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既有“超级大脑”又有“产业尖兵” 科技创新点燃贵州新质生产力“强引擎”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11/26 13:34:02

  开栏语

  11月23—29日,由中国记协组织的中央和全国性行业类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在贵州举行。中国记协党组负责人、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全国性行业类媒体青年编辑记者以及贵州省主要新闻媒体代表50余人,奔赴贵州各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宣传阐释、贯彻落实,推动主流媒体创新宣传报道方式方法,切实增强新闻队伍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调研采访当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建设、文化传承、桥旅融合等领域的实践和成果,以生动笔触和镜头展现贵州自然、人文、发展、和谐之美。

本报记者  连  荷

  今年春节期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每一次票房变化都牵动着国人的目光,除了剧情吸引观众,1900多个特效镜头带来的视效体验同样震撼人心,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越是精美绝伦的影视特效画面,就越离不开海量算力提供的渲染支撑。在《哪吒2》的制作中,贵州贵安新区的算力承担了40%的渲染任务。此次教育实践的第一站便走进以算力“托举”出中国影视票房冠军的贵州贵安新区,近距离感受“算力底座”的澎湃动能与“智能制造”的创新活力:一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正书写着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的新答卷。

  贵安新区是2014年批准设立的第8个国家级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视察贵州、亲临贵安新区,嘱托“中央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当“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定位和期望值都很高的贵安新区又取得了哪些成绩?

技术人员在测试机器人

“大国重器”托举“数字未来”

  走进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数据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纪最为珍贵的财产”这句宣传语一下子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里每秒百亿亿次的运算能力,正为贵州的新兴产业注入算力引擎——这座“数字电厂”用无形的能量,悄然改写着西南山区的发展密码。

  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算力算法、数字创意与AI内容制作、数据治理与安全业务板块,主要运营贵安超算中心。

  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加快推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其中提到“促进数据资源增值。梳理食品原料供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质量追溯等重要环节,形成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等清单。支持数据资源深度挖掘、有序流动、高效利用,以数据要素驱动提升产业链资源配置能力和水平”。数据资产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愈发受到关注。在贵安超算中心,一块标注着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数据资产中心的大屏幕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彭本黔告诉记者,贵安超算中心可以提供数据资产治理服务,并通过数据交易所实现数据价值变现。“这一数据资产中心是我们为贵州科学院数据能力建设课题组所设计的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体系是以企业自产的原始数据为主体对象,建设企业数据资产持续化管理运行系统。主要实现企业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精准量化管理。特别设计了数据资产卡片管理单元,通过企业熟悉的类实物资产的管理方式来实现对企业数据资产的组织、计量和持续运营。”据了解,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数据资产中心可以将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存储于硬盘中的海量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数据进行梳理,提高企业进行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内生驱动力并提供持续高质量的数据产品来源。“屏幕上显示的数据,便是我们对2018年1243.73万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数据进行了盘点,评估机构给出了可以产出617.08万元的内在价值。” 彭本黔说。

  除此之外,彭本黔表示,贵安超算中心还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天文气象、人工智能、新材料模拟仿真、数学与统计算法优化等领域提供服务。

  算力集群服务器轰鸣作响,海量数据在光纤中奔涌不息。2013年,贵阳提出了“大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这一理念,并将大数据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稳定的地质(无破坏性地震记录)以及全年15—23摄氏度的温度,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天然“恒温箱”。与此同时,充沛的“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电源,又解决了能耗大户的用电之忧。目前,中心服务器使用率高达80%以上,已累计为广东、上海、湖北、四川及贵州等多个省市输送算力约3000万卡时,提供算力科研服务超3300次。

  贵安超算中心的迅猛发展,是贵安新区奋力构建全国性算力保障基地的生动缩影。巨大的数据机房内,一排排服务器将这里锻造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超算平台之一,凭借其高性能计算集群、高速存储系统和高效稳定的算力输出,被誉为“贵州的大脑”。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节点,该中心依托自主可控的技术架构,算力峰值达30Flops(即每秒完成30次浮点运算)以上。

  依托强大算力底座,贵安新区正加速激活千行百业的数字潜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贵安超算中心正探索“算力+生态”模式,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AI实验室,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算力供给—技术攻关—场景应用”的完整链条。这种“以算促产、以产兴算”的良性循环,正是贵州将“绿电优势”转化为“算力优势”、再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生动缩影。

“智造革命”激活“产业细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贵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贵州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10.0%,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8个百分点。

  如果说超算中心是“数字经济的大脑”,那么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迈尔科技”)则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1月,威迈尔科技首台机器人下线。作为杭州蓝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威迈尔科技于去年底落地贵安新区,也是贵安机器人创新产业园首个落地项目,为贵安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该款机器人不需要人工干预,可自主完成导航、避障、对接等多种技术动作,可在工业生产中从事高负重搬运工作,相比人工搬运,效率提高可达80%,可在商超等场景成功实现“机器换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生产车间里,一台台3D视觉感知潜伏式移动机器人正逐一完成导航、避障等动作以精准运送零部件,完成出厂前的性能测试。这款机器人仅有90千克,承重却可达400—600千克,最快能以每秒1.5米的速度前进,通过3D视觉感知技术自主规划路径,遇到障碍还能灵活避让。应用于现代工厂的智慧物流,根据设置的路线精准运输货物,可以将人们从繁重、重复的搬运工作中解放出来。

  据了解,威迈尔科技把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作为关键密码。在这个“小个头”里,藏着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从动力、感知到决策控制,汇聚成了技术密集型产品。威迈尔科技公共事务主任吴霖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最核心的器件也就是机器人的“大脑”,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大脑’经过大量场景验证,包含丰富的算法,比如底盘驱动、自主导航等功能,都是靠它集中控制。”

  如今,威迈尔科技正开足马力,“截至今年10月,贵安基地机器人累计生产达1200余台,实现产值超4000万元,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说起一年来的数据,吴霖言语中满是自豪,“无论是3C行业、新能源行业、汽车行业还是包装行业,威迈尔科技的机器人都可以覆盖生产全流程,为企业带来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和市场竞争力的持续上升。”

  从去年底落户贵安新区,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首台机器人下线到4条智能生产线全线投产,服务超50家制造业行业头部企业,具备年产1万台智能物流机器人产能,专注于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生产的威迈尔科技实现了发展“加速跑”。

记者手记

  从超算中心的“算力赋能”到威迈尔科技的“智造升级”,贵安新区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核心路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需要“顶天立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市场主体创新。一方面,贵州依托大数据先发优势,将超算中心打造成“数字基建”的核心载体,通过“算力输出”打破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也能共享全球顶尖科技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鼓励像威迈尔科技这样的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市场商品”,最终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贵安新区的发展让记者感受到,只要锚定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任督二脉”,即使是西部内陆,也能在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未来,随着更多“超算中心”和“威迈尔科技”们的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贵州乃至整个西部,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26日01版)

  ( 责编:王 宁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