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独家> 浏览文章
京津名稻志同"稻"合,携手共进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0/11/2 15:27:32

本报记者  蒋梅

  10月25日,蔚蓝天空下,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镇大米庄村一望无际的田野涌动着金色稻浪,天津小站稻迎来了北京京西稻。

  为进一步促进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镇大米庄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充分挖掘利用北京和天津两地水稻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镇大米庄村、北京市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天津农学院天津市食味水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共同签署《京津两地三方食味水稻改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将以促进京西稻和小站稻稻作文化和市场发展为重点,宣传、推介京西稻和小站稻,推进水稻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举办京津两地优质食味品种新米鉴评会;为生产、流通和消费提供依据并不定期开展稻米生产加工营销等信息交流、发布;深入挖掘利用两地水稻资源,提升稻米品质食味;围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文化素养等方面,共同在营销与文旅结合方面开展活动。

京津稻作底蕴深厚

  北京京西稻与天津小站稻种植栽培历史悠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京西稻种的是历史、文化、情怀,是京城百姓的念想和乡愁。”北京市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会长杜振东从小伴着京西稻长大,对京西稻有着深厚感情。许多人不曾想到,在北京这座寸土寸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里,在世界知名高校、高科技公司云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京市西北部的海淀区,还保留着2000亩稻田。在这都市的田园,清帝康熙、雍正、乾隆亲自选育的京西稻,历经300余年世事沧桑依然稻浪滚滚,成为城市中独特的农业生态文化景观。

  北京西北部的“三山五园”,清朝时是与紫禁城并重的政治中心,而京西稻又是“三山五园”重要组成部分。京西稻米粒饱满光润,蒸饭有黏性,熬粥呈茶绿色,上面浮有一层薄皮,“京西稻米香,炊味人知晌。平餐勿需菜,可口又清香”传为佳话,当年被指定为专供皇宫的“御米”,主要有“御稻米”“紫金箍”“大白芒”“小快稻”等品种。新中国成立后,京西稻品种更加丰富,且在新品种选择上一直延续历史上对品质和多样性的追求,“银坊”“水源300粒”“连源”“京越1号”“秋光”等均为京西稻主要品种。2010年又培育出抗倒伏、略带香味的“上香一号”新品种。在京西稻文化研究会的指导下,科研人员在对京西稻原有品种进行提纯复壮的同时,仍不断培育京西稻新品种。

image.png

  如今,虽然实行了机械化插秧和收割,但北京玉泉山下的京西稻种植方法仍基本依从《康熙御制耕织图》。京西稻种植传承人以“皇家农法”的种植方式用“点大三撮”“薅搬家”“薅二遍”等传统农耕方法耕作,历经育种、育秧、插秧、拔草等田间维护。直到现在,水稻田还延续三轮人工除草的方式。

  水清土净的宝坻区大钟庄镇大米庄村水稻种植同样历史悠久。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水稻栽培技术首次引入。当地民众围埂造田,种植水稻。因水土适宜,米质优良,遂定为“贡米”,与蓟运河的银鱼、紫蟹及当地的“六瓣红”大蒜一起年年进奉,一直延续到晚清。民国时期田地渐渐荒芜,水稻也就此停种。直到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潮白新河足量蓄水和“荒改稻”的实施,大米庄村才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

  为了重振昔日“贡米”声名,大米庄村着手发展优质生态稻米种植和生产。2019年8月1日,成立了天津德润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400余户将4500余亩土地入股,同时采取农民合作、企业经营的方式运行,改变以往直接销售稻谷的模式,将优质水稻加工成大米,进行包装然后再销售。好土地栽培好品种,好种子孕育好食味。2019年,大米庄村引进种植了国内首个以博士名字命名的稻米新品种“津川1号”,稻米品质、食味大幅提升,并计划以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为重点,逐步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科技给了小站稻发展有力支撑。天津农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水稻品质食味系统研究,获批建立了“中日水稻品质食味合作研究中心”暨“天津市食味水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合作研究团队育成的“津川1号”成为小站稻优质品种,创立了“津川食味稻”品牌。标准化生产的小站稻米粒饱满油亮、气味清香自然。

重振发展强强联手

  天津小站稻和北京京西稻共同承载着优质水稻恢复发展、传承创新的重任,可谓志同“稻”合。在首届京津稻米食味改善暨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提升论坛上,天津市农学会理事长、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俊滨,天津市农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天津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原副主任、原天津农科院党委书记付润亭,北京大学教授岳升阳,中国水科院副总工程师、国际灌溉与排水委员会官员谭徐明,北京市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卢长江,天津农学院教授崔晶,天津市宝坻区大米庄村党总支书记张志国等作了主旨发言。

  两地稻作名牌发展的突破点在哪里?规范品种、制定标准、成立联盟,小站稻已进行诸多尝试。张志国的话很实在:“发展小站稻,让农民有更多收入。”卢长江坚守京西稻文化遗产挖掘、恢复发展十几年。他深有体会地说,“大国自信不仅来自粮食安全的自信,也要把食味营养掌握在自己手里。”崔晶对此也有着共识:“京西稻、小站稻胜在食味,安全是前提。二者的发展是在优良品质基础上的发展。”京津两地专家认为,京西稻、小站稻恢复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科技。要适应当今消费者对好吃营养的需求,在水稻选种、栽培、管理、营销、食育等方面京津携手、强强合作,以科技提升实现优质优价。谭徐明介绍,日本、印尼等国家把很多旅游、餐饮的体验项目放在田间地头。中国是稻作农业发祥地,她建议结合文旅创意来打造两地稻作品牌的影响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京西稻如今的意义已不仅仅在于粮食供给,而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乡土符号、一处田园景观保留,让北京市民记住民俗乡情。近年来,京西稻作为生态农业适度恢复增加了种植面积,注重品质与绿色、标准化,与休闲文旅结合发展。小站稻的振兴则列入天津农业发展战略,将从现有80万亩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万亩。


  《中国食品报》(2020年11月02日02版)

(责编:王金臣)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