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从1991年的404株到今天种植面积全球第一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9/25 15:32:43

  近期,云南省临沧市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坚果开采季。从1991年引进澳洲坚果苗木404株试种,到如今种植面积262.77万亩,临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基地。数据显示,今年,临沧市坚果产量预计达38.8万吨,同比增长26%;全产业链产值预计为160亿元,同比增长约57.48%。近年来,通过科技赋能、质量管控和品牌建设,临沧正推动坚果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一颗漂洋过海的小坚果”正书写着别样的增收传奇。

  有体量,更有质量

  永德县大雪山乡坚果种植大户杨建芹家种植坚果200亩,去年收入超20万元;临翔区蚂蚁堆乡坚果种植大户杨克华种植坚果500亩,去年收入40多万元……一个个种植大户串起了临沧坚果的百万亩江山,也垒起了产业做大做强的未来。

  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链条的延伸让小坚果有了更多附加值。在云南凤庆产业园区,7家坚果加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39条壳果加工生产线和3条精深加工生产线年产能达2.28万吨,开口笑、风味调味坚果等56款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然而,要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光有规模和加工能力还不够,质量才是立足之本。近年来,临沧市以打造世界级坚果基地为目标,通过系统谋划部署、优化产业布局,严格做好品控质量,坚果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

  顶层设计方面,临沧市制定《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抓牢抓实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果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品牌创建等10项重点工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科学指引。

  同时,临沧市按照集中连片种植与农户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相结合、庄园化生产经营与农民合作组织生产经营相结合等方式优化发展布局,永德县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澳洲坚果)示范创建县。此外,通过严把种采关、加工关、质量关,严格做好临沧坚果品控质量。

  目前,临沧市已发布实施临沧坚果良种苗木培育、嫁接苗、丰产栽培等10部地方标准;成功研发“临沧坚果通”App,收集、分析、发布世界坚果产业发展数据和信息,构建起从原料端到销售端全链条质量溯源体系。

  有产量,更有科技

  过去,因种植管理水平的差异、种苗质量和品种特性等原因,临沧坚果产量相对较低,一度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临沧市用科技赋能坚果全产业链发展,以院士专家团队带动乡土人才,以科技攻关带动全局创新,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域突破,真正做到用科技向产业要品质和效益,临沧坚果也因此种出了“科技范”。目前,临沧市已有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张守攻院士工作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澳洲坚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科研平台。

  凤庆县构建了“院士团队+省市专家+县级服务队+乡土人才”五级联动科技服务体系,33名县处级领导包乡、77名乡镇领导包村、113名科技队员包地块,形成“挂图作战”机制。截至目前,全县139个市县乡村四级示范点累计开展培训246期。今年,凤庆县坚果平均亩产预计达136公斤,较2024年增长60%,挂果面积增幅2.3%。

  作为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实践,永德县构建“院士专家团队+三级科技服务队”体系,针对坚果坐果率低、品种退化等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推广“落头开心、果园放蜂、营养补充”三大核心技术后,去年全县挂果面积达41.89万亩,青皮果产量达13.07万吨,综合产值达14.71亿元。

  永德县将“优种”与“管护”作为坚果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在优良品种推广上,依托农业科研机构资源,筛选适配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坚果品种,通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并免费发放优质种苗等方式,实现优质品种在60万亩坚果林中的广泛覆盖,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在技术管护层面,创新推行“农技员分片指导”机制,将全县坚果种植区域划分为多个责任片区,每个片区配备专属农技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修剪、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对一”技术指导,解决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确保科学管护措施落到实处。

  “我们把品种改良、树体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林下种植等技术教给农户,现在90%以上的农户都已经掌握这些技术,技术红利得到了有效发挥。”永德县林业科技教育管理站站长李培保说。

  “原来是品种杂,不结果也不投产,得到科技服务队指导以后,坚果产量上升了,好的地块一亩的产量能达到500公斤以上,一般的也都在300公斤以上。”大雪山乡坚果种植大户王光发说。

  除了基层科技服务团队的助力,先进农业技术的落地应用,也为坚果产量提升和成本降低提供了关键保障。“水肥一体化,电脑后台可以精准控制每一棵坚果树所需营养,可以提高坐果率,每亩增产了差不多700公斤。”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基地管理员鲁正军介绍。

  工业无人机的应用则让种植管护与采摘运输效率成倍提高,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每台无人机每天的吊运量是12—15吨。每天可以帮农户节约500—1000元的运输成本。”无人机操作员鲁文书说。

  有资源,更有品牌

  数年前,说起临沧坚果,它只是一种农产品。现在,临沧坚果是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双重认定的优质产品,更是享有“临品”美誉的区域品牌,市场影响力正不断扩大。

  近年来,临沧市通过培育经营主体做精加工、组建产业联盟凝聚发展合力、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助推果农增收、培育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等措施,不断提升“临沧坚果”的品牌成色。先后引进培育8户规上企业,实施坚果初加工机械一体化项目,并通过“临沧坚果联盟+链主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和“订单式”“二次利益分配”“股份合作”等多种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我们引进了AI色选机和X光机等高端设备,能够把品质控得比较好。”永德县荣亿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宝说,精深加工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10月份,产品远销广东、上海、四川等地。

  目前,临沧市共有坚果企业58户、合作社205个、种植户21.64万户,共建成初加工生产线65条、产能19.71万吨,精深加工生产线32条、产能5.08万吨。如今,临沧坚果不再以“卖果仁”这单一产品打天下,而是已实现从休 闲食品到日化用品的多元化发展,产业链条正释放出更 多新价值,品牌成色也越来越足。

  (刘秀能 周正华 李忠林 詹铧任)

 

  《中国食品报》(2025年09月25日02版)

  ( 责编:叶家茂)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