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社中国安全食品网> 聚焦> 浏览文章
“臭味”食品:“闻着臭”吸睛 “吃着香”留人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 2025/1/13 14:08:50

  从小吃油炸臭豆腐、柳州螺蛳粉到名菜红烧臭鳜鱼,再到各大美食博主纷纷“试水”的臭酸……近年来,美食界掀起一股“臭味”食品热潮。在社交媒体上,与“臭味”食品相关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不仅吸引了原本就钟情于这类特殊风味的食客,更成功勾起众多好奇者的尝鲜欲望。业内人士表示,如今,“臭味”食品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虽自带话题,但“臭味”食品要实现把话题转化为实际销量,还需品质化发展,打造“吃着香”的本原内核。

深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

  “臭味”食品的魅力源于其独特风味。我国有着千年的食臭历史,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鲜臭、腌臭、泡臭、酵臭、霉臭、腐臭、酿臭等应有尽有。而臭食能流传千年也侧面证明了其本身的美味。科学研究表明,“臭味”食品独特的气味往往来自发酵,食材中含有的蛋白质和核酸在发酵过程中会进行水解,不仅会产生臭味,同时也能产生鲜味物质。

  人们对于香与臭的界定如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中曾提到,“奇臭和异香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临界点,在某种食物上,极臭可能就是极香”。

  “臭味”食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是地域风味的具象化。臭豆腐是长沙名小吃,其“闻着臭”是因为豆腐在发酵腌制和后发酵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叫硫化氢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但蛋白质分解后,即产生氨基酸,又使臭豆腐具有鲜美的滋味,故“吃着香”;红烧臭鳜鱼是徽州地区的传统名菜,臭鳜鱼的制作是让鲜鱼在木桶中经过数天自然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参与下,鱼体蛋白质逐步分解,这样便形成了既臭又香的独特风味;酸笋是柳州螺蛳粉的灵魂配料,由鲜笋经乳酸菌等微生物发酵制成,这一过程会产生多种有机酸和挥发性物质,赋予其浓郁的酸味和特殊气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这些原本只在地方“流传”的“臭味”食品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些“臭味”食品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不仅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更因为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角度看,社交媒体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美食博主们的分享和推荐,更多人对“臭味”食品产生了兴趣。同时,现在的年轻消费群体愿意“尝鲜”,追求刺激和个性,“臭味”食品既迎合了他们对刺激口味的追求,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情绪价值。Innova全球消费者调研指出,全球三分之一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消费者都在食品和饮料中寻找新的、独特的、别样的口味。

新产品新创意不断涌现

  闻起来“臭”的食品,非但没有受到排斥,反而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在美食界掀起一股热潮。在这种背景下,市场上的“臭味”食品开始逐渐增加。

  王老吉推出的“霸气榴莲风味”凉茶,将传统凉茶与现代消费者喜爱的榴莲口味相结合,呈现出极具反差感和记忆点的榴莲香气,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新奇口味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凉茶的属性。

  卫龙推出了一款新产品——榴莲大辣条,产品在大面筋产品的基础上添加了猫山王榴莲粉,为消费者带来了“三分榴莲味,七分辣条香”的产品体验。

  洽洽推出“臭门真经”系列瓜子,包含螺蛳粉味瓜子、榴莲味瓜子和辣根味瓜子等独特口味,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零食的需求。其中,螺蛳粉味瓜子利用创新技术,成功地将螺蛳粉汤汁的精华融入其中;榴莲味瓜子则选用了猫山王榴莲粉;而辣根味瓜子则是加入了真实辣根块,通过将当红食材融入传统瓜子,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对新奇体验的追求。

  冰淇淋品牌雪帝曾推出过一款臭豆腐冰淇淋,黑色巧克力脆皮洒上草莓碎和花生碎,包裹着芝士豆乳味的冰淇淋,模拟出了臭豆腐的外形,创造性地将长沙臭豆腐的“黑方块”外形、“闻着臭吃着香”的独特风味与冰淇淋结合,为消费者带来了新奇的体验。

  “‘臭味’食品的发展仍然在路上,目前,成功破圈实现产业化、走向全国的‘臭味’食品并不多。”业内人士提出,未来,或将有更多传统“臭味”食品打破地域限制,为更多消费者带来美味享受。

需向多元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当下,消费市场瞬息万变,以独特气味出圈的“臭味”食品正悄然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尽管“臭味”食品凭借与生俱来的话题热度,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在激烈的食品市场竞争中,要真正将话题转化为销量,其仍面临诸多考验。

  业内人士认为,产品的创新迭代与升级,是整个快消品行业的主流趋势。“臭味”食品自带话题的属性确实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引发大量讨论。然而,围绕这些“臭味”食品的讨论能否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动,从而推动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则有待观察。

  “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臭味’食品除了要多元化、品质化之外,还需要拥有‘闻着臭的吸睛噱头,吃着香的本质内核’,才能真正成为新消费时代的破圈新‘食’尚。”业内人士表示,面对“臭味”这把双刃剑,如何找到那个“香与臭”的平衡点至关重要。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臭味”食品拥有一批坚定的拥护者,相关品牌也正积极创新,以实现持续发展。随着“臭味”食品在口味与包装等方面的持续创新,其将吸引更多消费者。与此同时,消费者对“臭味”的接受度正不断提升,在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中,“臭味”为品牌提供了一个新的产品开发方向,品牌打造相关产品时,需把握市场趋势,着力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5年01月13日02版)

  (责编:叶家茂)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