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离不了的中间商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19/10/18 16:31:55

  去中间商、产地直销一直是电商平台标榜物美价廉的潜台词,相对于工业品容易,但对于大宗消费的农产品来说,去中间商这个命题值得深入探讨:中间商真的没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吗?这只是个口号或是一个噱头?

  改革开放初期,中间商被称为“投机倒把”。随着时代的变迁,中间商被冠以“二道贩子”“黄牛”等称谓。再后来,各农业产地有了“对缝的”“产销经纪人”,这都是每个历史时期因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职业,他们在某个特殊阶段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不管是农产品,还是其他工业品,在资讯发达、物流方便的当下,大家似乎都在追求缩短中间环节,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渠道扁平化。新商业模式出现,总是喜欢拿“去中间商环节”说事:传说中的工业4.0,就是没有中间商的时代,生产厂家直接面对消费者。不管采取哪种方式,似乎很难实现没有中间商赚取差价的销售方式,网上的代理商也是中间商。电商平台打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口号,而平台本身就是中间商的代名词,扮演着跟中间商一样的角色,通过单向收取企业的费用为企业提供平台入驻、后期推广、广告以及支付环节等服务,平台盈利的抓手已经牢牢捆绑住企业。表面上看,通过电商平台,企业的市场份额与销售业绩都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但实际的利润令人担忧,这背后结果引人深思。

  在电商时代,要在京东、天猫上开店,就要购买流量。然而普通农户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只能交给电商团队处理。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自媒体结合,迎来了社交电商自媒体时代,看似没有成本投入,但也需要农户具备自媒体推广技能,并且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去维护。

  商品的交易行为看似简单,其实专业度都很高。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有供应链体系以及流通体系。

  中间商的隐形价值,往往不易被察觉。不少中间商每天不辞辛苦去跑每个生产基地,甚至比种养殖企业还要关心未来要销售的产品质量,他们比一些直采企业派出的采购更加认真。中间商为了能长期跟批发市场的档口做生意,必须保证批发市场商品的质量。

  在汹涌的互联网时代,真能去中间商吗?我国市场体量大、市场复杂、渠道多样,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被轻易取代。但是中间商不会被消灭,并不意味着中间商能全部生存下来。未来产地经纪人需要系统化培训,对接并依托大批发集散地的优质商户,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所在。在互联网+冲击下,找准自己的位置,为终端创造利润,更多地发挥自身价值。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间商要想长效发展,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不再单纯做中介赚差价。主动联合当地优质种养殖企业统一种养殖标准,打造自主品牌,并升级到品牌运营商,主动担负起市场营销、渠道构建、物流配送等多种职责。

  做专业化渠道对接窗口。这类经纪人往往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多年对当地种养殖企业的了解,在某类农产品销售渠道或某个区域农产品上拥有很强的管控能力,通过联合优质种养殖企业直接对接大流通中的关键环节(批发市场或分流中心),持续强化和扩大渠道优势来获取品牌运营的赢利增长。

  从“投机倒把”到经纪人公司,本就是飞跃。如果再利用好互联网工具,成为当地农产品品牌运营的缔造者和运营者,那么主动权就在中间商的手中。无论生产商、批发商或电商品牌,都需要在不断变化的零售业和互联网环境中寻找出路。而这不是一句“去掉中间商”就可以简单解答的。(周 辉)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