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小萱)秋粮收购和保供稳市是当前粮食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我国秋粮上市数量明显增加,收购也出现一些新变化。11月6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我国秋粮市场购销两旺,农民售粮积极性提高、市场收购价格趋稳、购销十分活跃。
据农业部门信息,我国秋粮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秋粮收获已基本结束,收购工作正全面展开。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贯彻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根据粮食市场形势变化,适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调控,灵活把握节奏力度,取得了积极效果。用好用活政策性库存,分品种分区域施策,灵活安排政策性粮食投放,有效满足了企业用粮需求;加强政府储备吞吐调节,指导有关央企和各地把握好政府粮食储备轮换节奏,加强协同运作,发挥了吞吐调节作用。持续做好预期引导,加强粮食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发布粮食收购、价格等信息,适时通报粮食市场形势变化及相关工作进展。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优质品种数量增加,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国内市场供应和维护价格总体稳定有保障。从库存看,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农户存粮数量也有所增加;从储备看,政府粮食储备体系健全,库存规模充实,品种结构合理,区域布局安排与调控、应急需要相适;从进口看,全球粮食供给延续宽松格局,价格偏低位运行,目前疫情对国际粮食贸易供应链、物流链并没有造成实质性影响。
秦玉云表示,秋粮收购和保供稳市作为当前粮食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前期有关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将统筹抓好秋粮收购和保供稳市工作,确保农民“种粮卖得出”,确保市场粮源供应。抓实“四项举措”:灵活安排政策性粮食投放,合理把握政府储备吞吐节奏,继续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持续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细化“四个方案”:应对农户集中售粮的工作方案,不达标粮食收购方案,托市收购方案,粮源组织调度方案。优化“四项服务”:抓好产后服务,加强储粮服务,强化收购服务,提升信息服务。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措施、有渠道保障国内市场供应,保持市场平稳运行。”秦玉云提醒广大售粮农民、粮食经纪人和粮食企业,要理性判断市场供求形势,科学合理安排购销活动,不要轻信谣言传言,控制好经营风险;也提醒广大消费者,米面油供应充足,随买随有,最好按需适量购买。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日将出台《关于做好2020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对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单位根据今年的新形势、新特点,认真分析研判辖区内秋粮收购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积极适应收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和市场化收购比重不断提高的新形势,突出抓好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两个层次的监督检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执法督查局局长钟海涛表示,作为执法督查部门,执法督查局将从实行参与收购企业全覆盖督导、坚持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监督检查并重、强化措施确保监管责任落到实处以及从严从快查处涉粮案件特别是扰乱粮食市场秩序的案件等方面压实地方监管责任,切实保障售粮农民利益,确保秋粮收购平稳有序,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中国食品报》(2020年11月11日01版)
(责编:顾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