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俊伟
初冬时节,走进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眉山市丹棱县,漫山遍野的柑橘林绿意盎然,金灿灿的爱媛橙、不知火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橘香。果园里,果农们采摘、运输、装卸,忙得不亦乐乎;生产线上,自动化设备高效分选,将优质果品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橙”景图,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立足特色 小果子成就大产业
丹棱县被誉为“中国桔橙之乡”。这里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是柑橘生长的天然沃土。历经40余年精耕细作,丹棱已建成18万亩优质柑橘基地,培育出不知火、大雅柑、爱媛等特色品种,年产值突破30亿元。全县一半以上户籍人口从事水果种植与加工,柑橘产业已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黄金链”。
品牌价值是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丹棱桔橙”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8次跻身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品牌价值高达53.5亿元。从“提篮叫卖”到“论个销售”,从“本地集市”到“国际超市”,丹棱桔橙实现了从“种在田头”到“卖向全球”的华丽转身。
桔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在四川省晚熟柑橘专家大院,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与本地“土专家”携手,开展品种选育、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
标准化是品质的保障。丹棱县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指导下,率先制定出台了《绿色食品丹棱县不知火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丹棱县不知火桔橙等级规格》等区域性地方标准,为果农们提供了更加详细和科学的种植指导,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留树保鲜、生态有机循环等种植管理技术。近年来,全县全域实施“双替双升”行动,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提升土壤质量和果品品质。
走进丹橙现代农业园区的出口基地,省力化山地轨道运输车、微分子打药系统等现代农业设施一应俱全。果品采收后,经过配备视觉分选系统和内部无损检测技术的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精准分级,确保每一颗送出丹棱的桔橙都是精品。
链式发展 好水果卖出好价钱
如何让好水果卖出好价钱?丹棱的答案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
在销售端,丹棱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连续多年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品牌推介会,连续举办多届桔橙节和柑橘产业年会。今年3月,丹棱发布全新品牌标识及IP形象,与全国10余家经销商签订战略协议,推动品牌化升级。11月,丹棱桔橙“采摘季”系列活动启动,持续到明年5月的该活动以桔橙为纽带,涵盖丹棱桔橙(爱媛、不知火、大雅柑)大比武决赛、丹棱桔橙采摘季线路发布、幸福向“味来”·丹棱味道第二届厨艺大赛等核心环节,将农产竞技、美食创作、文化体验、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构建起“产业+文化+旅游”的立体盛宴。活动启动当天,丹棱县人民政府与京东物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丹橙果业与首衡集团签订当季10万吨爱媛橙采购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目前,四川省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已经取得出口备案基地、出口备案工厂、进出口收发货人3个资质认证,推动丹棱桔橙远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2024年,500余吨桔橙走出国门,总产值超千万元。
此外,电商为产业发展插上了“云翅膀”。全县拥有150余家电商企业、2000余家网店,建成覆盖县乡村的电商物流体系。“金通+电商+邮快+”模式荣获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在加工端,四川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将柑橘深加工成果酒,打造出“if”系列爆款产品,其二期“威兰特梦工厂”项目定位乡村工业旅游目的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近日,记者在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紧张作业,灌装、封盖、装瓶、打包等环节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今年7月,我们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定的第33类、35类‘if’注册商标,目前已有38个果酒品种,预计今年公司销售额将达到3亿元。”威兰特公司负责人介绍。
强链兴农 打造富民强县支柱产业
产业链的延伸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在丹棱县齐乐镇红石村,村集体利用柑橘产业优势,打造“桔缘生态园”、发展农旅融合,开业半年营业额突破8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作为县属国企,四川省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大园区+小业主”模式,与8万果农构建起利益共同体。
从标准化种植到品牌化营销,从精深加工到跨境电商,丹棱县以“桔”为媒,打造了一条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全县农村人均收入连续8年跻身全省高收入组,桔橙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随着华南农业大学丹棱食品生物智造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中心合作试点等项目的落地,丹棱桔橙的“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将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丹棱县将继续围绕晚熟柑橘全产业链,育优品种、种优品质、创优品牌,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打造“桔橙总部经济”,培育桔橙全产业链。
一颗小柑橘,成就一个大产业,富裕一方老百姓。丹棱县正以新的姿态,持续擦亮“丹棱桔橙”金字招牌,全力实施“乡村富美”工程,为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筑牢稳固基石,在巴蜀大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美“橙”篇。
《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25日02版)
( 责编:罗 晨)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