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展“良技” 提“良色” 优“良品” 宁夏“好农品”品牌声量不断壮大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3/10/13 10:25:46

  近年来,宁夏积极构建以实施良好农业规范为核心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新模式,持续推广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着力强化良好农业规范等认证管理,务实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扎实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大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宁夏“好农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目前,宁夏收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7个、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主体37家、特质农品18个;获批整建制推进中国良好农业规范高质量发展试点县3个、中国良好农业规范高质量发展指导站1个,走在全国前列。在近日于宁夏灵武召开的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保障能力建设暨中国良好农业规范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

  建体系

  夯实良好农业规范高质量发展“良技”

  GAP认证作为一种适用方法和体系,主要是针对农产品种养殖生产制定和执行操作规范,鼓励减少农用化学品和药品使用,避免外来物质严重污染和危害,保证初级农产品生产安全的规范体系。

  近年来,宁夏以良好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先后出台了《宁夏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宁夏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产区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全区GAP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出将宁夏全面建成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产区的宏伟目标,初步建立了支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政策体系,并组织12个市、县(区)相继出台地方扶持和认证补贴政策,不断培育壮大认证规模。

  产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是实施良好农业规范的核心动力。在认证标准、认证方法、申报程序等方面,宁夏不定期组织各项农产品品质提升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人员业务水平,并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交叉互检,推动检查员队伍互相学习、共同提升;以推动认证企业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从产地环境、生产加工、质量控制、冷链物流、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入手,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分类分级、查漏补缺,编印了中宁枸杞、盐池滩羊、泾源牛肉等特色产业标准体系400项,并逐步实现由认证企业标准化向产业全链标准化推进。

  农业兴旺,乡村才能兴旺,做好农业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宁夏千方百计利用好各项政策,加强农业产业扶持,打破产业发展瓶颈,夯实了体系建设,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提品质

  擦亮良好农业规范全产业优质“良色”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的大事,其中,抓好农产品品质尤为重要。

  宁夏将特色产业、重点产品、优质基地、规模企业作为推行良好农业规范的排头兵,优先推动银川水产、沙坡头苹果、灵武长枣等地标产品重点企业实施良好农业规范,通过开展推标贯标、服务指导、精准对接等。目前,宁夏12个县区已建立GAP优质生产基地,正引领推进全区整建制良好农业规范体系建设。

  在此基础上,宁夏组织人员加强获证企业巡查检查,严格生产用药、采摘上市、产品检测等生产全程监管,每季度巡查检查1次,每年定量抽检不少于2次,督促企业科学使用投入品、规范执行生产标准。将实施良好农业规范作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基地评选的重要指标,积极实施“三不”反向激励,对年度定量抽检不合格的主体,不列为涉农项目、资金、政策扶持对象;不受理认证申请;不推荐评优评先、产品展示展销等。

  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宁夏不仅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关注品质和特色,下大力气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将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民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业产业和居民消费“双升级”,也让农业产业更具“良色”。

  优品牌

  打造良好农业规范全链条发展“良品”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业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我国的“枸杞之乡”“滩羊之乡”“甘草之乡”“硒砂瓜之乡”“马铃薯之乡”,宁夏紧抓“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农产品,不断提高品质和市场占有率,把特色现代农业做实做强。灵武长枣、盐池滩羊肉、中宁枸杞、泾源黄牛肉……近年来,宁夏持续打造好农产品品牌,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

  主动对接国家科研院所,深度挖掘特质农品品质靶标物,找到“宁夏好农品”好在哪里、为什么好的参数指标和科学依据,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成功挖掘宁夏枸杞、盐池滩羊肉高氨基酸、低胆固醇等特性,盐池滩羊肉等良好农业规范产品成为宁夏卖价最好的畅销农产品。

  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提高认证产品附加值和溢价能力,坚定不移支持企业实施GAP。宁夏宁农农业与正大集团签订蔬菜产品订单获免检,宁夏银湖农业生产的灵武长枣鲜枣平均每斤销售价格达到20元,连续6年认证GAP的宁夏神聚农业生产的沙坡头苹果每斤售价高于市场价0.3元;夏能公司生产的“莎妃蜜瓜”售价达到60元/个。通过良好农业规范建设,本土化农产品开始逐步落地,宁夏自己的“爆款”农产品,也开始深受百姓喜爱,产销两旺形势喜人。

  “酒香也怕巷子深”,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农产品还要经历“市场销售”这一道关。对此,宁夏多方面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购买宁夏系列农产品。聚集资源要素,线上线下融合,搭建营销平台,帮助企业宣传推介产品,组织开展“宁夏品质中国行”推介活动21场次,借助各类节会、展会平台,设立认证产品销售专区,通过现场主题推介、展示展销、食材品鉴等形式,扩大认证产品知名度、影响力。成功将宁夏枸杞推介成为全国人民的“保温杯伴侣”,特别是在2023年的青岛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仅盐池滩羊肉就获得订单2000吨。这些活动不仅成功推销了宁夏农产品,也夯实了农产品品牌,使“宁字号”农产品品牌“扬名”。

  宁夏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宁夏还将实施“3试点+4推行”,“3试点”即在灵武、盐池、泾源3个县进行整建制全域试点推行良好农业规范体系;“4推行”即县域内“重点产业要推行”“特色产品要推行”“出口基地要推行”“规模企业要推行”,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全覆盖”的思路,力争通过3年试点,实现良好农业规范体系建设遍地开花,为宁夏农业产业注入新活力,不断壮大宁夏农产品品牌声量,向世界推介宁夏好物。

  (吕丽丽 张兴邦)

 

《中国食品报》(2023年10月13日02版)

  (责编:罗 晨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