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美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我国农食领域多个行业组织支持反制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4/8 15:30:21

 近日,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称对等关税将分两步走,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对大多数国家加征10%—50%不等的关税。其中,对中国、欧盟、日本、印度关税税率分别为34%、20%、24%、26%。关税计划公布后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批评。连日来,我国农食领域多个商会、协会等组织发布声明,坚决支持中国政府采取的反制措施。

国内多个行业组织精准反击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发表声明表示,商会代表中国食品农产品进出口行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这一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坚决拥护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权益所采取的一切应对措施。呼吁中国食品农产品进出口行业团结起来,加强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表示收到了会员企业(包括家具、餐厨等行业)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希望有关部门和商会能够关注此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信息。呼吁国际产业界、各国轻工企业和上下游合作伙伴携起手来,联合反对美国的贸易霸凌做法,团结协作,共同应对美方单边措施带来的系列问题。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单边主义行为,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呼吁全体会员企业与国内机电行业同仁团结一致,坚持开放共赢的国际化路线,积极调整外贸经营策略,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我们相信,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中国机电外贸行业有信心、有能力抵御外部风险挑战。”

  除了加征关税,一些曾经有的免税政策也被取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4月3号发表声明,美国政府宣布将于5月2日终止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美国这一行为,粗暴破坏了中美正常贸易秩序,严重影响了全球产业合作,极大损害了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消费者权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及广大轻工企业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

  声明介绍,美国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制度方便了美国游客从国外带纪念品回国,并减少额外支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通过网络平台选购物美价廉的海外商品,享受了贸易全球化发展的红利。此次美方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不仅破坏全球轻工消费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而且对美国普通民众造成较大直接损失,是明显害人害己的行为,最终损害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利益。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示,中国轻工业市场化进程早,国际化程度高,始终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抵制贸易霸凌,坚决维护平等互利国际贸易体系。我们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尊重市场规律,正视民众需求,停止错误做法。中国轻工行业有信心直面风雨挑战,以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加创新的商业模式,继续服务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在美国宣布加征“对等关税”之后,中国作出果断回应,对美国霸权行为进行一揽子对等反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海关总署因相关进口产品存在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疫要求等问题,暂停1家美国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分析认为,我国反制方向之一是精准打击特朗普的农业票仓。美国农村和农业企业是特朗普重要的票仓和政治献金来源。我国农业进口依赖度看似较高,但实则属于可替代性较强的初级产品。这意味着,加征关税以及对不法美国企业进行打击,对我国影响相对较小。

加征关税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今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从3月4日开始,对所有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额外加收10%的关税;3月4日,我国宣布自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15%不等关税,主要涉及农产品:对原产于美国的小麦、玉米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乳制品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专业人士认为,这是对美加两国关税壁垒的防守反击。对国内农业来说,也产生了“破壁”又“固本”的作用,形成攻守兼备的战略平衡,在复杂的国际贸易摩擦中确保粮食安全稳定供给。

  关税是调节进口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工具。我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美国是我国大豆、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进口重要来源地,加拿大是我国油菜籽、豌豆等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来源地。国外粮价低,再加上我国进口农产品关税较低,国内外粮价倒挂严重,大量低价粮进口在稳定国内粮食供给的同时,也对国内粮食产业安全造成不同程度损害。短期来看,我国对美国、加拿大部分农产品加征关税,相关产品可能面临价格波动,但也可以减少进口粮食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产业安全。

  长期来看,我国对美国、加拿大部分农产品加征关税,对内可以催生替代效应,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相关产品播种面积,起到固本作用。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产量达到1000斤,储备充足,足以应对加征关税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今年,我国将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通过耕地保护、种业振兴、科技兴农等措施,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4万亿斤左右。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扩种潜力,支持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减少对外依存度,为保障粮食安全增添底气。

  “目前来看,加征关税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不太可能导致国内市场剧烈震荡。”业内人士表示。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提出,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批评。各国纷纷表示,美国“对等关税”直接违背了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即成员国不得对贸易伙伴实施歧视性关税。美方此举是对契约精神的违背,破坏了WTO框架下的公平竞争环境。接下来,供应链中断、贸易萎缩、生产成本上升等连锁效应,将进一步波及各国企业和人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卢杰锋认为,“对等关税”将让投资者担忧企业面临进口成本攀升与出口受阻的双重困境。在制造业与科技业,众多美国公司依赖贸易伙伴供应零部件;在农业与汽车业,则可能直接遭到贸易伙伴的反制性关税冲击。此外,美国零售业也会因商品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5年04月08日02版)

  (责编:罗 晨)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