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新茶饮行业进入“健康化、品质化”竞争新阶段,新茶饮消费群体中,18—35岁的年轻人是核心消费群体,其对“清爽轻负担”的新茶饮原料有更多追求,以此为契机,之前属于新茶饮“小众配料”的抹茶便有了跃升成为未来新茶饮“核心竞争力载体”的可能。随着健康消费浪潮兴起,抹茶正被饮料行业视为继咖啡之后的下一个“绿色黄金”。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支持抹茶开发,以抹茶为核心快速发展起来的新茶饮产业正在成为我国茶行业、贵州食业的新看点。
铜仁抹茶全产业链建设加速
目前,食品加工业、新茶饮制造业对抹茶的年均需求量持续增长,而优质抹茶产量难以与需求量匹配,供不应求是常态。同时,抹茶原料标准不统一导致供应链不稳定,这是抹茶行业普遍面临的两大难题。针对这些难题和痛点,贵州茶产区、茶研学界、新茶饮生产企业及销售领域的相关人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建言献策给出“贵州方案”,助力贵州抹茶产业高质发展。受访人士一致认为,新茶饮不仅是传统茶业的延伸,更是年轻化、时尚化消费趋势的重要载体。贵州应以抹茶为支点,强化科技研发与品牌塑造,构建从茶园到茶饮的完整产业链,走出一条独具贵州特色的新茶饮之路。
“万食皆可‘抹’,抹茶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蕴藏着无限商机。”近日,在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主办的2025贵州新茶饮产品创新及抹茶产业发展交流会上,铜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生态茶产业专班班长陈康介绍,到2027年,铜仁市将建成12万亩核心抹茶原料种植基地,培育1家世界级龙头企业,实现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铜仁市江口县工业和商务局大数据和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主任任小虎介绍,该县大力支持抹茶产业,例如,对新建的“梵净抹茶”品牌形象店每店给予15万元补贴;通过电商赋能、门店标准化与品牌推广,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作为贵州茶叶重点产区,铜仁市在传统茶产业领域的变革已绘制出清晰的路线图——拟通过“一十百千万”工程发展抹茶,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完整生态。据了解,铜仁市目前有8.5万亩高品质抹茶基地和2座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车间,已打通从原料种植、抹茶初制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此外,该市正在推进建设以梵净抹茶小镇为重点的抹茶产业园、抹茶小城、抹茶街区、抹茶门店等融合业态。
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首席顾问胡继承分析,新茶饮消费人群中,18—35岁群体占比高达72%,而贵州抹茶“高氨基酸、低苦涩”的特点,精准切中了年轻人对“清爽轻负担”的健康诉求。今年贵州省铜仁市抹茶产量有望突破2000吨,出口覆盖47个国家和地区。未来3—5年,预计贵州抹茶在新茶饮领域的用量年均增长率将达60%,贵州抹茶产业已成为贵州茶产业重要的经济新增长点。
标准引领提升技术与品质
标准化建设正在为贵州新茶饮产业注入硬核竞争力。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沈强在解读《贵州新茶饮原料茶 精制绿茶》团体标准时介绍,该团标适用于以烘青、炒青茶为原料,在贵州省内精制后用于新茶饮基底茶的绿茶;该团标以促进贵州生产干净、规范且满足不同食品加工需求特征的抹茶为宗旨,明确了贵州新茶饮原料茶烘青精制绿茶产品的等级划分依据,阐述了相应实物标准样品的相关要求,明确了产品基本要求和在滋味、香气、汤色、外形、叶底几方面的感官品质要求;明确了用作贵州新茶饮原料茶的精制绿茶在水分、水浸出物、总灰分、茶多酚含量及其质量等级、筛孔号茶等方面的理化指标要求,还特别强调了产品污染物限量、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安全指标;明确了产品的净含量和加工要求以及产品质量检验与判定规则,并对产品的运输、储存均有了具体要求。该团标不仅可助力贵州抢占新茶饮供应链高地,还精准对接了新茶饮行业对原料茶的品质需求,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
碾茶是加工抹茶的原料,据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贵州碾茶标准正在审定中,此举预示着贵州抹茶产业基础将进一步完善。
贵茶集团是贵州省最大的抹茶生产企业,该集团董事长蒙祖德告诉记者,贵州抹茶及其系列新茶饮产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全球化发展是其必然趋势。当前,凭借黔茶“干净”品质特色以及贵州良好的茶树生长环境和生态优势,贵州抹茶已经走出国门,开拓了欧盟等海外市场。蒙祖德认为,“万食皆可‘抹’”,贵州抹茶品质优良,完全可以与多种食材结合开发多种抹茶食品;同时,抹茶产业还可以与文旅结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开发多样化的贵州抹茶旅游食品。
研究开发“贵州元素”新茶饮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贵州新茶饮产品中,贵州特色元素普遍存在较大的感官冲击性,例如刺梨、木姜子等,在饮品中的特征风味非常突出,需要给饮料市场尤其是贵州以外的饮料市场一段适应时间。同时,贵州新茶饮供应链尚需完善,物料供应难题尚待解决。此外,贵州新茶饮行业还需要挖掘其他贵州特色元素,可以考虑将地域文化、习俗、特色装扮与饮品结合,增加贵州新茶饮产品的文化感和价值感。
姜聪是一位从江苏省来贵州参加抹茶产品创新大赛的年轻选手,他建议贵州新茶饮行业可以加强创新,开发多种贵州地域特色元素的新茶饮食材,并在贵州临近省份进行创新饮品的试售并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姜聪认为,当代消费者不满足于常见的饮品搭配,年轻消费群体愿意跟随潮流、尝试新品,因此建议利用消费者对我国西南地区特色食材的好奇心,加大对含有贵州元素饮品的宣传。比如,当下山野元素潮流趋势逐渐上升,酸角(目前较为火爆的饮品)、刺梨、木姜子、折耳根等特色风味引发好奇,顺着饮品潮流进行饮品研发,可能引发新的消费热潮。
《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24日07版)
( 责编:罗 晨)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725号