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第七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在江苏无锡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讲话: 谋划“十五五” 食品谱新篇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9/30 14:23:58

  本报讯  (记者 周岩)9月27日,由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和江南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暨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年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致辞并作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纵瑞龙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黄和出席并作主题报告。大会由中国轻工联副会长李玉中主持。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永利 摄

第七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现场 张永利 摄

  张崇和在讲话中表示,食品行业是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产业。今年1—7月,食品工业规上企业营收达到5.1万亿元,利润超过3300亿元,进出口超过820亿美元,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7.8%,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5.4%。食品工业以占轻工业35.6%的资产,实现了39%的营业收入,创造了43.8%的利润。食品工业作为轻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更加显著,对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保民生贡献了重要力量。

  张崇和指出,近年来,食品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落实《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等国家部门的政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三品”行动,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重要贡献。2024年,食品行业获得中国轻工联科技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56项、科技成果鉴定113项,奖项增长140%。21家食品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5G工厂。据估算,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年研发投入近700亿元,营业成本下降1.1%。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食品工业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张崇和强调,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市场竞争内卷加剧,改革创新任务艰巨,内外需求动力不足。食品工业要主动求变,积极作为,坚持“做实规模、做强集群、做长链条、做多品类、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做大市场”的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新质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全行业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

  张崇和对推动食品行业新质发展提出5点建议:

  加强前瞻研究,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十五五”期间,我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食品工业依然是重中之重。食品行业要落实党中央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制定好食品行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食品行业规划,要贯彻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聚焦传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物制造和未来食品。通过规划,引导食品行业企业用好“十五五”机遇期,高质量发展中国食品工业。

  立足创新发展,赋能食品生产新质发展。2024年,轻工科技百强平均研发强度达到2.9%,其中,11家生物发酵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到3.6%。食品行业企业要增强科技供给,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加强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研究,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推动食品产业新质发展。要加速成果转化,加快合成生物学、营养基因组学等前沿技术的转化应用。面向创新成果产业化,围绕技术研发、中试验证、推广应用等全链条,加快布局高水平创新平台。要瞄准新需求,研发功能食品、特殊膳食等食品,发展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食品新业态。

  践行绿色低碳,促进食品发展可持续。目前,轻工全行业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32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67家。其中,食品行业分别有657家和26家。伊利集团已建成零碳工厂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4家。这些企业是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食品行业企业要加快绿色生产,加强设备绿色改造,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供应链。要推行绿色设计,应用低碳工艺,推进能源清洁化、生产清洁化、资源集约化、产品绿色化,推动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

  应用数字技术,助力食品质量全优化。当前,全国轻工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6.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2.4%,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率为47.2%,分别高于全国工业13.1、10.3和7.9个百分点。全世界201家灯塔工厂中,中国有85家,轻工业有28家。青岛啤酒、蒙牛乳业、海天味业等公司已率先建成灯塔工厂。食品行业企业要推进食品智能制造、智能检测、智能流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利用数字技术,完善食品产业链,建立从原料、加工、销售到消费的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确保食品全链条质量。要利用数字技术,精确分析元素组分,优化食品结构配方,增强营养保健功能,全面提升食品品质。

  深化产教融合,筑牢食品行业人才根基。现阶段,食品行业拥有实力较强的院士团队,还有包括江南大学在内的食品院校,这些是引领行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培养食品人才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轻工联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每年举办技能大赛近20个,参赛人员6万余人,培训评价技能人才5万余名。在焙烤行业,已累计举办技能竞赛24届,产生全国技术能手213名、世界技术能手5人;累计开展职业能力评价233批次,2万余人获得职业能力证书。食品行业企业要落实“技能中国行动”,完善人才体系建设,加强技能大赛,强化食品领域技能人才培养。要结合自身特点,强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加强职业教育,提升技能实训,培养更多技精艺强的高水平技能人才,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陈卫在致辞中说,食品工业是保障民生、支撑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关系过程安全和百姓健康福祉。当前,食品产业正处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从传统制造向智慧创新跨越的关键阶段。举办本次大会既是贯彻党中央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引领食品产业迈向新质发展的重要契机。江南大学作为轻工行业高校,始终扎根轻工行业。目前,学校食品科学和工程学科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全国级学科评估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设计学3个学科位列A+。在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从2019年起,已连续6年排名世界第一。近年来,江南大学不断优化、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去年,学校获批江苏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今年,又成功进入国家工程硕博士专项改革试点计划。

  纵瑞龙在致辞中说,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基础民生产业,在稳增长、保供给、惠民生、促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物质支撑。今年以来,食品工业生产经营总体平稳,产品产量稳步提升,投资保持较高热度,企业盈利水平也在不断改善。食品行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工作决策部署,从稳增长、促转型、扩消费等方面持续加力,推动行业平稳增长。纵瑞龙认为,食品工业未来的发展要坚持与消费者同频共振,要特别注重科普宣传先行,要更加深入地开展营养安全的研究,也要加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培育。

  随后,陈卫作了题为《特殊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主题报告,深入剖析了特殊食品的定义及内涵、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以及食药物质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陈坚在题为《食品资源挖掘:战略任务与科学机遇》的主题报告中,从新质蛋白和植物油脂两方面详细阐述了新食物资源挖掘与开发利用技术的路线图。黄和带来了题为《破除内卷,创新未来》的主题报告,讨论了如何破除“内卷式”竞争,从而真正实现食品生物制造产业的高质量跃升与可持续发展。

  会上,李玉中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创新发展报告》。中国轻工联执行秘书长于学军介绍了今年1—7月食品工业运行情况及全年运行展望。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孙秀兰,江南大学原副校长、物联网工程学院教授纪志成,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刘敬民,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刘元法,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杨晓明,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小梅分别带来题为《AI时代机遇下的食品学科发展——FoodSeek食品学科专用大模型探索与实践》《复杂离散制造系统工业智能关键技术与软件》《新质科技赋能:构筑食品安全新防线和营养健康新未来》《典型动植物源ω-3型油脂营养特性与低温加工研究》《预包装食品标签法规标准简读》《AI+智能化技术应用赋能食品工业生产》的报告。

  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帅等来自食品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大会。

 

  《中国食品报》(2025年09月30日01版)

  ( 责编:高娇娣)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