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从田间到舌尖 食品供应链构新局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8/4 12:02:55

  “妈妈,种子是这样长成食物的吗?”稚嫩的童声穿透展馆的喧闹。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现场,像这样带着好奇眼睛的孩子不在少数。7月的北京顺义国展,因这场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盛会而沸腾。人们不仅在这里寻求合作,也在这里触摸未来。

让供应链“可触可感”

  走进绿色农业链展馆,这里宛如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微缩景观,把上游生产、中游加工、下游流通的全链条都搬到了眼前,让“供应链”这个原本抽象的概念,在这里变为能看、能摸、能体验的真实存在。

  伊利展台把牛奶从牧场到餐桌的路“摊”开了:从土壤检测到冷链物流温控的全流程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每一滴牛奶”背后的供应链密码。现场试饮区的夏日冰饮与定制照片咖啡吸引着观众争相体验,观众接过杯子时,指尖触到的凉意,正是供应链里“新鲜”的温度。

  “90%食材本土供应,薯条实现100%本土化”,在麦当劳中国展台的展示墙,清晰可见其“扎根中国、链接全球”的布局。有观众在“那些年的大薯日”主题长廊前驻足,看着熟悉的薯条从田间种植到门店出炉的全流程,感慨“原来常吃的薯条藏着这么长的供应链故事”。

  正大集团的“生态树”展台更具科技感,通过VR设备,观众能“走进”内蒙古智慧猪场,亲眼见证生猪养殖的数字化管理;扫描二维码,泰国榴莲的区块链溯源信息即刻呈现,从种植到运输的每一步都清晰可查。这种“科技+体验”的方式,让全产业链协同变得生动可感。

  绿色农业链展馆最具人气的当属各类美食体验区。来自大草原的羊肉、江苏盐城射阳县的糯米饭、新鲜上市的热带水果,让这里成为“舌尖上的链博会”。外国观众举着青岛啤酒试饮杯小酌、中老年游客捧着糯米饭细细品尝、孩子们围着试吃台挑选喜欢的零食……一幅“全球食材共飨”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传统食材有了“新表达”

  在链博会各个展台间穿梭,会发现供应链的价值远不止于物资流转——它更像一条无形的文化纽带,让不同地域风味、技艺与生活智慧跨越山海相遇。

  星巴克的茉莉拿铁则是“科技+本土化”的典范。这款融合广西横州茉莉花与巴西咖啡豆的饮品,不仅是两种原料的结合,更是中国花茶雅致与南美咖啡热情的“对话”。从横州茉莉花田的采摘标准到广西本地工厂的灌装工艺,全链条实现本土化运营。正如星巴克亚太区渠道发展副总裁David Hanson所说:“入华十年,即饮业务的八大本地系列都是基于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低糖配方里藏着对东方养生理念的理解,茶咖融合的创新则是对“以茶会友”传统的现代诠释。

  天丝集团的展台更是把供应链变成了中泰文化的“对话窗”。为庆祝2025年中泰建交50周年,作为泰国主宾国企业代表,红牛联名饮品的展台特别融入“中泰友谊金色50周年”元素,并呈现泰国孔剧表演,仿佛把泰国的热带风情也带到了展馆。数字化展示屏上,从泰国原料采购到中国生产仓储的全链路一目了然,每一个环节都在诉说“泰式匠心”与“中国效率”的融合。这种“产品流动带动文化流动”的图景,让供应链成了最生动的文化交流使者。

  一位参展观众在体验完各国美食后说:“尝到的是味道,感受到的是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当食材跨越国界,当技艺通过供应链传承,供应链早已超越了产业链的范畴,成为一条串联起不同文化、让世界相互理解的“文化链”。

让“找朋友”更简单

  “链博会让全球沟通从‘云端对话’变成‘实体可见’。”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道出了这场盛会的价值。在绿色农业链展馆,链主企业与中小供应商同台展示;健康生活链展馆里,中国老字号与国际品牌比邻而居。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正是全球供应链协同发展的缩影。

  链博会不仅是展品展示平台,更是链接全球产业伙伴的合作平台。回顾前两届链博会,多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实现了“找朋友、促协同”的效果。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说,在全球产业格局加速重构之际,链博会正成为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中国贸促会也在不断为链博会的优化升级努力。中国贸促会办公室主任杨宓表示,本届链博会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对接,全面升级合作对接体系,打造了“找朋友”模式3.0版本,例如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匹配,促进企业“云上”对接等。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表示,链博会不追求成交额,而是把助力供应链合作放在首位。

  不少参展商表示,希望借助链博会搭建的桥梁,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进一步交流,在各链条间发现更多合作契机,为全球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当观众品尝跨境食材、体验智慧农业设备时,感受到的不仅是食品的美味与科技的进步,更是“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真实力量——这条从田园到餐桌的供应链,正以开放与创新,书写着更精彩的未来。 

(韦秋媛)

 

《中国食品报》(2025年08月04日02版)

  ( 责编:叶家茂)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