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监管> 浏览文章
促进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发展 确保国内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1/3/29 14:02:51

  本报讯 (记者罗晨)商务部等六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的通知,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的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所在城市。3月25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规模突破1000亿元,风险防控和监管体系正逐步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有力有效,具备了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条件。此外,面对粮食价格上涨的国际形势,高峰表示,我国粮食供应整体充足,商务部将加强对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指导,落实好相关的保供稳价工作,确保国内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

  高峰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自2018年11月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以来,各相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当前,我国整体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对优质进口产品的需求旺盛,更多的消费群体愿意“不出境、买全球”。此次扩大试点范围,主要是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推动跨境电商进口更好地发展。比如,今后相关区域所在的城市,只要符合海关监管要求即可开展业务,便利企业根据发展需要灵活调整业务布局,便于消费者更加便捷地购买跨境商品,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督促各试点城市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要求,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带动更多的境外优质商品进口,进一步丰富国内市场供给,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近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中国会引领2021年世界GDP增长,对此,高峰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世界经济长期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从近期进行的一系列调研可以看到,外贸企业还普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跨境物流不畅、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汇率波动、部分地区用工较难等。商务部将继续会同各地方和各相关部门,抓好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的落实,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的困难,强化对外贸企业的服务,优化完善贸易政策工具箱,重点将积极推进国际物流畅通,着力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进一步稳主体、稳预期、稳规模。

  面对近两年全球食品价格普遍上涨,高峰表示,2020年以来的粮价上涨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从国际市场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加之沙漠蝗虫、东南亚旱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国际粮价的波动幅度,世界谷物价格指数已经从去年6月以来连续9个月上涨。从国内市场看,随着国内生猪生产快速恢复,玉米和大豆的需求短期内增加较多,价格上涨,带动其他粮食品种价格上涨。加之市场对粮价看涨的预期较强,粮食生产企业和农户囤货惜售的心理也支持粮价上涨。“当前我国粮食供应整体充足。”高峰说,从综合生产能力来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6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从人均占有量来看,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从粮食库存来看,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能够满足一年的消费需求。总的来说,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和运行稳定有基础、有条件,粮价大幅上涨的支撑条件并不充分。此外,今年春节以来,国内食用农产品价格持续回落。根据商务部的监测,上周(3月15—21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比前一周下降了0.9%,连续5周累计下降9.6%,比年初下降了5.6%,同比下降了2.7%。其中,大米、面粉的价格与前一周相比稳中有降,与年初基本持平。猪肉、蔬菜的批发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下降2.3%和1.5%,比年初分别下降19.3%和9.2%。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稳定,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禽、蛋、蔬菜等随着气温回升供应增加。总体来看,食用农产品价格难以大幅上涨。高峰表示,商务部将继续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关注米、面、油、肉、蛋、菜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变化,并根据市场的形势,会同有关部门视情做好中央储备的投放,适时增加市场供给。

 

  《中国食品报》(2021年03月29日01版)
 

(责编:罗晨)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