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深秋是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节:安石公路两旁的香樟树亭亭如盖,形成一条绿荫隧道,蜿蜒向北延伸;成片金黄色的晚稻随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与香樟的清香;收割机在田间轰鸣,农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里也是一片曾见证革命热血的土地,县内有“梧桐岭战役遗址”等多处红色遗址。如今,这片土地上的群众,正在安义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探索工农商旅多业态协调发展的新路。
稻浪流金,科技赋能粮食安全
在鼎湖镇西路村路南的金色稻浪中,一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每隔一会儿就将收割好的稻谷传送到停在田间生产路上的装载拖拉机上,由其拉到大米加工厂区进行烘干作业。
江西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江介绍:“这几天我们的晚稻田已全面开机收割。像面前的这片田,每亩稻谷烘干后产量大约在1050斤,早稻和晚稻产量基本相当。”据了解,该公司厂区后排新建的日产200吨大米加工生产线已安装完成,即将进入调试阶段,预计2026年1月投产。

金果小镇负责人范俊辰(左)和农技专家查看空中草莓长势
南昌金进果粮油有限公司厂区同样一派繁忙景象。烘干塔持续作业,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烘干的粮食装车。公司法定代表人周茜妮介绍:“今年公司夏粮收购顺利完成,截至目前共烘干粮食9000多吨,晚稻收购正在进行中。”
金进果粮油是集土地流转、工厂化育秧、水稻种植、社会化服务、种植技术服务、粮食收购、稻米加工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产品生产民营企业。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增长,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8408.95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10278.61万元。
合作共赢,创新模式促农增收
安义县的乡村振兴之路,既依赖技术创新,更得益于模式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让农民从单纯的种植者转变为参与者、受益者。
“不少农户种地要么‘小打小闹’抗风险能力差,遇灾害就减产;要么‘种好卖不掉’,辛苦一年难赚钱。因增收渠道窄,改善基础设施缺资金,很多村成了‘空壳村’。”吴江表示,“绿能农业有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能解决农户‘种不好、管不了、卖不出’的难题。村企合作就是将村集体和农民的土地资源与企业优势结合,成立农业合作社,形成‘村出地、企业出资金技术、农户参与’格局,实现农户增收、集体获益、企业发展的三方共赢。”
金进果粮油创始人黄声菊是江西省人大代表、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也是当地知名的农民致富带头人,被当地人称为“农民贴心人”。她在公司下设农事服务中心,为周边农户无偿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及育秧、机插、无人机打药、机收、烘干等全程机械化种植服务。这种全方位服务模式大幅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和风险,能有效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江西省安新粮油有限公司秉持“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理念,全面建设完善“种粮、加工、销售(农工贸)”一体化配套体系。公司为农户提供优质稻种、化肥、农药等,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南昌市腾飞粮油有限公司则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联合体+农户(贫困户)+农业创业者”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与农民签订优质早、中、晚稻谷及糯谷订单,通过发展订单粮食收购带动周边乡镇农民增收致富。
果香交织,特色产业绽放光彩
除了粮食产业,安义县各类特色水果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万紫千红”的产业格局。
江西省秋贤生态农业科技产业园位于长埠镇和黄洲镇,总流转土地1000亩,主要种植红美人柑橘、耙耙柑、龙回橙等时鲜小水果以及时令蔬菜、高端菌类,2023年已建成高标准大棚500亩。公司总经理江雪平介绍:“今年种植红美人柑橘120亩,亩产约1800斤,亩产值约3万元;100亩耙耙柑可收入30万—50万元,园区总产值约400万元。”
乔乐乡金果小镇空中草莓示范园的日光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悬挂栽培的草莓长势喜人,已绽放出零星的小花。金果小镇负责人范俊辰说:“草莓对温度、水肥变化敏感,我们引入悬挂上下移动式栽培技术,通过精准滴灌施肥,能有效控制温度和光照。”
金果小镇猕猴桃采摘园内,成熟的猕猴桃缀满枝桠,个大饱满、色泽金黄。该小镇由江西泰晟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运营,总占地面积约5000亩,主打“四季有花,月月有果”,草莓、红美人、马家柚、冰糖橙等水果全年均可采摘。
长埠镇恒岗马家柚种植基地里,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基地负责人龚弟得介绍:“基地种植马家柚800多亩,今年12月开始全面采摘,预计产量25万斤,总收益超600万元。”基地配备全自动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采用施肥不动土技术,保障果树管护高质高效;借助长埠镇电商中心平台,通过直播带货将马家柚销往全国。
目前,安义县已发展规模水果企业60余家、果业专业合作社35家,园林水果面积达3.69万亩,正从传统农业县向现代化农业强县稳步迈进。
农旅融合,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安义县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江西春晖生态蓝莓发展有限公司拥有2600亩蓝莓种植示范园及配套设施,还拓展了奶油草莓、红心火龙果等水果种植。园区内的120亩蓝莓主题科普示范园集休闲体验与知识学习于一体,重点服务中小学生校外劳动教育。该公司总经理叶春辉说:“每到蓝莓采摘旺季,南昌、九江、宜春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高峰时每日游客达一两万人。他们在园区游玩、品尝农家饭,临走时多会带些蓝莓,有的还会购买挂着青果的蓝莓盆栽。”
金果小镇是占地2000余亩的大型农业生态园,其聚焦当地特色果业文化、山水田园生活和研学实践教育,打造了“空中草莓区”“乌托邦露营烧烤区”“沙岛游乐区”“稻荷青少年劳动教育区”“生产种植区”五大功能板块,实现了“天天可游”。
石鼻镇对门村落景区的霍比特人“蘑法营地”乐园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年收入约200万元,解决了百余名当地村民的就业。“原来在外打零工,孩子只能留在老家,现在家门口就业,能照顾孩子了。”对门村村民说。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生机无限
乡村振兴离不开红色精神传承与党建引领。
黄声菊不仅带领农民致富,还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她督导村干部完成垃圾清理、村庄亮化、排污治污等项目,落实3000米村庄渠道清淤和临水临崖护栏建设。“经济要提升,乡风文明也要进步。”她发动年轻党员成立了4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移风易俗靠大家”“文明过新年”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安义县注重农村新型人才培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刘厚仕作为该工程的代表,从事种养业近30年,将安义县新福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成南昌市果业农旅融合新标杆。该合作社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完善的控制体系,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实践与管理能力提升平台。
针对“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绿能农业探索出“四金”扶农、“田保姆”助农的“绿能模式”,形成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纽带,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多方利益联结的“五端五化”机制。模式发起人凌继河作为“全国十佳农民”,发挥了关键带动作用。该模式坚持走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之路,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凸显出党员在生产组织和群众带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行走在安义乡村,整齐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农业设备、热闹的乡村旅游景点随处可见。金秋的阳光洒遍田野,稻香与果香交织弥漫,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徐徐展开,绽放出无限生机与希望。
《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14日01版)
( 责编:罗 晨)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