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厉打击肉制品生产经营领域掺杂使假、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流通,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东光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安全总体部署,全面启动为期一年的肉制品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以“零容忍”态度全力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净化食品市场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协同治理体系
东光县成立由主管县长挂帅,纪委、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一把手”为副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专班立足县域实际,精心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全链条监管闭环。主管县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项整治推进会议,建立定期汇报机制,根据工作进展动态调整策略,为整治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
二、聚焦重点领域,靶向发力消除风险隐患
在肉制品整治工作中,东光县实施全链条精准监管。生产环节严查掺杂使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流通环节严厉打击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来源不明、标签标识不全及假冒知名商标的肉制品;养殖环节重点整治使用禁限用药物、注水注药、无证屠宰等违规行为。
针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东光县以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农(集)贸市场、食品小作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等为重点对象,紧盯方便食品、“五毛”食品、乳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品类,集中整治食品假冒、“山寨”侵权、“三无”、劣质过期等突出问题,严防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切实守护农村群众“菜篮子”安全。
三、科技赋能监管,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东光县充分发挥抽检与快检的技术支撑作用,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投诉举报线索,扩大肉制品(烧鸡、肉肠、驴肉等)及农村食品(食用油、调味品等)抽检覆盖面,重点检测亚硝酸盐、重金属、兽药残留等关键指标。同时,利用食品快速检测车深入农村集市、农贸市场开展 “流动检测”,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早期筛查”。截至目前,已完成食品抽检372批次,对2批次不合格食品依法依规进行处置,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四、严惩违法行为,形成强力震慑效应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东光县迅速行动、重拳出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70人次,检查农村食品经营店131家、集贸市场12个、商场超12家、肉制品经营单位102家次,发放张贴守法经营承诺书188份,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9份。对11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经营主体依法立案查处,对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通过“查处一案、震慑一片”,持续保持食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
下一步,东光县将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