的营养价值评价,建立公益性的饲料营养价值参数数据库,为饲料和养殖企业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食品报》(2021年03月05日03版)

(责编:袁国凤)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