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 让龙江大地呈现勃勃生机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4/4/30 18:04:04

本报记者  周  岩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第12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黑龙江省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相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黑龙江振兴发展,心系龙江人民,去年9月,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再次亲临黑龙江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说,黑龙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也就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切实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龙江大地呈现勃勃生机。

坚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2.58亿亩,位居全国第一。梁惠玲介绍,黑龙江坚持多种粮、种好粮,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主攻大面积提升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去年粮食产量为1557.6亿斤,占全国11.2%,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黑龙江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高标准农田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均为全国第一。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梁惠玲说,黑龙江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深度融合为抓手,系统集成政策、工程、农艺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大面积提升单产,到2026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800亿斤。

  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黑龙江坚持“加减乘除”并举,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梁惠玲解释称,“加”就是加强工程措施,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减”就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通过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生物制剂替代,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乘”就是突出技术赋能,依托生物技术、数字技术,提高黑土地管护利用水平;“除”就是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从严查处乱占、破坏耕地行为,实现黑土地永续利用。

  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梁惠玲介绍,黑龙江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位于全国前列。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好国家大豆良种繁育基地、粳稻制种基地,做强做大种业“芯片”。建设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先导区,加快农业机械更新换代,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以“智慧农场技术和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作支撑,拓展规模化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到2025年建成20个万亩级无人化智慧农场。

  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黑龙江发挥地处世界黄金畜牧带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建好全国最大的高端婴幼儿奶粉生产基地,打造国家重要的肉蛋奶战略保障基地。发挥林下资源优势,叫响松子、黑木耳、蓝靛果等‘九珍十八品’,打造生态森林食品供应地。发挥河湖水面优势,扩大‘三花五罗十八子’等名优鱼类供应规模,打造优质冷水鱼供应基地。”梁惠玲说。

聚焦“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

  近年来,黑龙江精心打造“黑土优品”和“九珍十八品”等特色品牌。黑龙江省副省长徐向国介绍,“黑土优品”和“九珍十八品”这两个品牌,既是黑龙江农产品的区域特色,也是黑龙江农产品的绿色标签。目前,全国共有63个城市、221家线下门店都在销售“黑土优品”和“九珍十八品”产品,2023年以来,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了73亿元。“伴随着去年‘尔滨’的火爆出圈,我们的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野生蓝莓、木耳榛子、猴头菇、蔓越莓等,也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如何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徐向国表示,主要是聚焦“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扎扎实实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做好四件事。

  “真心”培育经营主体。徐向国说,黑龙江将充分发挥好北大荒农垦集团等国有企业和飞鹤乳业等省内领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园区这个平台载体建大建强。同时,还要加快培育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精心”做长加工链条。黑龙江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9459万亩,这是黑龙江发展绿色农业最大的底气。徐向国指出,黑龙江要一手抓原料的标准化生产,一手抓绿色食品加工,通过提升技术水平,让传统加工业改造升级。同时,要通过强化科技创新赋能,让新兴加工业发展壮大,开发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化、精细化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做强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用心”抓好质量安全。徐向国说,黑龙江将严守产品质量“底线”,建立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机制,实行全链条、全环节、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让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真正守护消费者“从田间到舌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全心”打造优质品牌。“今年,无论是开展一线城市品牌行活动、品牌文化赋能行动,还是打造主题餐厅、升级优选超市等,黑龙江都会端出最‘硬’的菜,拿出最‘优’的品,让更多的人吃得美味、吃得新鲜、吃得安全,也吃得健康。”徐向国说。

 

《中国食品报》(2024年04月30日02版)

  (责编:周 岩)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