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淄博烧烤到哈尔滨冰雪经济,从天水麻辣烫到荣昌卤鹅,一些地方接力通过网红效应带来浓浓的烟火气成为当前地方发展的新亮点。那么,荣昌卤鹅网红效应已经持续3个多月还未显颓势,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通过“流量+”政府公信力与服务以及走好群众路线,对各地是可借鉴的经验吗?这种模式能否成为外向传播战略的一种新探索?
“流量+”的力量
今年4月,荣昌卤鹅借助“卤鹅哥”对美国网红“甲亢哥”的多次“投喂”,从重庆一隅的特色美食迅速火爆出圈,不仅带动当地卤鹅销量激增,更让荣昌这座千年古城成为今年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事实上,这样的“流量破圈”并非偶然。早在今年1月,荣昌区提出了“三大消费行动”,其中新媒体促销是其中重要一环。“卤鹅哥”的走红恰好成为这一战略的生动实践。
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荣昌没有止步于短期热度,五一假期前,荣昌推出了近100个短视频,上线了“荣e游”小程序并开放了政府食堂,用扎实的服务将“网红效应”转化为发展动能。
为了让游客来得顺心、玩得舒心,4月30日—5月7日,荣昌高铁被紧急动员,每日增开班次并提升运行速度,用交通保障消解“流量堵点”。
一系列举措推动荣昌在五一假期迎来文旅消费高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荣昌区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
为让热度持续,荣昌在后续节点持续发力。端午节期间,荣昌推出端午龙舟赛、2025年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等活动。荣昌区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全区将策划活动100场以上,希望通过各种活动,维持公众对荣昌的关注度和持久的荣昌烟火气。
此外,荣昌重视自媒体作用,为了鼓励自媒体参与城市宣传,当地向自媒体发放了网络达人证、自媒体证及美食体验券,支持他们报道荣昌的美食美景与新鲜事。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已有超过1万家自媒体达人自发到荣昌开展宣推。同时,荣昌还启动网络达人培育计划,着力培养本土传播力量,为城市形象推广和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荣昌长红的启示
数据显示,2024年,荣昌区常住人口达66.03万人。在重庆的GDP排名中,荣昌也只是位于中等水平,2024年之前,中国的文旅胜地中,很难让人联想到荣昌。为什么这么多游客突然涌向川渝边界的这座小城?
首先,敏锐的“流量+”眼光。在“甲亢哥”来中国直播的城市中,只有荣昌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波流量,并形成自己的经济增量,机遇的背后,是荣昌对新媒体发展的重视、对推动地方发展的强烈信念。
其次,敢做敢为不躺平,勇于突破条条框框,提供好的政府服务。开放政府机关食堂、路边停车不罚款等措施是过去不敢想的事情,更别说去做了。荣昌却打破传统思维,以消费提升为核心,只要是有利于提升营商环境和消费水平的,都大胆去考虑、去做。
最后,走好群众路线,以及清晰的经济思路。只有知道自己哪些有优势,哪些值得去大力推广,哪些是未来发展方向,当流量来的时候,才能稳稳地接住,并快速将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从卤鹅这一单品到餐饮业,再到文旅融合发展,走好群众路线,最终拓展到整个地方经济发展,这是荣昌的战略思路,也是引领网红流量逐步深入的基本策略。
按照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的说法,荣昌区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把产品做好,借力互联网,搭上数字经济“快车”。显然,这已经不是一个卤鹅品牌的跃升,而是整个荣昌区发展模式的质变。
荣昌为提振消费借助网红经济造势,上下接力,引导流量转化“留量”、赋能实体经济和品牌企业的做法,值得全国其他地区借鉴。
打造“流量+”发展模式
荣昌通过“流量+”政府公信力与服务的同时,走好群众路线,是一个偶然现象,还是会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
荣昌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外力,主要包括外部资金和外部消费力的引入。因此,荣昌需要充分利用好当前热度,让荣昌烟火气更持久地高涨下去。首先,荣昌需要确立好自己的发展战略,确立能够长期支持自己发展的产业策略。产业发展存在集中效应,除了卤鹅作为容纳上下游产业链的龙头以外,荣昌还需要确立一种能够在中国乃至世界市场都能够叫得响的产业,树立起荣昌的产业名片。比如孵化扶持龙头企业,走向中国与海外市场。
同时,荣昌需要树立外向传播的战略,不仅面向荣昌外部的中国市场,更面向中国以外的海外庞大市场。随着中国对外免签国家和地区的不断增加,为海外了解中国提供了好机会,荣昌如何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中脱颖而出,让更多的中国游客、世界游客来到荣昌旅游、考察、投资,就需要利用好互联网、利用好社交媒体、利用好网红流量。
为利用好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再突破,荣昌需要建立自己的外宣策略,比如可以考虑在世界范围内举办“荣昌美食全球推介大使”征集和评选活动,为荣昌持续加注。甚至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社交媒体研究机构,主动促成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网红趋势,并形成荣昌“流量+”模式,实现长红。
(李光斗 张志勇)
《中国食品报》(2025年07月28日02版)
( 责编:叶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