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从《随园食单》看餐桌文明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0/5/18 13:34:27

image.png

  李其功,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在出版社长期从事文案策划和编辑工作。数十年来,注重北京民间小吃老字号的调查访问工作,记录并整理了珍贵史料,辑为《边吃边聊——北京小吃地图》;另出版饮食随笔集《食话实说》。常年担任北京电台、中央电台美食节目客座嘉宾,散见媒体饮食类文章逾百篇。

  近读《随园食单》,内有一篇《戒强让》,因文章不长,照录如下:

  治具宴客,礼也。然一肴既上,礼宜凭客举箸,精肥整碎,各有所好,听从客便,方是道理,何必强勉让之?尝见主人以箸夹取,堆置客前,汙盘没碗,令人生厌。须知客非无手无目之人,又非儿童新妇,怕羞忍饿,何必以村妪小家子之见解待之,其慢客也至矣!近日倡家尤多此种恶习,以箸取菜,硬入人口,有类强奸,殊为可恶。长安有甚好请客而菜不佳者,一客问曰:“我与君算相好乎?”主人曰“相好”。客跽而请曰:“果然相好,我有所求,必允许而后起。”主人惊问何求。曰:“此后君家宴客,求免见招合坐。

  文中描述的情况让人发笑。清代袁枚说到“戒强让”,可谓层层推进,入木三分,先立意说,客人爱吃啥就吃啥,须从客便,何必强让呢?主人给客人布菜,搞得客人满盘满碗,令人生厌;接着类比说,客人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新媳妇,会怕羞忍饿,如此待客,实是慢客,好比村里老太太,这叫“没文化”。下面又引申一步,说是娼妓才多这类恶习,夹菜硬往别人嘴里送,跟强奸也差不了多少,这叫“类娼妓”;最后袁枚说了个段子:长安有个做菜不咋样却请客喜欢布菜的人,席间,一个客人朝主人跪下了,主人惊了,忙问为何?客人说,有一事相求,你答应了我才起来。主人赶紧应了,客人说,咱俩够不够交情?主人赶紧说够交情。客人说,那下回可千万别让我挨着您坐了。

  古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后来多用“长安”来代指京城。不过前些年,我陪单位领导去西安,客户宴请。真像袁枚说的,主人不住地给我领导夹菜,“汙盘没碗,令人生厌”。领导面露不悦之色,但是主人全然不察,领导于是说,请不必给我布菜。但是说了白说,最后领导不高兴了,说,您不知道我爱吃什么,就不要夹了。谁知主人说:请您告诉我您爱吃什么?

  这不是执迷不悟吗?

  袁枚并没有提到用公筷还是“私筷”,当然给别人布菜用公筷好些,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戒强让,这个远不是靠公筷能解决的,中餐之中的“强让”是中餐中无可避免的一大弊端,这是合餐制与生俱来的陋习,既然是合餐,事实上就一定存在彼此布菜的“餐桌礼仪”,甚至晚辈之于长辈,男士之于妇女,如果只是用餐时自顾自,那也是要遭人冷眼的。

  时代总是在进步的。比如新中国成立前餐馆就有“共和锅”,就是个大火锅,但这个大火锅被铁片或者铁网分割成一个个小格子,格子与格子间水流是相通的,互不相识的人围坐一圈,一人一格,各吃各的,各付各账,就是个火锅流水席,非常不卫生,但有人就爱吃这个,因为涮的人太多了,店家在一天之中是不换汤的,汤里面油水很多,新的客人头一筷子就能带着不少油上来,吃着香啊!共和锅已经被淘汰了,我相信,就是有人再恢复它,也不会有人去和陌生人一个锅里吃涮肉了。

  即便是和相识的人一起吃就安全吗?我看也未必。更何况谁得了什么病自己还未必知道。从用餐卫生、用餐文明讲,中餐的分餐制是发展的方向。

  笔者长期在外交系统工作,钓鱼台国宾馆的饭也吃过不少次,国宾馆的领导跟我介绍过钓鱼台餐饮的特色,首当其冲的就是“中餐西吃”,所谓中餐西吃,就是咱们说的分餐制。

  在我看来,分餐制最大的好处是卫生,当然也不存在“强让”了,还减少了浪费。吃什么都是套餐式安排,荤素合理、营养合理,按平均食量配置,如果说令国人不太习惯的可能就是自己爱吃的菜不能够多吃,不爱吃的菜也要配给,而自己不吃的菜浪费可惜,但也不知道给谁吃合适。再比如,虽然减少了浪费,但就餐成本可能高了很多。打个比方,如果合餐,可能一桌一条鱼就够了,但是分餐,考虑到鱼的头尾给谁都不合适,可能需要两条甚至三条鱼才能把这一桌客人摆平。

  当然,这是技术性问题,也不是大的问题。大的问题,恐怕还是改变根深蒂固的合餐习惯,但我相信,随着社会发展,这个改变是早晚的事。对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套用老子的祸福相依论,也许能让我们更加珍视生命,更关心健康,朝着就餐的文明往前又推进一步。 李其功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