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欢
金果飘香季,喜获丰收时。走进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同沟寺镇晨光村,放眼望去,攀缘的藤蔓上,串珠似的猕猴桃挂在枝头。
“大家再加把劲儿,把这车猕猴桃装完了,今天早点回去休息。”收果负责人严彦智吆喝着,在晨光村村委会门口的空地上,工人们加紧装车。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庆介绍说,从8月下旬开始,猕猴桃陆续上市,采摘销售将持续到11月,亩产约2000斤,大部分销往宝鸡、西安等地。
同沟寺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全镇拥有林地12万亩,耕地2.3万亩。近年来,该镇坚持以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为重要抓手,注重在资源整合、环节联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建立高质量联农带农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路径。
聚焦特色林果产业,围绕育强经营主体打造特色品牌
按照“规划先行、连片种植、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同沟寺镇综合镇村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和产业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全力打造2—3个品种为全域主打特色产业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与江苏智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程锦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汉中蜀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合作,紧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充分发掘自然禀赋,因地制宜引导广大农户发展特色林果产业,通过合理布局、选优品种、精心管培,多措并举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该镇累计流转土地3700余亩,发展猕猴桃种植2700亩,其他特色水果种植1000亩,年产猕猴桃、蜜汁李、阳光玫瑰、车厘子、白玉枇杷、忆香蜜桃等特色鲜果560余万斤、产值2000余万元,其中智凤农业园已通过陕西味见汉中公用品牌优质水果示范基地认证。持续壮大天麻、烤烟两大传统产业。柳坝村依托自然林地资源禀赋,大力推广“林地+平地天麻”种植模式,发展成品天麻育种及种植,建立天麻繁育基地,年产鲜天麻350吨、产值650余万元、人均增收达万元以上;照壁山村积极打造“现代化粮烟互作产业示范园”,种植户年均增收4万余元,带动6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蛋鸡养殖园
聚焦现代畜牧养殖,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夯实传统产业
畜牧养殖业在全镇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畜牧业蓬勃发展,规模化养殖户逐步增多,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效应日益凸显。推动提档升级——全镇从小规模养殖场提档升级,培育生产集约、种养结合的畜牧家庭农场,到示范企业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镇的畜牧业已经从过去的粗放型走向集约化、智能化发展。强化示范引领——依托龙头农业企业程锦公司,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不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畜牧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投资建设70余亩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园,建设万吨蛋鸡预混饲料加工厂,发展蛋鸡养殖24万羽,年供应鲜鸡蛋4000吨,在汉中区域市场占有率达25%,产值4000余万元;建设繁母猪和育肥猪场,存栏5000余头,年综合产值达2500万元。坚持绿色循环——已建设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生产产线,有机肥应用尽用于周边种植大户的农田、果园等,探索出一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生态种养双促进同发展路径,既解决了养殖业主粪污消纳问题,又延伸了产业链提高种养附加值,打造出一体的现代化绿色农业全产业链。
聚焦精深加工,突出产业链延链补链持续富民增收
推动域内产业加工基地建设,升级企业设施设备,拓展和增强产地初加工功能,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产业链,持续提高产业发展效益,促进了特色种植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转变,有力提升全镇农副产品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粮烟互作产业链建设上下功夫。依托照壁山粮烟互作示范基地建设,研究推动烤烟房技术改造,充分利用60座烤烟炉除烤烟季剩余时间开展果品、蔬菜、菌类、中药材烘烤加工,推动单一性示范基地向农产品加工园区转变。在特色果业产业链建设上下功夫。依托域内规上企业程锦公司猕猴桃产品深加工开发计划,利用镇域丰富的果业资源,积极开发各类果品延伸饮品,真正擦亮“鲜果小镇”品牌。在即食食品加工产业链上下功夫。依托梧溪畔浆水制品厂发展提升,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浆水+”产品研发,深度挖掘浆水豆制品即食产品和山野菜即食品深加工产业链条延伸潜力,项目财政投资258万元,企业自筹206万元,新建成生产加工车间900平方米、外检区500平方米,预计年产成品浆水菜300万袋,产值1000万元以上,通过原料收购、资产收益分红等形式,可带动60余户农户发展相关产业,实现村集体每年15万元以上的资产收益分红。
下一步,同沟寺镇将继续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发展“五个农业”,多元化推进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创新链、收益链协同升级,把农业建成富民兴农大产业,走出一条秦巴山区特色的“种养加”绿色发展新路,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国食品报》(2024年10月29日02版)
(责编:罗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